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學理念:《全日制義務教育語文課程標準》明確指出:“語文是實踐性很強的課程,應著重培養學生的語文實踐能力,而培養這種能力的主要途徑也應是語文實踐,不宜刻意追求語文知識的系統和完整。語文又是母語教育課程,學習資源和實踐機會無處不在,無時不有。因而,應該讓學生更多地直接接觸語文材料,在大量的語文實踐中掌握運用語文的規律。”基于這種認識,學生又在“童話主題”單元中已學習了《巨人的花園》《幸福是什么》《去年的樹》《小木偶的故事》四篇童話故事,對“童話”這一文學體裁已有初步的了解。如何讓學生更加全面和深入的認識“童話”,掌握乃至內化成一種基本的童話文學素養?《課標》又提到要“溝通課內外,充分利用學校和社區等教育資源,開展綜合性學習活動,拓寬學生的學習空間,增加學生語文實踐的機會”,教師不應把語文課本看成一種既定的死的文本,應看作是有待于教師和學生共同構建、開發的學習資源。結合本單元《學習園地》相關內容我想到了讓學生出一期“童話主題”的手抄報。
教學目標:
1、通過辦手抄報,培養學生上網搜集資料、整理并設計資料的能力,在評手抄報的過程中,培養學生從內容上、版面設計、美工等方面的能力。
2、引導學生通過不同的途徑展示自己的學習成果。
課前準備:
教師搜集一些手抄報作品;A3白紙。
學生準備油畫棒及熒光筆等彩色筆。
教學過程:
一、準備。
1、教師展示收集到的手抄報作品。
2、討論如何制作這次手抄報,主題:中外童話
(1)、刊頭。每份手抄報都應有刊頭,刊頭可以報紙的主題命名,通過討論,確定手抄報刊頭。如:童話樂園、童話王國等。注意刊頭的設計,刊頭除了有刊名外,還應在適當的位置寫上編者的姓名或編寫單位、編寫時間、第幾期等?^位置靈活,報中、報頭等均可。
(2)、版面。一份報紙可由一個版面組成,也可由若干版面組成設計各版欄目。如:我看過的童話故事書、我最愛的童話故事、童話故事續編、我最喜歡的童話主角、精彩片段、我寫的童話故事等欄目。
版式的設計或利用各種圖形的組合,要簡潔大方,最好根據自己要抄或寫的內容來確定方框的大小。
【設計意圖】四年級學生已掌握基本的手抄報制作方法,“溫故而知新”,借此次語文綜合性學習再復習鞏固手抄報的制作方法,又降低了中下層面學生學習難度。教學中強調一份優秀的手抄報應該具備的條件,又為后面手抄報的評比埋下了很好的伏筆。開課既“授人以魚”又”授人以漁”,二者兼顧。
二、編報。
這是最重要一環,應做好如下幾項工作:
1、將收集的資料進行整理,例如對篇幅長的資料進行節選;對自己撰寫的文章進行修改。
2、排版。排版就是將各篇文章安排在版面適當的位置。一版之中,按內容主次長短妥善編排。版面變化應力求多樣,要注意均衡、穿插、避讓。
3、美編。
各篇文章可加上花邊,插上圖畫,插圖應做到圖文一致,且不能喧賓奪主。
【設計意圖】學生的語文實踐能力不是在課堂“言說”的過程中形成的,而是在學生充分的“踐行”中形成的。語文課堂應是學生語文“踐行”的場所。此環節教師繼續加強手抄報制作方法指導,旨在讓學生在“有限”的時間里“高效”地完成一份“優質”的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