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石國家公園(Yellowstone)位于西部北落基山和中落基山之間的熔巖高原上,絕大部分在懷俄明州的西北部。海拔2,134-2,438米,面積8,956平方公室。黃石河、黃石湖縱貫其中,有峽谷、瀑布、溫泉以及間歇噴泉等,景色秀麗,引人入勝。其中尤以每小時噴水一次的“老實泉”最著名。園內森林茂密,還牧養了一些殘存的野生動物如美洲野牛等,供人觀賞。園內設有歷史古跡博物館。
黃石公園是世界上最原始最古老的國家公園,也是世界上第一個國家公園。根據1872年3月1日的美國國會法案,黃石公園“為了人民的利益被批準成為公眾的公園及娛樂場所”,同時也是“為了使她所有的樹木,礦石的沉積物,自然奇觀和風景,以及其他景物都保持現有的自然狀態而免于破壞”。
1978年根據文化遺產遴選標準 N (I) (II) (III) (IV) 被列入《世界遺產目錄》評為遺產的報告:世界遺產委員會第2屆會議報告。世界遺產委員會第19屆會議報告。1995年列入《受到威脅的世界遺產名錄》。英文名稱:Yellowstone Nationnal Park 編號: 712-002
在遼闊的懷俄明州自然森林區內,黃石國家公園占地約9,000平方公里。在那里可以看到令人印象深刻的地熱現象,同時還有3,000多眼間歇泉,噴氣孔和溫泉。黃石國
家公園還以擁有灰熊,狼,野牛和麋鹿(不是中國的那種))等野生動物而聞名于世。最初吸引人們的興趣并使黃石成為國家公園的顯著特征是地質方面的地熱現象,這里擁有比世界上其他所有地方都多的間歇泉和溫泉、彩色的黃石河大峽谷、化石森林,以及黃石湖。
根據這里的文化遺跡可以判斷黃石公園的文明史可以追溯到12000年前。更近的歷史可以從這里的歷史建筑,以及各個時期保存下來的公園管理人員和游人的公用設施看出來。公園99%的面積都尚未開發,從而大量的生物種類得以繁衍,這里擁有陸地上最大數量的,種類也最多的哺乳動物。
黃石公園是一個實實在在的荒野,是保存于美國48個州中少有的大面積自然環境之一,在這里,你可以感受自然。六,七,八月是參觀的高峰時期,公園為了保護游人的安全、保護各種自然文化遺產,制定了各種規章制度。
黃石國家公園是世界上第一個國家公園,也是1978年最早進入《世界遺產名錄》的項目,公園的主體部分位于懷俄明州的西北角,部分延伸到蒙大拿州西南部以及愛達荷州的東部。面積為7988平方千米(青5532注:此為《國家公園探索之旅叢書—美國國家公園》一書數據;而2002/6期《人與自然》畫冊數據為2219833英畝;www.whgx.library.sh
.cn網的數據為3400平方英里)。黃石公園,這個這個冰火磨礪的世界、犬牙交錯的幻境,誕生于近兩百萬年前的一次火山爆發,全境99%尚未開發,這是一片廣袤而潔凈的原始自然區,分布在落基山脈最高峰,豐沛的雨水是這里成為美國眾多大河的發源地,在這個平均高度為8000英尺的開闊火成巖高原上,有山巒、石林、沖蝕熔巖流和黑曜巖山等地質奇觀。
黃石國家公園自然景觀分為五大區,即瑪默區、羅斯福區、峽谷區、間歇泉區和湖泊區。五個景區各具特色,但有—個共同的特色——地熱奇觀。黃石國家公園內有溫泉3000處,其中間歇泉300處,許多噴水高度超過100英尺,“獅群噴泉”由4個噴泉組成,水柱噴出前發出像獅吼的聲音,接著水柱射向空中;“藍寶石噴泉”水色碧藍;最著名的“老忠實泉”因很有規律地噴水而得名。從它被發現到現在的100多年間,每隔33—93分鐘噴發一次,每次噴發持續四五分鐘,水柱高40多米,從不間斷。園內道路總長500多英里,小徑總長1000多英里,黃石湖、肖肖尼湖、斯內克河和黃石河分布其間。公園四周被卡斯特、肖肖尼、蒂頓、塔伊,比佛黑德和加拉廷國有森林環繞。
黃石國家公園是美國設立最早、規模最大的國家公園。它就像中國的長城一樣,是外國游客必
游之處。它以保持自然環境的本色而著稱于世。黃石國家公園內的另一景觀是黃石河,它由黃石峽谷洶涌而出,貫穿整個黃石公園到達蒙大拿州境內。黃石河將山脈切穿而創造了神奇的黃石大峽谷。在陽光下,兩峽壁的顏色從橙黃過渡到橘紅,仿佛是兩條曲折的彩帶。由于公園地勢高,黃石河及其支流深深地切入峽谷,形成許多激瀑布,蔚為壯觀。
黃石國家公園還是美國最大的野生動物庇護所和著名的野生動物園,這里有300多種野生動物(包括60多種哺乳動物)、18種魚和225種鳥;倚、美洲獅、灰狼、金鷹、麋鹿、白尾鹿、美洲大角鹿、野牛、羚羊等2000多種動物在這里繁衍生息。
早在十九世紀初,肖肖尼人和其他印第安人曾經在這片土地上狩獵甚或星散地居住。那時,他們過的是一種極端貧困的生活。1806年,約翰·科爾特(John Colter)成為迄今為止人們所知道的第一位到這里進行勘探的白人。他所做的興高采烈的報道,很快就吸引了一批批狩獵者和探礦者,他們紛至沓來,步其后塵。1859年,傳奇人物吉姆·布里杰(Jim Bridge)率領著第一支政府授權的探險隊進入黃石探險。
1870年,人類對黃石的一次最重大的造訪——一個叫“沃什伯恩—蘭福德—多恩”的探險行動開始了。黃石公園的別名“老
忠實泉”(“Old Faithful”)就是這支探險隊的人給起的。在這支探險隊中,出了一位心甘情愿為黃石公園獻身的N.P.蘭福德先生(N.P.Langford)。在黃石公園開辦之初,他義務擔任了公園首任負責人,工作了五年,分文未取!另一個值得注意的名字是法官科尼利厄斯·赫奇斯(Judge CorneliusHedges),他的聲望來自那個由他首先提出的“這片土地應該是屬于這個新興國家全體人民的國寶”這一革命性倡議。1871年,一支國家地質勘探隊開始對黃石進行正式的勘察。這支以著名的地質學家F.V.海登(F.V.Hayden)為領隊的勘察隊,也發表聲明支持法官科尼利厄斯·赫奇斯的提議。F.V.海登也曾是1859年那支由吉姆·布里杰率領的政府探險隊的成員。隨后,一場影響極廣、聲勢浩大的反對運動爆發了,萬幸的是,盡管反對者甚囂塵上,這個將這片公共土地交到聯邦政府手中的議案,最終還是令人難以置信地在當年被提了出來,并且在后來獲得了通過。那是1872年的3月1日,當時的總統尤利塞斯·格蘭特(Ulysses S.Grant)在提案上簽了字。至此,世界上第一個“國家公園”就這樣誕生了。
自從1872年黃石公園創辦以來,已有六千多萬人來此觀光。游人來自五湖四海,形形色色,所獲得的感受自然也就豐富
多彩,各不相同:有賞心悅目的贊美,有敬畏或驚詫的感嘆,有肅然起敬的沉思,有驚險恐懼的刺激,有對大自然威力和寧靜的領悟,還有悲喜交加的經歷……美國黃石國家公園1995年被列入《瀕危世界遺產清單》,引起世人的普遍關注。世界遺產委員會將其列為瀕危遺產所提出的理由是:
1.公園東北邊界外4千米處,計劃采礦,將影響威脅公園。
2.違規引入非本地物種——湖生紅點鮭魚與本地的刺喉鮭魚競爭。
3.道路建設與游人壓力。
4.野牛的普魯氏菌病可能危害周邊地區的家畜。
世界自然保護聯盟在1995年2月28日請求世界遺產委員會干預阻止采礦的信中,對黃石公園在采礦威脅之外,還面臨著各種各樣的其他威脅也有更為詳細的描述:
在公園外圍潛在的地熱開采和其他地下水鉆探正威脅著公園舉世聞名的地熱資源。
伐木、石油和天然氣開采、筑路、采礦、民宅建筑和新的居民聚集點持續侵犯著公園周圍的敏感的荒野和重要的野生動物生境,而公園的健康和完整性依賴于此。
生態環境的破壞和日益增加的人與熊的沖突危害了已經受威脅的灰熊 。
在公園中可隨處漫游的野牛,如果跨越公園邊界通常遭到屠殺。
非法引入湖泊鮭魚威脅了黃石原有的刺喉鮭魚,而后者正是灰熊、小型哺乳動物
和鳥類重要的食物資源。在離黃石的東北邊界僅幾英里的上游地區有一巨大的廢物堆積,盡管進行了幾次清污嘗試,但仍不停地向SodaButte溪流中滲溶重金屬和酸污染物。
一年四季不斷增加的參觀和考察產生了過于擁擠的問題,打擾了野生動物。
黃石公園正式被列入《瀕危世界遺產清單》,迫使克林頓政府做出史無前例的決定,即用聯邦財產與金礦公司擁有的財產進行交換來阻止采礦。克林頓政府于1996年以6500萬美元收購了計劃采礦的私人土地,有效地解除金礦對黃石國家公園的威脅。其他有關治理對黃石公園構成威脅的報告也已上繳到世界遺產委員會,其中包括臨時野牛管理計劃,成立國家/聯邦臨時急救委員會以及在解決其他問題方面取得巨大進展的“大黃石國家公園普魯氏菌病委員會”等。但黃石國家公園一直到2003年6月仍舊沒有從清單中去掉,是因為世界遺產委員會認為,除了反對采礦提案的成功之外,其他所提到的各種威脅至今仍在持續。
世界遺產委員會有關將黃石國家公園列人《瀕危世界遺產清單》的決定,推動了非政府組織尋求國際支持阻止采礦的斗爭。它第一次提供了一種途徑,使得科學專長可被引導并為民眾所共享。它將美國的主要聯邦機構也卷入公眾場合,使他們不得不對金礦的提案有所表態。所取得的成功,也使得越來越多的人來主動關注世界遺產的生存狀態問題。
在2003年7月召開的第27屆世界遺產大會上,經過了激烈的爭論后,黃石國家公園才從《瀕危世界遺產清單》上被有條件除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