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北京城中心的故宮西側,有一片水域,這就是西苑,又稱太液池。太液池被一分為三:北為北海,中為中海,南為南海。其中的北海最為有名,早在800多年前就被開辟成了皇家大型花園,是中國現存歷史最悠久的帝王宮苑,也是世界上建園最早的皇家御園。園內的島嶼建設與全園布局,以及臨近的團城和中南海的布局,都是按照傳說中的"東海三仙山"而設計、建造的。
相關資料:
北海公園全貌北海公園,中國古代皇家園林。 位于北京城內景山西側 ,與中海、南海合稱三海。全園以北海為中心,面積約71公頃。遼、金、元建離宮,明、清辟為帝王御苑,1925年開放為公園。園內亭臺別致,游廊曲折。 瓊島上有高 67米的藏式白塔 (建于1651年)和永安寺、慶霄樓、漪瀾堂、閱古樓,還有清乾隆帝所題燕京八景之一的瓊島春陰碑石及假山、邃洞等。東北岸有畫舫齋、濠濮澗、鏡清齋、天王殿、五龍亭、九龍壁等建筑;其南為屹立水濱的團城,城上蔥郁的松柏叢中有造型精巧的承光殿。是中國保留下來的最悠久最完整的皇家園林。已列為中國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北海公園位于北京市的中心,是我園現存最悠久、保存最完整的皇家園林之一,距今已有近千年的歷史。
北海園林的開發始于遼代,金
辛亥革命后,1925年北海辟為公園對外開放。1949年新中國成立后,黨和政府對北海公園的保護極為重視,撥巨資予以修葺,1961年被國務院公布為第一批全園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北海是中國歷史園林的藝術杰作。全園占地69公頃(其中水面39公頃),主要由瓊華島、東岸、北岸景區組成。瓊華島上樹木蒼郁,殿宇櫛比,亭臺樓閣,錯落有致,白塔聳立山巔,成為公園的標志,環湖垂柳掩映著濠濮間、畫舫齋、靜心齋、天王殿、快雪堂、九龍壁、五龍亭、小西天等眾多著名景點,北海園林博采眾長,有北方園林的宏闊氣勢和江南私家園林婉約多姿的風韻,并蓄帝王宮苑的富麗堂皇及宗教寺院的莊嚴肅穆,氣象萬千而又渾然一體,是中國園林藝術的瑰寶。
北海為什么是“一池三山”的布局呢?
“一池三山”的布局源自于中國古代道家關于東海之東有“蓬萊、瀛洲、方丈”三座仙山的傳說。由于三座仙山上有長生不老藥,一些希望萬壽無疆的皇帝們便竭力尋找蓬萊仙境。秦始皇派遣徐福率領五百童男童女東渡尋找蓬萊仙境不得,后來的皇帝們遂按照傳說中的“瑤池三仙山”的布局來建造皇家宮苑以求夢想成真。北海的“一池三山”正是仿照了傳說的仙境中瑤池與蓬萊、瀛洲、方丈三座仙山的布局。
北京北海公園靜心齋鏡清齋前水池供奉的一方清代供石,系用整塊漢白玉雕琢成天然供石狀(高約60cm)。石雕須彌座隱于水池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