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個或武力諾貝爾物理獎金人,就是名噪一時的X射線的發現者,德國物理學家威廉·康拉德·倫琴。
1859年,倫琴正在德國奧茲堡大學的實驗室里,研究一種名為克魯克斯管的放電過程。一天,他關上門窗,用黑紙把這個梨狀的放電管包起來,當接通高壓時,奇跡就出現了,只見一絲綠光映入眼簾。倫琴認定這種綠光是某種射線在一塊氰亞酸鋇上發出的熒光。這個發現使他欣喜若狂,一連好幾天不回家,戴在實驗室里反復研究。他企圖用各種物質萊阻擋這種射線,結果大多物質都被它穿透。因為對這種射線一無所知,倫琴就取名為X射線。
相關資料:
威廉·康拉德·倫琴(德語:Wilhelm Conrad Röntgen,1845年3月27日~1923年2月10日)是一名德國物理學家。
1895年11月8日,時為德國維爾茨堡大學校長的他在進行陰極射線的實驗時,觀察到放在射線管附近涂有氰亞鉑酸鋇的屏上發出的微光,最后他確信這是一種尚未為人所知的新射線。有人提議將他發現的新射線定名為“倫琴射線”,倫琴卻堅持用“X射線”這一名稱,產生X射線的機器叫做X射線機。倫琴的名字英文一般寫為Roentgen,很多文獻和資料使用這一拼寫。1901年,首屆諾貝爾獎頒發,倫琴獲得諾貝爾物理學獎。
生平
1865年倫琴進入烏得勒支大學讀書,隨后在蘇黎世聯邦技術學院學習機械工程。1869年獲蘇黎世大學物理學博士學位。1867年倫琴任斯特拉斯堡大學講師。1871年成為Hohenheim農業學院教授,Württemberg. 1876年他返回斯特拉斯堡大學做物理學教授,1879年任吉森大學物理系主任。1888年他就任維爾茨堡大學物理系主任 1900年,在巴伐利亞政府一再請求下擔任慕尼黑大學物理系主任。
倫琴有親屬居住在美國愛荷華州,他曾經也打算移民。盡管他已經接受了紐約哥倫比亞大學的合約而且也真的買了跨洋船票,但是第一次世界大戰的爆發改變了他的計劃,他終于還是留在慕尼黑繼續他未完成的事業。1923倫琴在死于內臟癌癥。因為他的研究只持續了不長時間,并且是在這個研究領域中為數不多嚴格使用鉛防護屏的倡導者,因此很難相信他的癌癥是源于電離輻射。
X射線的發現
1895年間倫琴使用他的同行赫茲,西托夫,
1895年11月8日下午晚些時候,他決定試驗他的想法。他仔細的做了一個跟雷納德管試驗類似的黑紙屏,并用這塊版覆蓋住Hifforf-Crookes管并把電極放到一個Ruhmkorff 線圈中來產生靜電電荷。在用氰亞鉑酸鋇屏驗證他的想法之前,倫琴把房間弄暗以檢測是不是他的紙板漏光。當他把線圈穿過管子的時候,確定板子確實不透光,并著手進行下一步實驗。就在這時, 他從距離試驗管幾米遠的地方注意到微弱的光。為了確定他的發現,他試著重復上面的操作,每次都能看到同樣的微光。 擦燃一根火柴,他才發現是他放在工作臺上準備下一步使用的氰亞鉑酸鋇發光。
接下來的幾個小時倫琴一遍一遍的重復著試驗。他很快確定出一個距離管子特定的距離,從這里能夠觀察到比前面的試驗更強的熒光。他推測可能發現了一種新的射線。11月8日是一個星期五,倫琴利用這個周末重復試驗并做了第一次記錄。在接下來的幾個星期他吃住在實驗室里研究了他暫時命名為 X射線的新射線的差不多所有性質,并用對未知的部分給出數學表示。盡管最終新的射線用他的名字來命名為倫琴射線,但是他總是首選最初的術語X射線。
倫琴發現X射線并非偶然,他也不是獨自工作。據調查,當時多個國家不少人都在進行這方面的研究而且,發現時間也很接近。事實上,2年前賓夕發尼亞大學就已經制造出X射線和和它的影像記錄。然而,那里的研究人員沒有意識到這一發現的重要性,只是把他們歸檔了事,因此也就失去了獲得最偉大物理發現的贊譽的機會。他碰巧在屏上發現的東西把他的注意力從原來的研究中引開了。他當時已經計劃在下一步的試驗中用那個屏,那之前很短時間他就取得了這一發現。
當他研究不同材料對這種射線的阻擋能力, 就把這一小片材料放到射線產生的地方?梢韵胂螽斂吹降谝粡埑尸F在他制作的屏幕上的X光影像上閃爍的骨架的時候,倫琴是多么地驚訝。據說他后來在實驗室秘密的進行這項試驗,因為他害怕如果這個發現是個錯誤會影響他的教授聲譽。
倫琴的原始論文《一種新的X射線》在50天后也就是1895年12月28日被出版。1896年1月5日 奧地利一家報紙報道了倫琴的發現。倫琴發現X射線以后,維爾茲堡大學授予他榮譽醫學博士學位。在1895年到1897年間他一共出版了總計3篇關于X射線的論文。倫琴治學十分的嚴謹,到現在為止還沒有發現他的學術論文里面存在錯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