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做到遠離毒品是個值得深究的問題,今天小編整理了一份如何做到遠離毒品板報內容,與大家探討一下怎么遠離毒品。
(一)做知法守法的好公民。
我國刑法規定:走私、販賣、運輸毒品,非法種植毒品原植物,制造毒品,非法持有毒品,引誘、教唆、欺騙、強迫他人吸食、注射毒品以及非法提供毒品的行為都是犯罪行為,必須予以嚴懲。全國人大《關于禁毒的決定》明確吸食、注射毒品是違法行為。因此自覺學法,牢固樹立法制觀念,時刻清醒地認識到行為的合法與非法性,凡是法律法規明令禁止的行為,堅決不沾不染,牢記“涉毒違法,違法必究”這個概念,不僥幸、不好奇,做知法守法的好公民,自覺地將毒品拒之門外,這是遠離毒品的第一道,也是關鍵的一道防線。
(二)不斷加強自身道德修養
黨中央、國務院提出了“依法治國,以德治國”的戰略決策。“依法治國”是前提和基礎,“以德治國”是“依法治國”的補充。每個公民在知法守法的同時,必須加強自身道德修養,才能正確看待生活,抵制一切誘惑,做到潔身自好,遠離毒品和暴力。
1、要樹立正確的人生觀
人類歷史上真正科學的人生觀是無產階級人生觀。它具有四個特征:一是把正確認識和改造客觀世界,為實現共產主義和全人類解放而奮斗,看作是人生的目的。二是把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看作是人生最崇高的價值。三是主張按照無產階級的集體主義原則來選擇人生的道路。四是提倡把革命樂觀主義作為人生的態度。
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后還要把正確認識落到實處,體現在行動中,從現在做起,從頭做起,從日常生活的小事做起,時時處處嚴格要求自己,徹底拋棄錯誤的人生觀。
2、要樹立遠大的理想
人的生活有兩大內容,其一是物質生活,其二是精神生活,而精神生活的核心就是理想。人樹立了某種理想,并愿為實現這種理想而奮斗,生活的道路便由此展開。沒有理想,青春就將枯萎衰老;沒有理想,生活就會暗淡無光;沒有理想,人就如同一只沒有舵的小船,只能在生活的海洋里隨波逐流。
3、要樹立正確的前途觀
人們對前途的理解多種多樣,抱負也各不相同。錯誤的前途觀會使人心胸狹窄,患得患失,在個人愿望得到暫時滿足時狂妄自大,目空一切;在個人目的不能實現時就悲觀失望,妄自菲薄,甚至自甘墮落。只有樹立正確的前途觀,才能使人心胸開闊,意志堅定,奮力進取,事業有成。
4、要樹立正確的榮辱觀
榮辱觀是指人們對榮譽和恥辱的基本理解和看法。一個人對社會、對國家、對人類的貢獻愈大,其獲得的尊嚴和榮譽便愈多,每一個人都可以在獻身于人類的進步事業的活動中去追求應有的尊嚴,從而成為道德完善、情操高尚的社會主義發展新人。
5、要樹立正確的友誼觀
友誼是人類在社會生活實踐中,在相互接觸和交往的基礎上產生的親密的感情交流的關系,是一種高尚的道德力量。在社會交往中,要建立健康、高尚的友誼,交朋友要有原則,不交“毒友”,同時,必須把友誼和“哥們義氣”嚴格區別開來。在吸毒人員中,有相當一部分人是受毒友誘惑,為了給所謂的“哥們”面子,又自認為吸一、兩次沒關系而陷入毒海的。
6、要養成良好的道德習慣
我們中華民族有許多傳統美德,如愛祖國、敬父母、重氣節、知羞恥、講誠信、守節制、勵志圖強、從善自新、風節自律等。
良好的道德習慣是指明辨是非的能力和堅韌不拔的意志。有的人在紛繁蕪雜的社會生活中模糊了對與錯、善與惡、美與丑、光明與黑暗的界限。具備明辨是非能力的人面對種種社會現象時能夠對正確的良好的行為感到崇尚和敬仰,對錯誤的行為感到不滿、憤恨,并能自覺地抵制不道德行為、不良嗜好的誘惑。
7、不好奇,千萬不嘗第一口
毒品的特性決定了一旦沾染,無法自拔。“一朝吸毒,終身戒毒”已被無數事例證明。
某戒毒所一醫生,終日與戒毒人員接觸,面對一個個一次次復吸的吸毒人員,產生了好奇,不相信毒品有那么大的誘惑力,自信毅力非凡的他想親身體會后再戒掉,便開始嘗試。幾次吸食后,就被毒品俘虜,再也無力自拔,在毒品面前屢屢繳械的他,最終在嘆息、悔恨和無奈中選擇了自殺,擺脫了毒魔。
8、自覺抵制毒品,和涉毒違法犯罪行為做堅決斗爭
和涉毒違法犯罪行為做斗爭,就是凈化我們生存、生活的社會環境。毒品危害之大是常人難以想象的,自覺抵制毒品,就要從和自己身邊的涉毒違法犯罪行為做斗爭做起,全社會每一個人都行動起來,我們身邊的毒品和悲慘的故事就會越來越少,最終創造一個沒有毒品的和諧社會,最終保護的是我們親戚、朋友、家人和自己的利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