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5日世界洗手日!正確洗手,抵抗甲流!
甲型H1N1流感肆虐全球,“你洗手了嗎”成為時下流行語。但是,你會正確洗手嗎?這個似乎有點好笑的問題,卻亟須引起重視。因為大多數人的洗手方式太簡單,遠不能起到消毒作用。
世界衛生組織日前重申洗手的重要性,強調每次洗手需40秒左右,并重點推薦預防甲型H1N1流感等傳染病的“六步搓洗法”,本報提醒讀者正視日常生活中洗手存在的不足,學會正確的洗手方法,保證洗手質量,遠離疾病。
日常生活中,雙手與物品接觸的機會最大,打噴嚏時用手捂嘴巴、揉眼睛,或是接觸門把手、電梯按鈕、公共電話、超市購物籃等等,都可能為病原傳播創造機會。
細菌和病毒可能通過手、口途徑傳播到人體內。以甲型H1N1流感病毒為例,流感雖然是呼吸道傳染病,但病毒通過病人噴出的飛沫散播到空氣中,可以黏附在物體上,存活兩個小時。
勤洗手是防控包括甲型H1N1流感、手足口病、水痘、紅眼病、腮腺炎、腸道傳染病等多種傳染病最簡單、有效的手段。有實驗表明,人的一只手上大約黏附40多萬個細菌,而人在一小時內會至少三次用手碰自己的鼻子、眼睛、嘴巴等部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