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是,好景不長。1903年,一個震驚數學界的消息傳出:集合論是有漏洞的!這就是英國數學家羅素提出的著名的羅素悖論。
羅素構造了一個集合S:S由一切不是自身元素的集合所組成。然后羅素問:S是否屬于S呢?根據排中律,一個元素或者屬于某個集合,或者不屬于某個集合。因此,對于一個給定的集合,問是否屬于它自己是有意義的。但對這個看似合理的問題的回答卻會陷入兩難境地。如果S屬于S,根據S的定義,S就不屬于S;反之,如果S不屬于S,同樣根據定義,S就屬于S。無論如何都是矛盾的。
可是,好景不長。1903年,一個震驚數學界的消息傳出:集合論是有漏洞的!這就是英國數學家羅素提出的著名的羅素悖論。
羅素構造了一個集合S:S由一切不是自身元素的集合所組成。然后羅素問:S是否屬于S呢?根據排中律,一個元素或者屬于某個集合,或者不屬于某個集合。因此,對于一個給定的集合,問是否屬于它自己是有意義的。但對這個看似合理的問題的回答卻會陷入兩難境地。如果S屬于S,根據S的定義,S就不屬于S;反之,如果S不屬于S,同樣根據定義,S就屬于S。無論如何都是矛盾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