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2010年上海世界博覽會(Expo 2010),是第41屆世界博覽會。于2010年5月1日至10月31日期2010年上海世博會間,在中國上海市舉行。此次世博會也是由中國舉辦的首屆世界博覽會。上海世博會以“城市,讓生活更美好”(Better City, Better Life)為主題,總投資達450億人民幣,創造了世界博覽會史上最大規模記錄。
上海世博園示意圖
上海世博會場地位于南浦大橋和盧浦大橋之間,沿著上海城區黃浦江兩岸進行布局。世博園區規劃用地范圍為5.28平方公里,其中浦東部分為3.93平方公里,浦西部分為1.35平方公里。圍欄區域(收取門票)范圍約為3.58平方公里。
上海世博園示意圖上海世博場館設置●A片區:
中國館
外國國家館(除東南亞外的亞洲國家)
●B片區:
主題館
東南亞和大洋洲部分國家館
國際組織館
公共活動中心
演藝中心
●C片區:
外國國家館(歐洲、美洲和非洲國家)
●D片區:
企業館
●E片區:
企業館
城市文明館
城市最佳實踐區
◆單一介紹◆
單一介紹章節中場館圖片
◇上海世博會中國國家館
上海世博會中國國家館建筑外觀以“東方之冠”的構思主題,表達中國文化的精神與氣質。國家館居中升起、層疊出挑,成為凝聚中國元素、象征中國精神的雕塑感造型主體——東方之冠;地區館水平展開,以舒展的平臺基座的形態映襯國家館,成為開放、柔性、親民、層次豐富的城市廣場;二者互為對中國國家館仗、互相補充,共同組成表達盛世大國主題的統一整體。國家館、地區館功能上下分區、造型主從配合,空間以南北向主軸統領,形成壯觀的城市空間序列,形成獨一無二的標志性建筑群體。
◇上海世博會英國國家館
上海世博會英國國家館最終確定設計方案為“創意之館”(a Pavilion of Ideas)。計劃2009夏天之前將開工建設。創意展館是一個獨特的展示裝置。它安置在一個鄉村田間,上面是森林遮蓋,兩側是草地形成的斜坡,觀眾席,展覽區,商店以及接待區均座落其中。
◇上海世博會尼泊爾國家館
尼泊爾國家館的主題是“加德滿都城的故事——尋找城市的靈魂;探索與思考”,截取了加德滿都在兩千余年歷史上作為建筑、藝術、文化中心的幾個輝煌時刻,通過建筑形式的演變來展現城市的發展與擴張。尼泊爾展館將重點突出本國在環保、可再生能源,綠色建筑方面所做的努力。
◇上海世博會瑞士國家館
高智能瑞士館具有很強的象征意義,錯綜復雜的建筑結構、太陽能科技和網狀帷幕、互不包容的元素,都帶來意想不到的效果。此外,設計師參照中國陰和陽的原則,將纜車作為一個游戲性元素納入到設計中,它帶著乘客從負荷沉重的城市進入館頂的自然世界。該設計完美地呼應了2010年博覽會“城市,讓生活更美好”的基本主題。
◇上海世博會盧森堡國家館
盧森堡國家館在設計理念上將突出盧森堡被稱為“歐洲綠色心臟”的國家特殊身份。展館的設計者設想出了一種幾乎只用獨塊巨石的雕刻方法,這實際上受到了中文傳統譯名“盧森堡”的影響。中文“盧森堡”的意思是“森林和堡壘”,所以盧森堡展館自喻為一個周圍綠樹環繞的開放式森林。展館的建筑結構就像有許多通向鄰處的寬敞出口的堡壘,環繞著中世紀塔樓。
◇上海世博會波蘭國家館
波蘭館主題是“人類創造城市”,分為“人類,創造力,城市”三個概念。
整座展館像用幾張剪紙粘貼而成,陽光透過“剪掉”的縫隙照進大廳。近日,中國2010年上海世博會波蘭國家館展館建筑設計方案揭曉,該館以民間剪紙藝術為主題外觀,通過視覺的刺激,讓觀眾獲得有趣的體驗。
波蘭館將是波蘭建筑成就的一個展示,無論在白天還是夜晚,都將以其獨特的外觀吸引參觀者。其外部由相互交織的剪紙圖案組成,陽光可以透過縫隙照入大廳。展館的展示空間呈幾何狀,可以被分割成幾個小區域,用于小型展覽、音樂演出、售賣物品等。
主展館的燈光將營造一種明暗錯落的效果,內部的墻體也可以作為銀幕,播放波蘭社會生活等方面的視頻。同時,展館的設計同樣充滿著人性化,比如在開放式的餐廳處為排隊的游客提供了遮陽的場地。
◇上海世博會西班牙國家館
從遠處看,西班牙館是一個不規則的籃子形狀,建筑外墻圓潤靈動,高低起伏,和普通四方形建筑外觀有很大不同。據悉,整個展館是用鋼建筑建成,然后用柳枝、竹子等材料覆蓋鋼結構,呈現一棟親近自然的“藤編”建筑物,預計造價1800萬歐元。
藤編是西班牙的傳統工藝,且在不同地區,呈現不同的編織工藝和流行顏色。屆時,西班牙館的外墻將融合所有藤編工藝,拼接、組合成外墻,最終成就一所集西班牙編織工藝之大成的展示館。
在西班牙,無論是大城還是小鎮,都能在中心區域看到供人休憩的廣場,是當地居民放松、玩耍的地方。同樣,在西班牙館的中心位置,也專門設計了1000平方米的廣場,不僅讓參觀者有身臨西班牙的感覺,也體現了西班牙人歷來“享受城市,享受生活”態度。
◇上海世博會荷蘭國家館
荷蘭國家館的名字為“快樂街”。整個設計是沿著一整條街進行布置。設計師準備了17幢不同裝飾風格的房子,每幢都是一個小展館,來展現荷蘭在空間、能源和水利方面的創新。屆時,這些小屋將像熟透的蘋果一般掛在快樂街上,而不是呆板無趣地列成一排,人們從很遠的地方就能看見這條快樂街。 快樂街希望告訴人們:路,還有另一條。即使現實中不可行,但能在快樂街上感受變化著的歡愉,也就足夠了?鞓方殖珜У恼且环N人文關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