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世界無煙日黑板報:那些年我們相信過的吸煙謠言
朋友們,2013年的5月31日是第26個世界無煙日,禁煙,在我國是一個沉重的話題。很多煙民朋友不能放下香煙的誘惑,甚至輕信了一些謠言作為自己“不能戒煙”的借口。今天,我們就來打破那些年我們相信過的吸煙謠言!
第一,減量吸煙也是戒煙的方式?
不是!減量沒有不對,但是減量不是戒煙!減量還是在吸煙。即使減量一半,仍然沒有消除吸煙的危險。我們建議【說戒就戒,毫不遲疑】
第二,我擔心戒煙會使我變得煩躁或消沉。
確實,戒煙初期會變得煩躁或消沉,這是典型的戒斷癥狀,如果有專業人員的輔導和建議,您可以輕松應對這些癥狀。大部分的戒斷癥狀在戒煙2-3星期后都會消失。
第三,我吸的是帶過濾嘴的“好煙”,它焦油含量少,對身體危害不大。
煙草中除焦油外還有很多種有害物質;此外因低焦油煙尼古丁含量少,吸煙者會增加吸煙量和吸煙深度;上述說法只是吸煙者自己找的借口。
第四,吸煙導致肺癌是老年人的事,我還年輕不用擔心。
煙草的危害是長久吸煙的累積作用,現在吸煙會導致將來患病。
第五,吸煙已經成為我改不了的習慣。
在美國、加拿大等國家,差不多半數的人都戒了煙,如果他們做得到您也可以,習慣是可以改變的!
第五,飯后一支煙,賽過活神仙
飯后,胃腸道血流供應比較豐富,這時吸煙胃腸道對煙中有害物質的吸收會更多!飯后吸煙,禍害無邊!
第六,戒煙讓身體失衡
李林坦言,戒煙并不容易,一項針對吸煙并發心臟病的醫生群體研究發現,只有一半醫生能夠完成戒煙。其原因在于尼古丁成癮性不亞于海洛因、可卡因。
“戒煙后,身體失去平衡,很容易生病。”這是很多人沒有決心戒煙的“理由”。
“的確有這樣的案例,但是其患病原因不是因為戒煙,而是因為長期吸煙,已經對身體造成了損害。”李林給出的大人群流行病學研究結果顯示,吸煙者戒煙后,患各種疾病的危險性都在下降,其中患癌癥風險下降最慢,要到10年以后才能表現出來。
據估計,一個吸煙者在未曾患上慢性病之前就戒煙的話,1年后因吸煙致病的機會將降低66%;戒煙10年之后患上因吸煙而致的嚴重疾病的概率可以像從未吸過煙的人一樣。
戒煙后真正會出現的癥狀是煩躁或消沉。如果使用抑制尼古丁產品或是安非他酮等藥物,這些癥狀就會緩解。然而,無論是否使用這些產品,2至3個星期后,大部分戒斷癥狀都會消失。李林建議,如果消沉癥狀持續時間超過1個月,就需要引起重視并去看醫生。
戒煙的確是個“痛苦”過程,自行戒煙,10個戒煙者有9個會失敗,大部分人要戒好幾次才會成功,如果有醫護人員幫忙,可增加2至3倍成功率。
第七,吸淡煙危害小
很多人認為,吸低焦油卷煙比吸一般卷煙危害小。對此,李林稱:“根本沒有所謂‘安全卷煙’,低焦油卷煙跟其他卷煙一樣有害。為了獲得所需尼古丁,吸煙者在吸低焦油卷煙時會吸得更深、更頻繁,每天吸煙量反而增加。近年流行病學研究結果表明,低焦油卷煙并不能降低患肺癌及心血管病的風險。”
淡煙往往是一些女性的選擇,但李林提出,至少在導致肺癌方面,吸淡煙對身體危害不會減小。
女性吸煙量一般會少于男性,而且有些男性也常常以吸得少寬慰自己。而李林基于長期研究提出,根本不存在所謂的安全吸煙水平。就是每天只吸三四支煙也能引起致命性的心臟病。
“有些人吸了一輩子煙也沒事,我覺得不用那么擔心。”針對這種心理,李林一針見血地指出,人的體質各有差異,因此,煙草不可能讓100%的吸煙者都患上肺癌或是早死。但不可否認的是,每年煙草使用導致全球500多萬人死亡。僅根據身邊的個別現象,就認為吸煙可能無害,是毫無科學根據的不明智想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