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新春走基層特別節目“家風是什么”成了當今熱議的話題,一個詞,一句話,一個家里的故事,一段家庭的記憶,都是家風的載體。今天,板報小編也給大家收集整理了“小議家風”,分享不同時代的家風,你會有什么收獲呢?一起來看下吧!
小議家風由第一板報網小編整理,僅供參考:
現在一提起“家風”之類的東西,我恨死了我們家的祖宗們,他們害得我好苦,讓我差一點死在文化大革命中。我父親告訴我,我爺爺是個私塾的教書匠,染上了抽大煙,家產蕩盡一直到抽死。害的我奶奶領著我父親的兄弟姊妹們沿街討飯。就這樣,在新中國成立的時候我父親當上了貧農。還當上了工人,成了新中國的領導階級。
貧農,自然都是窮的不行的一些人。也是因為窮的不行,我的父母都是文盲。我的父母雖然都是文盲,他們也一樣對未來充滿了希望。他們的希望,自然是寄托在自己的孩子身上,于是就對孩子們天天叨叨:“做人要守規矩,要老老實實,不許撒謊,不許愛小(偷東西),要把領導當自己的老家(老家:就是自己的老人或者父母)”。其實,這些東西就是相當于我的“家風”也可說是“家訓”吧。好的成長空間,是為人父母者責無旁貸的義務。家庭是祖國社會的細胞,只有家風如雨,幼苗才能茁壯成長。
以上就是小編跟大家分享的“小議家風”的全部內容,追憶先輩,傳遞親情,弘揚家文化,是我們的光榮使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