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80歲時,在四株沙羅雙樹之間的寶臺上,釋尊枕北右脅,作睡眠狀,其旁有諸菩薩、佛弟子、國王、大臣、天部等五十二眾圍繞,天空中眾仙女向佛體獻鮮花供物無數.
釋迦牟尼在娑羅雙樹間躺著,將要進入涅磐了,這時來了一個外道(其他教派)僧人,名叫須跋陀羅,在外道教派中是位很有學識和道德的長者,他聽到佛陀在娑羅林中即將涅磐,特地趕來請教佛陀傳授正法,以求開悟。阿難陀堅決不讓在這個時候再有人去打擾佛陀。但佛陀不愿舍棄任何眾生,他讓須跋陀羅來到床前,用最后氣力,向他講解了無常、無我、涅磐寂靜的三法印和八正道等佛法根本知識,使須跋陀羅迷津頓開,成了佛陀在世收的最后一位弟子。
釋迦牟尼在娑羅雙樹間即將涅檠的彌留之際,向弟子們所作的最后的叮囑是:不要以為你們失去了導師,應當以法為師要努力精進,不要放逸。
佛陀逝世后,遺體舉行火化。摩竭陀國人和釋迦族等將佛陀的舍利分成八份,在他們各自的本土上建塔安奉。這是有佛塔的開始。
關于釋迦牟尼的涅磐日,有很多不同說法。我國一般認為是公元前486年,農歷二月十五日。東南亞各國則以公歷五月月圓日(相當于我國農歷四月十五日)為佛的誕生、成道、涅磐都在這一天。
釋迦牟尼在世所收的弟子,分在家與出家。在家弟子太多無法統計。分散在各地的出家弟子也沒有計算。只就常跟隨釋迦牟尼身邊并證得阿羅漢果的比丘,就有1255人。這其中有10人是被公認學有成就,各有專長。
所謂十大比丘:
舍利弗(智慧第一);目犍連(神通第一);富樓那(說法第一);須菩提(解空第一);迦誨延(論議第一);大迦葉(頭陀第一);阿那律(天眼第一);優婆離(持戒第一);阿難陀(多聞第一);羅侯羅(密行第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