恐龍是日本生物學家對英文Dinosauria即“恐怖的蜥蜴”(恐蜴)的翻譯,漢語界接受了日文譯詞,應該知道它不屬于漢語的龍類。在1861年發現的始祖鳥化石[1],與美頜龍化石極度相似,差別在于始祖鳥化石有著羽毛痕跡,這顯示恐龍與鳥類可能是近親。自從1970年代以來,許多研究指出現代鳥類極可能是獸腳亞目恐龍的直系后代。大部分科學家視鳥類為唯一幸存發展至今的恐龍,而少數科學家甚至主張它們應該分類于同一綱之內。鱷魚則是另一群恐龍的現代近親,但兩者關系較恐龍與鳥類遠?铸垺ⅧB類、鱷魚都屬于爬行動物的主龍類演化支,該演化支首次出現于二疊紀晚期,并在三疊紀中期成為優勢陸棲動物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