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公發愁地說,一碰到公司活動,或者老同學聚會,別人都對自家的'小超人'贊不絕口,他卻只能扮深沉。
大家忽然想起,只剩她沒說了。在眾人的催促下,她認真地回答:“長大了,我的第一志愿是,當幼兒園老師,領著孩子們唱歌跳舞,做游戲。”
“我想做媽媽,穿著印叮當貓的圍裙,在廚房做晚餐,然后給我的孩子講故事,領著他在陽臺上看星星。”
回家后,他嘆著氣說:“你還真打算讓女兒將來當個幼兒園老師?我們難道真的眼睜睜地看著她當中等生?”
恢復了她正常的作息時間,還給她畫漫畫的權利,允許她繼續訂《兒童幽默》之類的書報,家中安穩了很久。
兩個小男孩,一個數理天才,一個英語高手,兩人同時夾住盤子上的一塊糯米餅,誰也不肯放手,更不愿平分。
“有一件奇怪的事想告訴我,他從教三十年了,第一次遇見這種事。語文試卷上有一道附加題:你最欣賞班上的哪位同學,請說出理由。除女兒之外,全班同學,竟然都寫上了女兒的名字。理由很多:熱心助人,守信用,不愛生氣,好相處等等,寫得最多的是,樂觀幽默。”
她安靜地織著絨線,淡粉的線,在竹針上纏纏繞繞,仿佛一寸一寸的光陰,在她手上,吐出星星點點的花蕾。
還想要更高人一等,更出人頭地!那后面還有27名半數以上的孩子呢﹖如果我是她們的父母,我要如何自處呢﹖我想成為坐在路邊鼓掌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