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物開花后,要結出果實,必須把雄蕊的花粉傳給雌蕊,使雌蕊受精。
美麗的鮮花可以用花蜜引誘昆蟲,替它們當傳送花粉的“媒人”,可是玉米、楊樹、松樹的花,又瘦又小,有誰來給它們當“媒人”呢?它們不能吸引昆蟲,只得由風來做“媒人”了。
由風來傳播的花粉,又小又多。一朵花或一個花序上的花粉粒,少則數千,多則成萬甚至數十萬。所以一陣風來滿天飛揚,似下霧一般。它們身小體輕,能夠隨風飄揚,飛得又高又遠,近的幾里,遠的幾十里、幾百里。
花粉飛得最高、最遠的記錄,是松樹的花粉創造的。它的花粉生有氣囊,能夠幫助飛行,使它可以升高幾千米,越過山嶺,跨過海洋,飄出幾千里之外!
關于松樹:
名 稱: 松樹
學 名: Pinus
科 屬: 松科松屬
類 別: 林木類-針葉樹類
形態特征
常綠樹。絕大多數是高大喬木。高20~50米,最高可達75米(美國的糖松P.lambertiana)。極少數為灌木狀,如偃松(P.pumila)和地盤松(P.yunnanensis
var.pymaea)。較幼時的樹冠為金字塔形,樹枝多呈輪狀著生。幼苗出土、子葉展開以后,首先著生的為初生葉,單生,螺旋狀排列,線狀披針形,葉緣具齒。初生葉行使葉的功能1~3年后,才出現針葉,通常2、3
3種類型。松樹針葉橫切面中可見1或2個維管束,特殊環境下可在雙維管束松樹中出現維管束合并的情況。球花單性,雌雄同株。球果由多數種鱗組成,成熟后木質化。種鱗的裸露增厚部分稱鱗盾,鱗盾先端的瘤狀突起稱鱗臍。有的樹種鱗臍具刺,有的無。球果成熟時種鱗張開,種子脫落;但少數樹種種鱗則長期保持關閉狀態。每個種鱗具種子2粒,種子上部具一長翅,少數具短翅或無翅。
紅松(P.koraiensis)
小枝密生黃褐色或紅褐色柔毛。球果長9~14厘米,成熟后種鱗不張開或微張開。種子不脫落,無翅(圖1紅松)。是中國小興安嶺和長白山地區的主要成林樹種。在中國的西北界為愛輝至北安一線,西南界為丹東至本溪一線。由中國向東北還伸展到黑龍江和烏蘇里江以東蘇聯遠東南部沿海地區,向南分布到朝鮮和日本的本州中部、四國山地。
新疆五針松(P.sibirica)
形態與紅松相似,主要特點是小枝具淡黃色毛;球果長5~8厘米;種鱗先端圓,內曲。在中國分布于新疆阿爾泰山西北部的卡納斯河和霍姆河流域,垂直分布于海拔1600~2350米范圍,常與新疆落葉松混生。蘇聯歐洲部分東北部和西伯利亞也有分布。
生長習性
對氣候條件的要求
由于原產地地理分布的差異,在原產中國的松樹中,樟子松、新疆五針松、偃松最耐寒,對熱量要求最低。紅松對熱量要求也較低。赤松、油松、白皮松、華山松、高山松、黃山松、巴山松為暖溫帶和亞熱帶高海拔地區樹種,對熱量要求中等。馬尾松、云南松、喬松和思茅松分布于更靠南的地區,要求較高的熱量。南亞松是熱帶松樹,對熱量的要求最高。對濕潤條件的要求,五針松一般高于二針松,但也因種而異。例如同為五針松的紅松和華山松,前者比后者要求更濕潤的條件;同為二針松的赤松和馬尾松對濕潤狀況的要求高于油松和云南松。這與地理分布上隨經度而發生的替代現象有關。
對土壤的要求
松樹可以生長在各種不同的土壤上。因針葉灰分含量低,能忍耐貧瘠土壤,但以種在疏松肥沃土壤上的生產力高。濕潤地區的松樹大多適宜酸性土壤。而有些松樹,如白皮松和油松,則能適應含鈣量多和pH高的土壤。松樹根系有菌根菌共生。主要為外生菌根的菌絲體形成鞘,包圍著短的側根,有利于根系對水分和養料的吸收。因而誘發菌根發育對有些松樹造林的成敗至關重要。大多數松樹不能生長在鹽漬土上,因而
耐陰性和樹種更替
大多數松樹尤其是二針松是喜光樹種,耐陰性弱。其外形表現是樹冠稀疏,自然整枝高;生理上表現為補償點低;在成林特性上多為先鋒樹種。當原始林遭到破壞或火災后,它們很易發展起來而占據裸露空間。如中國南部地區常綠闊葉林破壞后,很易由馬尾松或云南松代替。但這些松林并不穩定的,當它們形成適當的森林環境后,又為一些比較耐陰的基本成林樹種的發生、發育創造條件,以致最后又被它們更替。另一些松樹在樹種更替中的地位相反。紅松闊葉林是中國溫帶濕潤地區的地帶性森林。紅松耐陰性較強,為基本成林樹種。原始紅松林被破壞或火燒以后,作為先鋒樹種出現的主要是山楊和樺樹等闊葉樹,而后才出現紅松,并由于紅松具有耐陰和長壽的特點,最后又恢復它的優勢地位。除了紅松與山楊、樺樹的互相更替外,還有蒙古櫟(柞樹)與紅松互相更替的現象。
抗旱性
松樹具有旱生結構:葉狹窄,角質層發達,表面積與容積之比小,氣孔下陷,厚壁組織充分發育。在生理上,它們和中生的闊葉樹種相比,更能忍耐缺水而不受傷害。在生態上,松樹是旱生植物。在不同氣候區分布的各種松樹多半都能生長在多石的、土層淺薄的干旱生境。一般來說,二針松抗旱性比五針松強。過多的土壤水分對松樹生長不利。
繁 殖
開花結實
松樹有些種結實較早,5~6年即可有少量結實,15~20年時顯著增多(馬尾松、油松、云南松等);有些種結實很晚,如紅松在天然林條件下,要到80~140年才開始結實(但在人工林條件下,15~20年已開始結實)。大多數松樹結實有間隔性,每隔2~3年或更長的年度豐收一次。松樹雄球花位于新梢的基部,雌球花大多數見于主枝的軸端。球果成熟有一個相當長的過程。少數熱帶松樹的雄球花和雌球花于冬末由芽中出現,大多數松樹的球花則于初春、春末或初夏由芽中出現。雄球花簇生,成熟前為綠色或黃至紅色,花粉脫落時為淺棕或棕色,成熟后不久即脫落。雌球花的出現緊接在雄球花以后,為綠色或紅紫色。傳粉時的雌球花近直立狀。傳粉后,鱗片閉合,球果開始緩慢的發育。約在傳粉后13個月以后的春季或初夏發生受精,繼而球果開始迅速生長,一般在第
2年的夏末和秋季成熟,著球果成熟,它的顏色由綠、紫色逐漸轉變為黃色、淺褐色或暗褐色。大多數松樹球果成熟后不久鱗片即張開,種子迅速脫落(馬尾松、油松等);有少數松樹的鱗片張開和種子脫落過程要延續達幾個月之久。有些松樹,一部分或全部球果年內處于閉合狀態或在樹上不定期地張開。紅松球果大而重,成熟前后極易被風吹落。
生長發育
松樹的生長過程因樹種而異。油松、馬尾松、云南松早期生長較快,但達到數量成熟期則較晚;它們在5年生以前,樹高和直徑生長較慢,5~20年為生長極盛期。天然林紅松在50年生前的胸徑生長緩慢,50~100
年為胸徑生長旺盛時期,之后仍能維持較高速度,到200年以后才顯著降低;樹高生長旺盛時期在100年左右;材積數量成熟齡則在
300年左右。在人工林中,紅松早期生長顯著加快,一般胸徑和樹高僅在10年前生長較慢,10~30年生長即達到旺盛時期。南亞松的生長過程和其他一些熱帶松樹一樣具叢草狀階段,發芽后至4年生,苗莖高生長非常緩慢,而粗生長快,形成的莖如胡蘿卜,針葉濃密如草叢,頂芽藏在葉叢中;經過叢草狀階段以后,高生長突然加快,每年可長80~130厘米。云南松幼時也具叢草狀階段。
林木變異性
松樹是異花授粉植物,廣泛存在著個體之間、林分之間和種源(產地)之間的變異。可根據個體變異區分松樹類型。如中國河北遵化一帶傳統上將油松分為3種類型:紅皮松(油松),材質重而色重,樹脂較多;黃皮松(糠松),材質白,樹脂較少;千皮松(粗皮松),材質重,黃色。南方將馬尾松劃分為銅皮松(薄皮)和鐵皮松(厚皮)等。當代對松樹個體變異的研究仍然按照樹皮厚薄、顏色等劃分松樹類型(油松、馬尾松、樟子松、紅松等)。除樹皮特征外,樹冠的寬窄和稀密也常用作劃分類型的依據(馬尾松、油松)。廣泛進行的種源試驗表明,松樹普遍存在著地理變異,因此,可在同一種內劃分不同的生態型。松樹地理變異的研究,是種子區劃和選種工作的基礎。
觀賞應用
松樹除經濟用途外,由于其樹姿雄偉、蒼勁,樹體高大、長壽,還具有重要的觀賞價值。它是中國很多風景區的重要景觀成分。如遼寧千山、山東泰山、江西廬山都以松樹景色而馳名。尤其是安徽的黃山,松、云、石號稱“三絕”,而以松為首。各地不少古松與中國悠久的歷史文化有密切聯系。如北京北海團城有一株800年生的古松,傳說曾被清乾隆封為“遮陰侯”;泰山“五大夫松”傳說是秦始皇登山在此避雨而被封以官爵的。中國人民把松樹作為堅定、貞潔、長壽的象征。松、竹、梅世稱“歲寒三友”,喻不畏逆境、戰勝困難的堅韌精神。
木材和其他產品
按照結構特征和材性,一般將松樹分為軟木松和硬木松。軟木松(即單維管束亞屬)
從松樹樹干割取松脂可以提取松香和松節油。松樹種子富含蛋白質和油脂,含油量多在30%以上,其中具食用價值的有20種,如產于中國的有紅松、偃松、華山松等。紅松的種子還可入藥,藥名“海松子”,是一種滋養強壯劑。松樹的樹皮、種皮富含單寧,可浸水提取栲膠。樹皮經粉碎后,與其他原料混合,加壓可制成硬纖維板。此外還可從松樹針葉中提取松針揮發油。針葉中含有較豐富的胡蘿卜素、維生素、脂肪、蛋白質以及鈣、磷等多種礦質元素,可加工成飼料添加劑,用來飼養家禽、家畜。利用松枝、松根在窯內進行不完全的燃燒,可制得松煙(見木材干餾),用于制造墨、油墨和黑色涂料。松枝和松根還是培養名貴藥材茯苓的原料。
養護與病蟲害
栽植造林
栽植造林技術因苗木的種類而異。容器苗帶土坨,栽植過程中根系不易受損傷,因而成活率較高。造林技術也較簡單。裸根苗在起苗栽苗過程中,細小的活動根多半受損傷,其成活決定于根系的再生能力和環境條件,同時也要受苗木質量、年齡、栽植季節和栽植方法諸因素的影響。移植苗由于根系發達、根莖比大,成活率一般高于原生苗。造林苗齡主要取決于樹種,紅松一般以2~3年生苗為宜,但在采伐跡地雜草繁茂地段,則以3~4年生苗為宜。華北地區油松雨季造林多用1.5年生苗,春季造林多用2年生苗或移植苗。馬尾松則用
1年生苗甚至用秋季播種翌春出□的百日苗造林。一般以早春為適宜的造林季節,而在春旱嚴重的華北、西北地區則可選擇多雨的7、8月造林。有穴植和縫植兩種栽植方法,都要保持苗根濕潤,栽植時注意使根系舒展,覆土后踏實。對于受傷的和過長的側根栽前可適當修剪。在干旱地區造林可采取各種削弱地表蒸發的措施。苗木的配置,一般是每個栽植點栽
1株,但也有叢植的,即每個栽植點栽2~4株。叢植對提高成活率和促進幼樹生長有利。松樹造林密度以每公頃4444株(株行距
1.5×1.5米)為宜,也可采取每公頃3333株(株行距1.5×2.0米),甚至2500株(株行距2×2米)的。
松樹純林容易發生病蟲害和火災,生產力也低,因此不管采用栽植或直播造林,都要注意營造混交林;旖活愋鸵涍^長期試驗才能確定。在中國東北地區,常見的與紅松天然混交的樹種有紫椴、楓樺、魚鱗云杉、紅皮云杉、臭冷杉等。
病蟲害
苗期最常見而嚴重發生的是猝倒病,癥狀有出土前的種子腐爛,以及出土后的頂腐、立枯、猝倒等類型。馬尾松苗期的松苗葉枯病有時也為害嚴重。葉部病害常見的有松針銹病、松落針病及馬尾松赤枯病。后兩種多發生在立地較差,土壤瘠薄,生長不良的林分。干部病害有皰銹病和五針松皰銹病,是世界重要的森林病害,在歐洲、北美曾毀掉大量五針松林;中國東北地區的紅松人工幼林也受害嚴重。馬尾松、黃山松在窩風、高濕、多櫟樹的林分,則有松瘤銹病發生;松根白腐病也頗為常見。
松毛蟲是松樹最主要的食葉害蟲,常造成極大的損失。松茸針毒蛾主要為害馬尾松與油松,在廣西常與馬尾松毛蟲混同發生,能猖獗成災。松針小卷蛾、大袋蛾等的幼蟲也為害嚴重。新松葉蜂在不同分布區間歇性成災。微紅梢斑螟幾乎遍布全國,是鉆蛀主梢的最主要害蟲,使側枝叢生或因更替主梢而樹干彎曲。松梢小卷蛾,也能使主梢受害枯萎。球果螟為害球果。針葉樹天牛和小蠹是鉆蛀為害枝、干的大害蟲,可使松樹成片死亡,但一般不侵害健康木。華山松大小蠹侵害健康的華山松,能猖獗成災。松十二齒小蠹、落葉松八齒小蠹和云杉八齒小蠹也能侵害健康木。松干蚧是一類刺吸為害枝干的毀滅性害蟲。防治時應貫徹適地適樹、合理混交、良好的撫育管理等以營林措施為主的原則,必要時可輔以藥劑防治。
安徽的黃山以松樹名貫古今,有迎客松,陪客松,送客松.
最古老的松樹
北京北海公園團城上承光殿東側有株油松,已有800多歲,當年乾隆皇帝見它濃蔭蔽日,遂封為“遮蔭侯”。 在北京市延慶縣的松山天然森林公園,共有十大風景點,“原始松樹林”是其中之一。林中有一棵“松樹王”,直徑有76厘米,已經活了500多年。
在內蒙鄂爾多斯高原東緣、黃河西岸的黃土丘陵溝塹 區,生長著一株年代久遠的古松,其體格魁偉,高達25米, 胸徑134厘米,冠幅14.5×16.4米,材積13.立方米, 樹齡 已近900歲,被人稱作“油松王”。
在廣西壯族自治區貴縣南山寺殿后洞峭壁上有一棵古松,樹齡已達3000年,被認為是我國迄今發現的一棵最古老的松樹。雖歷盡風雨寒暑,但一直蒼勁挺拔,繁茂蔥郁。在崖上刻有“不老松”三字,游人前往參觀,常與古松合影
l、華山松又名為白松、五須松在秦巴山區、渭北一些山區丘陵都可栽植,年平均氣溫應在15℃以下,年降水量在600—1500毫米。對土壤適應性強,在山地褐土、紅黃壤、紅色石灰土上都能生長。但對土壤水分要求較嚴格,不耐干旱和瘠薄,更不耐鹽堿和排水不良。華山松較能耐寒,在零下7—10℃的低溫下能正常生長,在高達零下31℃的絕對低溫下也可生長。華山松樹形高大、針葉蒼翠、球果累累,也是庭園綠化觀賞和營養豐富可口的干果樹種。
2、馬尾松又名青松、樅松, 是亞熱帶主要造林樹種,只能在巴山和秦嶺南坡一些地方栽植。適生溫暖濕潤性氣候,在年平均溫度13—22℃,年降水量800毫米以上地方生長。不耐過低溫度,在冬季零下15℃時,幼樹的針葉就會出現枯萎。馬尾松對土壤要求不嚴,能耐干旱瘠薄的土壤,在粘土、沙土、石礫土以及陽坡土層薄或石縫中都可生長。喜歡酸性和微酸土壤,PH值在4.5—6.5 的山地生長最好。
馬尾松生長快、壽命長,適應性強,樹勢挺拔,蒼勁雄偉,既是荒山造林的主要先鋒樹種,也是營造風景林,療養林的好樹種。
3、油松又名短葉松、黑松 適應性最廣,在陜西省從南向北都可生長,是適應大陸性氣候最佳的一種松樹品種。耐寒,抗旱能力強,能耐零下25℃的低溫,在降水量300—400毫米的陜北北部地區都能生長。油松對土壤要求不甚嚴格,喜微酸性和中性土壤,在PH值7.5以上的堿性土壤,則生長不良。不耐鹽堿性土壤,但在石灰巖山地、土層深厚、有機質含水量高,降水量充沛,排水良好地方生長良好。因此,油松是陜西省北部黃土溝壑、風沙區營造防風固沙和水土保持的主要針葉喬木樹種之一。
4、樟子松 它是我國東北地區主要速生用材樹種和防護林、“四旁”綠化的優良樹種。60年代引入我省榆林地區栽植,生長良好。它耐寒性很強,能耐零下40—50℃的低溫。同時,也是抗旱性很強的樹種,不苛求土壤水分,根系非常發達,可充分利用土壤中的水分。對土壤要求不嚴格,適宜在風沙土、礫質粗砂土、沙壤、黑鈣土、白漿土上生長。在PH值超過8的堿性土和含鹽量超過 0.1%或有漬水的地方,才對其生長不利。
從樟子松對適生環境條件的要求,它只宜在陜北地區做為防沙、固沙和溝壑治理、“四旁”綠化樹種,大面積栽植。
5、雪松又名喜馬拉雅松、喜馬拉雅雪松 雪松樹形挺拔高大,雄偉壯麗,是珍貴的用材樹種和世界著名觀賞樹種。 雪松是亞熱帶樹種,適宜在溫暖濕潤性氣候,年降雨量600一1000毫米,酸性或微酸性的深厚肥沃疏松的土壤上生長。但在粘重的黃土和土壤瘠薄,巖石裸露的地方也能生長,不適在低洼水或地下水位過高的地方生長。否則會生長不良,甚至枯死。它抗煙能力差,易受煙害。
雪松適宜在關中和陜南栽植,由于雪松結實很少,扦插成活率低,主要靠外省供應,故每年用于庭園綠化和行道樹栽植。雪松自然類型很多,根據樹型和分枝的狀況,可分為厚葉雪松、垂枝雪松、翹枝雪松三個類型。
關于花粉:
花粉pollen是種子植物特有的結構,相當于一個小孢子和由它發育的前期雄配子體。在被子植物成熟花粉粒中包含2個或3個細胞,即一個營養細胞和一個生殖細胞或由其分裂產生的兩個精子。在兩個細胞的花粉粒中,兩個精子是在傳粉后在花粉管中由生殖細胞分裂形成的。在裸子植物的成熟花粉粒中包含的細胞數目變化較大,從1~5個或更多個細胞,其中有1~2個原葉細胞,是雄配子體中殘留的幾個營養細胞,形成后往往隨即退化,在被子植物的雄配子體中已完全消失。
各類植物的花粉各不相同。根據花粉形狀大小,對稱性和極性,萌發孔的數目、結構和位置,壁的結構以及表面雕紋等,往往可以鑒定到科和屬,甚至可以鑒定到植物的種;ǚ坌螒B的研究可為分類鑒定和花粉分析中鑒定化石
大多數花粉成熟時分散,成為單;ǚ。但也有兩粒以上花粉粘合在一起的,稱為復合花粉粒。許多花粉結合在一起,在一個藥室中至少有兩塊以上的,稱為花粉小塊。在一個或幾個藥室中全部花粉粒粘合在一起的,稱為花粉塊;ǚ坌K和花粉塊主要見于蘭科和蘿藦科植物。
花粉粒在四分體中朝內的部分,稱為近極面。朝外的部分稱為遠極面。連接花粉近極面中心點與遠極面中心的假想中的一條線,稱為極軸,與極軸成直角相交的一條線稱為赤道軸,沿花粉兩極之間表面的中線為赤道。在有極性的花粉中,可以分為等極的,亞等極的和異極的3個類型。花粉通常是對稱的,有兩種不同的對稱性:輻射對稱和左右對稱。
花粉多為球形,赤道軸長于極軸的稱為扁球形;特別扁的稱為超扁球形;相反地,極軸長于赤道軸的稱為長球形,特別長的稱為超長球形;ǚ墼跇O面觀所見赤道輪廓,可呈圓形,具角狀,具裂片狀等等。在赤道面觀,花粉輪廓可呈圓形、橢圓形、菱形、方形等等。
花粉大小因種而不同,變化很大。最小的花粉見于紫草科的勿忘草,約(4~8)微米×(2~4)微米。大型花粉直徑為100~200微米〔姜屬〕,120~150微米〔錦葵科的許多屬種,以及牽牛,芭蕉屬等〕。大多數花粉最大直徑約為20~50微米。水生植物大葉藻花粉細長,約為(1200~2900)微米×(3.5~9.5)微米。
萌發孔為花粉壁上變薄的區域,花粉萌發時花粉管往往由萌發孔伸出。萌發孔按其長和寬的比例,通常分為溝、孔兩類。凡長與寬之比大于2的為溝,不到2的為孔。有時短溝和長孔之間不易區分。只具溝或孔的為簡單萌發孔,溝和孔共同組成的為復合萌發孔。萌發孔分布在極面,赤道面或散布于球面。分布于遠極面上的單溝,又稱為槽。萌發孔有許多變異,也有沒有萌發孔的花粉。
花粉壁通常分為兩層,即外壁和內壁。內壁的成分主要是果膠纖維素,抗性較差、在地表容易腐爛,經酸堿處理則分解;而外壁主要成分是孢粉素,抗腐蝕及抗酸堿性能強,在地層中經千百萬年仍保持完好,所以研究花粉形態,主要依據外壁的結構。外壁又可分兩層,即外層和內層。外層一般由3層組成,最外層為覆蓋層,其上或具穿孔,發育不完全時,為具半覆蓋層的或無覆蓋層的花粉。下面一層為柱狀層,具有柱狀(或棒狀)結構。再下面一層為基層。
花粉表面光滑或具各種各樣的紋飾(雕紋)。紋飾的類型因種屬而不同。主要的雕紋有顆粒狀,瘤狀,棍棒狀,刺狀,條紋狀,皺波狀,網狀,腦皺狀等等。
各類花粉功效
百花粉:味苦,預防治療糖尿病,可激發胰島素分泌,調整內分泌。
玉米花粉:利膽消腫、退黃、利血、利尿、降血壓,并對人體腎功能扶正固本有相當的療效?深A防治療腎炎水腫、尿閉、膽囊炎、膽結石、黃膽型肝炎、降血壓、前列腺肥大、前列腺炎,專治男性病。
茶花粉:氨基酸含量居常見花粉之首,微量元素及血酸含量也高于其他花粉?煞乐箘用}硬化和腫瘤,美容護膚也首選花粉。另外,可提神醒腦,提高神經的興奮性。
刺槐花粉:(洋槐花粉)是一種健胃劑和鎮靜劑,可軟化血管,防治高血壓、動脈硬化和靜脈擴張。
山楂花粉:可作強心劑,是一種神經系統平衡劑和止痛劑,可治頭痛目昏、心悸、還可緩和血液循環功能紊亂。
益母草花粉:能調經活血,治婦女月經不調、婦科疾病等,并能清熱、活血、消瘀。
西瓜花粉:含VC和B1較高,可調節神經功能,對利尿、內臟、心血管和腺體運動極有好處,并有降血脂、降血糖作用,還可保護皮膚,消除祛斑,用于養顏美容極佳。
油菜花粉:含黃酮醇較高,有抗動脈粥樣硬化、治療靜脈曲張性潰瘍、降低膽固醇和抗輻射作用。并對便秘有特效。
虞美人花粉:鎮靜安神,安神益氣,補中健體,調理腸胃,治咳嗽、支氣管炎、頭痛、胃病有特效。
芝麻花粉:止血行痢,清腫止痛,有強心作用,可作神經系統平衡劑和止痛劑。還有健胃、降血壓、降血脂、美容之功效。
野玫瑰花粉:有利尿之效,對腎結石有治療作用,有美容功效。
蒲公英花粉:有化痰、利尿、補腎、散寒之功效,并能通經活絡,提神醒腦。對人體血液再生有一定的輔助作用。
棗花粉:含有較高的促性腺激素及維生素,能恢復正常生殖機能,防止肌肉萎縮,提高生育能力。
栗樹花粉:有補血和減少和前列腺充血的功效,對靜脈曲張也有治療作用。
黑莓花粉:可用一般補劑,有治療腹瀉、痢疾的效能。
矢車菊花粉:有利尿、抗風濕作用。
菊花花粉:清熱降火,平肝明目,促進皮膚新陳代謝,延緩衰老,改善皮膚生理狀態和功能障礙。
蕎麥花粉:蕓香甙含量較高,它對毛細血管壁具有很強的保護作用,可防止流血和出血,并可減少血液凝固所需要的時間。還能增強心臟的收縮,使心跳速度放慢,用于心悸、心腦衰弱和毛細血管脆弱等癥狀。還有緩和心悸、健脾、理氣、補血之功效。
蘋果花粉:能提高心臟收縮能力,增強心臟功能,抗腦中風和心肌梗塞,有抗衰老的作用,被稱為十全大補的花粉。
椴樹花粉:含常量和微量元素豐富,有利于體內酶的合成,提高酶的活性,增強造血功能,促進生長發育,有鎮靜作用。
南瓜花粉:含VB1較高,能調節植物性神經正常工作。
歐石楠花粉:可治療前列腺炎。
杜鵑花粉:含單糖高,有助于肝糖原的形成。
橙子花粉:(包括柑桔類和檸檬的花粉):具有強壯身體、健胃、驅蟲之效。還有鎮靜、安眠的作用。
熏衣草花粉:有利尿、興奮作用。對胃和食欲不振也有良好的療效。
柳屬植物花粉、櫻桃花粉:含綠原酸較高,不僅能夠提高毛細血管的韌性和通性,而且能影響腎功能及通過垂體調節甲狀腺功能,防止血尿,維持蛋白質、脂肪、糖三大物質的代謝平衡。是一種補藥,具有鎮痛和制欲作用。
百里香花粉:能加速血液循環,有輕微的催欲作用,并能明顯地提高智力。還有和胸鎮咳作用。它還是一種抗菌劑。
迷里香花粉:能增強食欲,調節腸胃功能。
藍桉花粉:可以治療感冒和支氣管炎,還可退熱,有輕微的抗菌作用。還是一種補藥。
鼠尾草花粉:對人體的消化功能和腸功能均有作用,有發汗、調整月經、利尿等作用。
玫瑰花粉:有利尿之效,對腎結石有治療作用,有美容功效。
檸檬花粉:可治失眠。
歐洲栗花粉:能加速動脈血液循環,有益肝臟。
歐石南花粉:可治膽結石、前列腺等疾病。
洋樹花粉:可作鎮靜劑。
梅花花粉:有健腦,解毒,護膚之功效。
紫云英花粉:有化痰、益腎、散寒、通經活絡、提神益智、血液再生之功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