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括(公元1031-1095年)在任河北西路察訪使出使契丹時,沿途仔細勘察了邊境的山川地勢情況之后,繪制成一幅名為《使契丹圖鈔》的地圖,這就是世界上最早的木刻立體地圖。后來為了便于研究,沈括創造性地用面糊和木屑在木案上制成有山川、道路、地形的立體模型地圖。當時正值天寒地凍,繪制的木屑被凍壞,遂改用熔蠟來制做。這種立體地圖,既真切又便于攜帶,到官所后,再將之復制為木刻的立體地圖。
這種制圖方法,在當時很受重視,并得到了當時的宋神宗的大力贊賞,神宗下令沿邊諸州均依此仿制本州立體模型地圖歸內府收藏。
沈括制造的立體模型地圖,比公元18世紀瑞士制造的地理模型要早600多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