踩高蹺鬧社火的事,人們想必見過不少。但是,誰見過高達5米的高蹺呢?在這次非遺節天府大巡游上,市民游客們將看到的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蘭州永登高高蹺,就是這樣一個堪稱世界之最的民間雜技舞蹈。
在蘭州市永登縣苦水街,有一種高蹺,其高度就達到3米多,加上人,總共超過5米,足有一層樓房那么高,因此,人們把這種高蹺叫做高高蹺。2007年6月,苦水高高蹺作為民間舞蹈,被列入第一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苦水高高蹺有一個有趣的民間傳說:在苦水街東,有一道嶺叫長山嶺,形象酷似一條巨龍。在明代以前,這里和大通河流域一樣,山清水秀,綠樹成蔭,相傳元末時期,朱元璋的軍師劉伯溫途經苦水時,發現長山嶺是一道長龍,當即斬斷了龍身,趕走了龍魂,至今長山嶺還有“斬龍峴”的地名紀念此事。劉伯溫斬斷龍脈后,長山嶺和整個莊浪河流域的綠色植被就枯萎了,成為荒山禿嶺。苦水街的人們為了記住這一歷史悲劇,盼望龍魂回歸,龍體合身,讓長山嶺和莊浪河流域重披綠裝,就從元末明初開始興起了二月二鬧社火的習俗。而苦水高高蹺也就是從那時起逐漸形成的。
制造高蹺的材料,是上好的松木,腳蹬用柳木。高高蹺表演連演3天,每天都有5萬-6萬人前去觀看,場面極為熱鬧有趣?嗨指吒哕E主要以傳統秦腔本戲為主要表演內容,表演時表演者穿上傳統的戲劇服裝,畫上秦腔居中人物的臉譜,拿上道具,排上長隊,凌空飛舞,充滿刺激。踩高蹺的人數多少,由劇中人物多少決定,劇中人物多,踩高蹺的人就多,人物少,踩高蹺的人就少。傳統中踩高蹺都是男子的專利,而現在,苦水街的青春女子也加入踩高蹺的行列,給這個苦水高高蹺增添新的色彩。
特別提醒:6月1日上午9點,非遺節開幕式天府大巡游將在金沙遺址門前的青羊大道舉行,央視新聞、中文國際和四川衛視、成視一套將現場直播,觀眾們可以看到包括蘭州高高蹺在內的眾多世界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的精彩展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