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曾經報道過許多外國人學雷鋒做好事的事跡,謂之“洋雷鋒”,他們沒有經歷過“雷鋒精神”光芒四射的年代,亦不了解雷鋒所產生的時代背景,沒有接受過類似的道德說教,更不可能被組織參加一年一度“學雷鋒日”活動,他們的見義勇為、義務支教的動力,來自對善良的堅守,對美好的堅持。
在今天這樣一個文化多元、價值多元的時代,人們仍然不會拒絕對人性美好的追求。正因為此,我們有手拉手組成人鏈舍己救人的大學生;有超越生命、接力送薪的“信義兄弟”;有7年來利用節假日義務在南京長江大橋巡邏,救助輕生者的普通市民陳思……
這些雷鋒式的人物,他們沒有響亮的口號,缺乏傳奇經歷,但他們的純真與善良是我們這個時代最寶貴的財富。
懷念雷鋒,愿曾經指引著他的純真與善良,能繼續指引我們蕓蕓眾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