貴州是一個喀斯特地貌強烈發育的省份,喀斯特面積占國土面積的73.6%以上,達13萬平方公里。以行政區劃比例來看,貴州堪稱為“喀斯特王國”。
據介紹,喀斯特是斯洛文尼亞一處石灰巖高原的地名,那里的巖溶形態最早被歐洲地質工作者所研究,人們便將石灰巖地區所出現的地表山峰奇特、洼地和落水洞眾多、地下多洞穴和地下河有大量巖溶泉出露的自然景觀稱為“喀斯特地貌”。
貴州全省有喀斯特分布的縣、市多達83個,占全省縣市總數的95%。貴州作為“喀斯特王國”,擁有喀斯特所有的地面地下形態。這里峰聳嶺峻,巖峭石美;這里洞藏山河,鬼斧神工;這里瀑布千姿,柔情繾綣;這里林呈萬態,四季盎然……集奇山險洞麗水美林為一體,氣象萬千,美不勝收,被譽為“世界喀斯特地貌精品”。
建設部風景名勝專家委員會委員宋林華介紹,貴州最具特色的錐狀喀斯特景觀堪稱全球第一,這里的錐狀喀斯特是全球發育演化過程最完整、保存相關遺跡最豐富、錐狀喀斯特集中連片分布面積最大、地貌景觀最典型的景觀,具有極高的科學價值和美學價值。而擁有黃果樹和龍宮兩個國家級風景名勝區的安順市,就是這一地貌的典型代表之一。
安順市正計劃籌建以黃果
樹瀑布群為中心的喀斯特地質博物館,并擬開辟喀斯特科普考察體驗旅游項目。
相關資料:
遵義會議會址貴州省 GuiZhou Province
貴州省簡稱“黔”和“貴”,是一個山川秀麗、氣候宜人、資源富集、民族眾多的內陸山區省。
唐為黔中道;宋屬夔州路;元屬湖廣行省;明置貴州土司,是為貴州得名的開始,后置貴州布政使司;清改貴州省,省名至今未變。
貴州行政區域組成部分:貴陽市、六盤水市、遵義市、安順市、銅仁地區、畢節地區、黔西南州、黔東南州、黔南州
省府:貴陽市
主要城市:貴陽、遵義、六盤水、安順、都勻、凱里、興義、畢節、銅仁
貴州省現任省委書記:石宗源,省長:林樹森。
自然地理
貴州地處云貴高原,介于東經103°36′~109°35′、北緯24°37′~29°13′之間,東靠湖南,南鄰廣西,西毗云南,北連四川和重慶,東西長約595千米,南北相距約509千米。全省土地總面積17616紅楓湖7平方千米,占全國總面積的1.8%。
貴州地貌屬于中國西部高原山地,境內地勢西高東低,自中部向北、東、南三面傾斜,平均海拔在1100米左右。貴州高原山地居多,素有“八山一水一分田”之說。全省地貌可概括分為:高原山地、丘陵和盆地三種基
貴州的氣候溫暖濕潤,屬亞熱帶濕潤季風氣候。氣溫變化小,冬暖夏涼,氣候宜人。特別是氣候獨特的可處。2002 年,省會貴陽市年平均氣溫為14.8℃,比上年提高0.3℃。從全省看,通常最冷月(1月)平均 氣溫多在3℃~6℃,比同緯度其他地區高;最熱月(7月)平均氣溫一般是22℃~25℃,為典型夏涼地區。降水較多,雨季明顯,陰天多,日照少。2002年,9個市州地所在城市中,降水量最多是興義市,為1480毫米;最少的是畢節市,為687.9毫米。受季風影響降水多集中于夏季。境內各地陰天日數一般超過150天,常年相對濕度在70%以上。受大氣環流及地形等影響,貴州氣候呈多樣性,“一山分四季,十里不同天”。另外,氣候不穩定,災害性天氣種類較多,干旱、秋風、凌凍、冰雹等頻度大,對農業生產危害嚴重。
貴州土壤面積共159100平方千米,占全省土地面積的90.4%,土壤的地帶性屬中亞熱帶常綠闊葉林紅壤—黃壤地帶。中部及東部廣大地區為濕潤性常綠闊葉林帶,以黃壤為主;西南部為偏干性常綠闊葉林帶,以紅壤為主;西北部為具北亞熱成分的常綠闊葉林帶,多為黃棕壤 。此外,還有受母巖制約的石灰土和紫色土、粗骨土、水稻土、棕壤、潮土、泥炭土、沼澤土、石炭土、石質土、山地草甸土、紅粘土、新積土等土類。對于農業生產而言,貴州土壤 資源數量明顯不足,可用于農、林、牧業的土壤僅占全省總面積的83.7%。
貴州植被豐厚,具有明顯的亞熱帶性質,組成種類繁多,區系成分復雜。全省維管束植物( 不含苔蘚植物)共有269科、1655屬、6255種(變種)。植物區系以熱帶及亞熱帶性質的地理成分占明顯優勢,如泛熱帶分布、熱帶亞洲分布、舊世界熱帶分布等地理成分占較大比重,溫帶性質的地理成分也不同程度存在。此外,還有較多的中國特有成分。由于特殊的地理位置,貴州植被類型多樣,既有中國亞熱帶型的地帶性植被常綠闊葉林,又有近熱帶性質的溝谷季雨林、山地季雨林;既有寒溫性亞高山針葉林,又有暖性同地針葉林;既有大面積次生的 落葉闊葉林,又有分布極為局限的珍貴落葉林。植被在空間分布上又表現出明顯的過渡性,從而使各種植被類型在地理分布上相互重疊、錯綜,各種植被類型組合變得復雜多樣。
貴州河流處在長江和珠江兩大水系上游交錯地帶,有69個縣屬長江防護林保護區范圍,是長江、珠江上游地區的重要生態屏障。全省水系順地勢由西部、中部向北、東、南三面分流。 苗嶺是長江和珠江兩流域的分水嶺,以北屬長江流域,流域面積115747平方千米,占全省國土面積的65.7%,主要河流有烏江、赤水河、清水江、洪州河、舞陽河、錦江、松桃河、松坎河、牛欄江、橫江等。苗嶺以南屬珠江流域,流域面 積60420平方千米 ,占全省國土面積的34.3%,主要河流有南盤江、北盤江、紅水河、都柳江、打狗河等。
由于特定的地理位置和復雜的地形地貌,使貴州的氣候和生態條件復雜多樣,立體農業特征明顯,農業生產的地域性、區域性較強,適宜于進行農業的整體綜合開發,適宜于發展特色農業。
能源
貴州是我國的能源大省,猶以水力和煤最為突出。“黔電東送”是南方電網
水、電、煤多種能源兼備,水能與煤炭優勢并存,水火互濟。 貴州河流數量較多,處處川流不息,長度在10千米以上的河流有984條,2002年,全省河川涇流量達到1145.2億立方米。貴州河流的山區性特征明顯,大多數的河流上游,河谷開闊,水流平緩,水量;中游河谷束放相間,水流湍急;下游河谷深切狹窄,水量大,水力資源豐富。水能資源蘊藏量為1874.5萬千瓦,居全國第六位,其中可開發量達1683.3萬千瓦,占全國總量的4.4% ,特別是水位落差集中的河段多,開發條件優越。
貴州素以“西南煤!敝Q,煤炭資源儲量達497.28億噸,居全國第五位,超過南方12省(區、市)煤炭資源儲量的總和。煤炭不僅儲量大,且煤種齊全、煤質優良,為發展火電,實施 “西電東送”奠定了堅實的基礎,同時為煤化工、實施“煤變油”工程提供了資源條件。在“西電東送”的推動下,電力建設得到快速發展,到2005年末,貴州電網統調裝機容量達到1324萬千瓦,發電量達到786.78億千瓦小時。
資源
土地資源
全省土地資源以山地、丘陵為主,平壩地較少。山地面積為108740平方千米,占全省土地總面積的61.7%,丘陵面積為54197平方千米,占全省土地總面積的30.8%;山間
礦產資源
貴州礦產資源豐富。境內礦產資源種類繁多,分布廣泛,門類齊全,儲量豐富,且成礦地質條件好,是著名的礦產資源大省。截至2002年底,全省已發現礦產110多種,其中有76種探 明了儲量,有多種保有儲量排在全國前列,排在第一位的有汞、重晶石、化肥用砂巖、冶金 用砂巖、飾面用輝綠巖、磚瓦用砂巖等,排在第二位的有磷、鋁土礦、稀土等;排在第三位的有鎂、錳、鎵等;此外,煤、銻、金、硫鐵礦等也具有一定優勢,在國內占有重要地位。煤炭不僅儲量大,且煤種齊全、煤質優良,素有“江南煤!敝Q,2002年末保有儲量為49 2.27億噸;鋁土礦質佳量大,保有儲量為4.24億噸;磷礦儲量26.95億噸,占全國總量的40% 以上;重晶石甲冠中華,儲量為全國的三分之一;金礦儲量居全國
生物資源
貴州生物種類繁多。全省有野生動物資源1000余種,其中黔金絲猴、黑葉猴、華南虎、云豹、豹、白顴、黑鶴、黑頸鶴、中華秋沙鴨、金雕、白肩雕、白尾海雕、白頭鶴、蟒等14種列 為國家一級保護動物,占全國同類動物總數的13%;國家二級保護動物有69種,主要有:穿山甲、黑熊、水獺、大靈貓、小靈貓、林麝、紅腹雨雉、白冠長尾雉、紅腹錦雞等,占全國同類動物總數的25.7%。植物資源有森林、草地、農作物品種、藥用植物、野生經濟植物和珍稀植物等六類。全省森林覆蓋率已達30.8%,人均森林面積0.14公頃,活立木總蓄積量達2 .1億立方米;有70種珍稀植物列入國家珍稀瀕危保護植物名錄,銀杉、珙桐、禿杉、桫欏等4種屬國家一級保護植物,占全國同類植物總數的50%;有二級保護植物27種,占全國同類植物總數的18.9%;有三級保護植物39種,占全國同類植物總數的19.2%。全省有野生 植物資源3800余種,其中藥用植物資源有3700余種,占全國中草藥品種的80%,是全國四大中藥材產區之一。在國內外具有一定影響,品質優良的珍稀名貴植物有珠子參、三尖杉、扇 蕨、冬蟲夏草、雞土從、艾納香(天然冰片)等6種 。此外,天麻、石斛、杜
旅游資源
貴州是迷人的“天然公園”。境內自然風光神奇秀美,山水景色千姿百態,溶洞景觀絢麗多彩,野生動物奇妙無窮,文化和革命遺跡聞名遐邇;山、水、洞、林、石交相輝映,渾然一體。聞名世界的黃果樹大瀑布、龍宮、織金洞、馬嶺河峽谷等國家級風景名勝區和銅仁梵凈山,茂蘭喀斯特森林、赤水桫欏、威寧草海等國家級自然保護區,
猶如一串串璀璨的寶石,五光十色,令人目不暇接、流連忘返。以遵義會址和紅軍四渡赤水遺跡為代表的舉世聞名的紅軍長征文化,更讓人駐足憑吊,追思緬懷。多民族悠久燦爛的歷史文化,濃郁神秘的民族 風情,以及冬無嚴寒、夏無酷暑的宜人氣候,使貴州成為理想的旅游觀光和避暑勝地。
交通通訊
鐵路
鐵路以貴陽為中心,黔桂、川黔、貴昆、湘黔四條鐵路干線貫穿貴州,營運里程達1468公里。貴昆川黔、湘黔鐵路已實現了電氣化改造,電力牽引營運里程達1138公里,貨運量比 以前增 加一倍。貴州是國家"九五"期間鐵路建設的重點。經過貴州的南昆鐵路(貴州省境內227公里)已建成通車;我國東西向的大能力通道水城至株洲電氣化復線(貴州省境內596公里)已建成通車;地方與中央合資興建的水城至柏果鐵路、黃桶至織金鐵路也將陸續開通。這些鐵路建成后,貴州作為西南人海的主要通道及交通樞紐的地位得到進一步提高,不僅對貴州,而且對四川、云南的經濟發展都將起到重要的作用。2005年鐵路完成貨物周轉量469.89億噸公里,比上年增長2.1% 。完成旅客周轉量138.98億人公里,比上年增長14.1%。2008年底將開工建設“貴廣高速鐵路”,貴廣鐵路全長857公里,其中貴州境內301公
公路
貴州公路通車里程達三萬余公里,省內有5條國道線和30條省線干線,基本形成以貴陽為中心、溝通貴州各市縣的公路網。西南第一條高等級公路--貴陽至黃果樹公路已建成通車,貴陽至遵義高等級公路正在抓緊興建,1997年將建成投運。2005年崇遵高速(遵義—重慶)開通。貴陽至廣西新寨的高等級公路"九五"期間也將開工建設。2005年,公路完成貨物周轉量95.15億噸公里,比上年增長11.7%。完成旅客周轉量164.91億人公里,比上年增長9.4%。
貴州的車牌號碼與區號:貴州省(貴)
貴A 貴陽,貴B 六盤水,貴C 遵義,貴D 銅仁,貴E 黔西南州,貴F 畢節,貴G 安順,
貴H 黔東南州,貴J 黔南州
貴州。ㄇ、貴)
地名 區號 郵編
貴陽 0851 550018
遵義 0852 563000
安順 0853 561000
都勻 0854 555800
凱里 0855 556000
銅仁 0856 554300
畢節 0857 551700
六
興義 0859 562400
水路
貴州省內河航道里程33604公里,航運量315萬噸。2005年,水路完成貨物周轉量8.09億噸公里,比上年增長36.09%。完成旅客周轉量1.78億人公里,比上年增長14.8%。
民航
民用航空已開通貴陽至香港以及貴陽至北京、廣州、深圳、上海、成都、 重慶、昆明、桂林、廈門、西安、海口、長沙、武漢等26個城市的航線。新建貴陽龍洞堡大型機場已建成通航。2005年,民航完成貨物周轉量3.33萬噸,比上年增長11%。完成旅客周轉量307.75萬人公里,比上年增長10.4%。遵義新舟機場也將開始修建。
電訊
2005全年電信業務總量168.12億元,比上年增長34.4%;郵政業務總量6.88億元,比上年增長12.4%。移動電話用戶、互聯網用戶分別比上年增長15.8%和33.0%。
人口民族
貴州人口增長速度繼續減慢。自2000年以來貴州人口自然增長率已連續六年持續下降。年末常住總人口(常住一年及以上)達到3762.36萬人,比上年末增加27.42萬人。其中,女性人口為1906.99萬人,男性人口為2024.13萬人,男女性別比為106.14∶100。貴州是一個多民族的省份,少數民族人口占全省總人口的37.8%。
從調查情況看,貴州人口年齡結構類型向老齡
貴州是一個多民族的省份。全省有49個民族成份,少數民族成份個數僅次于云南和新疆,居全國第三位。世居少數民族有土家族、苗族、布依族、侗族、彝族、仡佬族、水族、回族、白族、瑤族、壯族、毛南族、蒙古族、仫佬族、羌族、滿族等16個。少數民族人口占全省總人口的37.9%。
行政區劃
貴州政區圖截至2005年12月31日,全省設4個地級市,3個自治州,2個地區;9個縣級市,56個縣,11個自治縣,10個市轄區,2個特區;508個鄉(其中含有252個民族鄉),691個鎮,92個街道辦事處
貴陽市
轄6區3縣,代管縣級清鎮市(市人民政府駐清鎮紅旗路·清鎮人民廣場) 南明區(區人民政府駐箭道街) 云巖區(區人民政府駐貴烏路) 小河區(區民政府駐黃河路) 花溪區(區人民政府駐貴筑街道辦事處貴筑路) 烏當區(區人民政府駐新天街道辦事處航天路) 白云區(區人民政府駐艷山紅鎮) 修文縣(縣人民政府駐龍場鎮)息烽縣(縣人民政府駐永靖鎮) 開陽縣(縣人
遵義市
轄2區8縣2自治縣,代管縣級赤水市、仁懷市。 紅花崗區(區人民政府駐海爾大道) 匯川區(區人民政府駐匯川大道) 赤水市(省轄縣級市,省委托遵義市代管,市人民政府駐人民街) 仁懷市(省轄縣級市,省委托遵義市代管,市人民政府駐中樞街道辦事處城南社區) 正安縣(縣人民政府駐鳳儀鎮) 桐梓縣(縣人民政府駐婁山關鎮) 遵義縣(縣人民政府駐南白鎮) 鳳岡縣(縣人民政府駐龍泉鎮) 余慶縣(縣人民政府駐白泥鎮) 湄潭縣(縣人民政府駐湄江鎮) 綏陽縣(縣人民政府駐洋川鎮)習水縣(縣人民政府駐東皇鎮) 道真仡佬族苗族自治縣(縣人民政府駐玉溪鎮) 務川仡佬族苗族自治縣(縣人民政府駐都濡鎮)
六盤水市
轄1區1特區2縣(市人民政府駐鐘山區鐘山大道) 鐘山區(區人民政府駐鳳凰街道辦事處碧云路) 六枝特區(區人民政府駐平寨鎮) 盤縣(縣人民政府駐紅果鎮) 水城縣(縣人民政府駐濫壩鎮)
安順市
轄1區2縣3自治縣(市人民政府駐西秀區東關街道辦事處中華中路) 西秀區(區人民政府駐東關街道辦事處黃果樹大街) 普定縣(縣人民政府駐城關鎮) 平壩縣(縣人民政府駐城關鎮) 關嶺布依族苗族自治縣(縣人民政府駐關索鎮) 鎮寧布依族苗族自治縣(縣人民政府駐城關鎮) 紫云苗族布依族自治縣(縣人民政府駐松山鎮)
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轄2縣級市9縣1自治縣(州人民政府駐都勻市文峰街道辦事處環東中路)
都勻市(市人民政府駐文明路) 福泉市(市人民政府駐金山街道辦事處市府路) 甕安縣(縣人民政府駐雍陽鎮) 貴定縣(縣人民政府駐城關鎮) 惠水縣(縣人民政府駐和平鎮) 長順縣(縣人民政府駐長寨鎮) 獨山縣(縣人民政府駐城關鎮) 荔波縣(縣人民政府駐玉屏鎮) 平塘縣(縣人民政府駐平湖鎮) 羅甸縣(縣人民政府駐龍坪鎮) 龍里縣(縣人民政府駐龍山鎮) 三都水族自治縣(縣人民政府駐三合鎮)
黔西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 轄1縣級市7縣(州人民政府駐興義市向陽街道辦事處沙井路)
興義市(市人民政府駐黃草壩街道辦事處市府路) 普安縣(縣人民政府駐盤水鎮) 晴隆縣(縣人民政府駐蓮城鎮)貞豐縣(縣人民政府駐珉谷鎮) 冊亨縣(縣人民政府駐者樓鎮) 望謨縣(縣人民政府駐復興鎮) 安龍縣(縣人民政府駐新安鎮) 興仁縣(縣人民政府駐城關鎮)
黔東南苗族侗族自治州 轄1市15縣(州人民政府駐凱里市)
凱里市(市人民政府駐遵義西路) 雷山縣(縣人民政府駐丹江鎮) 黎平縣(縣人民政府駐德風鎮) 施秉縣(縣人民政府駐城關鎮) 麻江縣(縣人民政府駐杏山鎮) 錦屏縣(縣人民政府駐三江鎮) 臺江縣(縣人民政府駐臺拱鎮) 劍河縣(縣人民政府駐革東鎮) 三穗縣(縣人民政府駐八弓鎮) 黃平縣(縣人民政府駐新州鎮) 從江縣(縣人民政府駐丙妹鎮) 鎮遠縣(縣人民政府駐舞陽鎮) 天柱縣(縣人民政府駐鳳城鎮) 榕江縣(縣人民政府駐古州鎮) 岑鞏縣(縣人民政府駐思旸鎮) 丹寨縣(縣人民政府駐龍泉鎮)
銅仁地區 轄1市1特區4縣4自治縣 (行政公署駐銅仁市)
銅仁市(市人民政府駐環西路)萬山特區(特區人民政府駐萬山鎮) 德江縣(縣人民政府駐青龍鎮)思南縣(縣人民政府駐思唐鎮)江口縣(縣人民政府駐雙江鎮)石阡縣(縣人民政府駐湯山鎮)沿河土家族自治縣(縣人民政府駐和平鎮) 印江土家族苗族自治縣(縣人民政府駐峨嶺鎮) 松桃苗族自治縣(縣人民政府駐蓼皋鎮) 玉屏侗族自治縣(縣人民政府駐平溪鎮)
畢節地區 轄1市6縣1自治縣(行政公署駐畢節市)
畢節市(市人民政府駐解放路) 大方縣(縣人民政府駐大方鎮) 黔西縣(縣人民政府駐城關鎮) 金沙縣(縣人民政府駐城關鎮) 納雍縣(縣人民政府駐雍熙鎮) 織金縣(縣人民政府駐城關鎮) 赫章縣(縣人民政府駐城關鎮)
威寧彝族回族苗族自治縣(縣人民政府駐草海鎮)
旅游資源
貴州是一個多民族省份,它那奇特的山水風光、濃郁的民族風情、古樸多彩的文物古跡、宜人的氣候,吸引著越來越多的海內外賓朋。
自然風光
貴州省與江南的秀麗玲瓏,塞北的豪氣沖天,青藏的舒展圣潔等相比,另有一種獨特韻味。 貴州的山,層巒疊嶂,秀峰林立,各具風姿。貴州的水蜿蜒于崇山峻嶺,奔騰穿瀉于深峽幽谷。 石灰石溶積巖是貴州省地貌的主要特點,喀斯特溶洞遍布全省各地,可謂“無山不洞,無洞不奇”。風化的石灰巖和白云巖,挺拔林立,千姿萬態。湖泊給這個山區省份增添了幾分嫵媚。貴州西部的草海,綠如碧玉,風景優美,被譽為“高原上的明珠”?磯延^的黃果樹瀑布、“大自然的奇跡”龍宮、別有洞天織金洞、湖光山色紅楓湖、山水名勝舞陽河、風光秀麗的赤水十丈洞瀑布,瑰麗多姿的“小七孔”,以及“貴州山水精華的濃縮”天河潭。
紅楓湖紅楓湖位于貴州清鎮、平壩縣境內,距安順77千米、貴陽33千米。紅楓
紅楓湖由北湖、南湖、中湖、后湖四部分組成。北湖以島聞名。鳥島、蛇島、龜島……北湖沿岸,有西漢的古墓群,有明代的“苗王營壘”。
南湖以洞著稱。有將軍洞、打魚洞、水下洞和大口同。就說將軍洞吧,洞中有湖,水質明凈,乘船游程1400米,這里可一邊欣賞千姿百態的鐘乳石,一邊傾聽神奇的古老傳說。
北湖與南湖之間,有中湖連接。進入中湖,兩岸峭壁森嚴,山勢險峻;山上松柏蒼勁挺拔。山巔之上一石似亭亭仙姑,一石含笑若羅漢。
后湖灣汊眾多,縱橫交錯。看似山窮水盡,忽又柳暗花明,船頭一轉,山水如畫,盡收眼底:附近的村落,歸來的打魚船,手拉手的情侶,舞姿翩翩的苗族姑娘。
湖、島、山、洞巧妙結合,構成一幅絢麗的畫卷。北湖的島、南湖的洞、中湖的山、后湖的灣,到紅楓湖游覽情趣不同時間不一樣。春來觀花,夏日望水,秋季看樹,冬天賞鳥。泛舟湖中,但見奇峰挺拔,山環水曲,秀色滿目。風景區內建有苗寨、侗寨、布依寨,苗家的吊腳樓、侗家的鼓樓及風雨橋、布依族的石板房錯落有致,別具特色。您可以品嘗到侗家的風味,可以聽到侗家姑娘動人的歌聲,侗家人的歌聲曾飄到了海外,等到了金獎,被很多的海外友人稱為百靈鳥。在此還可欣賞到今人嘆為觀止的民族歌舞,領略至敬酒歌、攔路酒等濃郁的民族風情。
清鎮縣的名勝雖以紅楓湖為主,百花湖的風光也令游人流連忘返。 平壩縣的名勝古跡則比比皆是。有名勝古跡5處,山水洞融為一體的自然風光6處,民族文化風土人情6種。平林鄉飛虎山洞穴。新石器時代遺 址。金銀、夏云、肖家、平林等有漢墓,下壩鄉棺材洞首次發掘出千年 以前的苗族彩色臘染。始建于明代的天臺山古寺,是藏在深山中的一顆 明珠。山間寺宇39間,依山就勢,錯落有致。歷代文人墨客留下了大量詩詞,書法,極為珍貴。改建成的貴州省第一個民族民間戲劇博物館, 已于1989年8月對外開放。
交通:紅楓湖風景區距貴陽市區僅25公里,貴黃高速公路穿湖而過,貴陽市內河濱公園有旅游專線車直達,20多分鐘即到。
位于遵義市區中部的鳳凰山國家級森林公園,園內林木蒼翠,鳥語花香,山回路轉,泉水清洌;牌坊上“鳳凰山公園”五字為劉海粟手書。 鳳凰山在市區中部,巍峨矗立著一座蒼翠的高山,它就是被譽為“綠色明珠”的鳳凰山。由小龍山、螺螄山、獅子山等20多個大小山頭組合成,面積約3.5平方公里。山巒起伏,湘江繞山麓穿城而過。登上海拔1057.9米的主峰,全城盡收眼底。
鳳凰山林木蔥蘢,蔽日遮天,草木暢茂,鳥獸繁殖,為天然公園。區域內地下水資源豐富,井泉如珍珠鑲嵌于林海之中,著名的有高山龍泉、雙眼鳳井、金銀井、紅沙井、白沙井、青沙水、洗經池和金剛塘,人稱“鳳山八泉”。鳳凰公園修建在鳳凰山西南坡,依山靠水,與紅軍烈士陵園相鄰,和遵義公園隔江相望,面積800余畝。
公園大門牌樓,彩繪龍鳳栩栩如生;著名藝術大師劉海粟題寫的“鳳凰山公園”五個描金大字十分醒目;一對大石獅守衛大門。牌樓兩側配建古樸典雅的水榭、曲橋、壁廊等園林建筑,小巧玲瓏,相映成趣,似在歡迎五湖四海的中外游客。
位于遵義市郊的還有大阪水國家級森林公園
遵義赤水旅游資源十分豐富,以其獨特的自然景觀聞名,1994年被國務院劃為國家級風景名勝區,風景區面積占市域面積近70%,現已開放的景區景點有十丈洞、燕子巖、四洞溝、大白巖(五柱峰)、竹海公園、中國侏羅紀公園等六大自然風景區,以及復興場、大洞場、丙安場等人文景區。天臺山、九角洞、月亮湖、九曲湖、長嵌溝、仁友溪、華平、盤龍等景區等正在開發建設之中。
赤水作為遵義的一個旅游城市,其旅游資源較為豐富,它由數以千計的大小瀑布,40多萬畝原始森林,30多條溪流,27萬畝楠竹林組成,其中寬度在3米以上的瀑布就有4000多條,故有“千瀑之市”,“竹子之鄉”,“桫欏王國”,“丹霞之冠”的美譽。
千瀑之市:無論是茫茫竹海里,還是森林桫欏中,赤水風格各異的瀑布舉目皆是,其中最有影響的該是“十丈洞瀑布”。它位于赤水市南部風溪河上游,離市區邁30公里。瀑布高76米,寬80米。水流從懸崖絕壁上傾瀉而下來,似萬馬齊鳴,飛龍咆哮,氣勢磅礴,數里之內聲振如雷,數白米內水霧彌漫,水簾飛掛,美不勝收,瀑布周圍原始叢林繁茂,巨石橫臥,頗具氣勢,另有觀瀑臺,浪琴灣,飛虹橋,鈀天路,三圣殿,仙舞臺,暗瀑等景點在附近,構成了一個瀑布公園。另外還有距十丈洞布一公里的中洞瀑布,還有在大同鎮境內的四洞溝瀑布群等等,均是高達20米以上的大瀑布。
竹子之鄉:赤水竹海國家森林公署,位于赤水金沙溝;其竹灰40余種,其中南竹278萬畝,身入竹海,如入綠色海洋,竹濤陣陣,碧波漣漪讓人心曠神怡,竹海公園以賞竹,居住竹樓,吃竹飯,買各種竹制工業品為特色。
桫欏王國:赤水桫欏自然保護區是我國第一個以桫欏及其生態環境為保護對象的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地處赤水中部葫市鎮金沙溝一帶,面積達133平方公里,數量達4萬多株,據考查,這里有蕨類植物近200種,種子植物500余種,其中國家重點保護植物7種,野生動物獸類10種,鳥類110種,爬行類32種,兩棲類10種,魚類39種,昆蟲100余種,國家重點保護動物18種,堪稱亞熱帶地區一座珍貴的珍稀物種源庫。
丹霞之冠:在赤水境內,沒有青石也沒有褐石,而是一種赤紅色的易于雕塑撰刻的沙石,這種沙石在赤水隨處可見。并多用于建筑,雕刻和制作成工業品。赤水的山美水也美,然而赤水的人更美,一方水土養一方人,美麗的赤水河孕育了美麗的赤水,山水也孕育了純樸熱心的赤水人,讓人久久不能忘懷。
沿河烏江山峽有“千里畫廊”之譽的烏江,流經沿河132公里,形成89公里奇峽壯觀,從南至北由夾石、黎之、銀童、土坨、王坨等五個峽段和百絲坨、洗心泉、珍珠洞、黃龍泉、飛龍過江等30余個主要景點組成。山峽北接重慶市烏江峽谷旅游線,南鄰梵凈山自然保護區。峽岸奇峰對峙、灘險壑幽、飛瀑流泉、嵯峨怪石、古樹蒼藤、珍禽異獸,景觀奇特,蔚為壯觀。
佛教圣地--梵凈山
梵凈山梵凈山位于貴州省銅仁地區,海拔2572米,不僅是貴州的第一山,更是武陵山脈的主峰,是屹立于云貴高原向湘西丘陵過渡的大斜坡上的巨人。
大自然造物的神奇力量,使梵凈山富集了令人陶醉的自然風光。山,或雄奇險峻,或秀美多姿,那引人入勝的是新金頂,在海拔22 00余米的崇山峻嶺上,突兀而起冒出一尊石柱,高約100米,如巨筍出土,似玉龍嘯天,紅云環繞,直指蒼穹。大自然的神工鬼斧,又將山頂一劈為二。兩個山頂上分別建有釋迦殿、彌勒殿,兩殿之間有天橋相連,朝拜的香火燒到了云天之上。還有那獨立撐云的蘑菇石、依山望母的太子石、狀若冊籍的萬卷書(山巖)等,形神兼備,令人嘆絕!至于梵凈山頂部一帶常常出現的“佛光”,更是令人魂牽夢繞,一睹為快。水,或涓涓細流,或丁冬垂滴,或白練懸空,或奔騰咆哮,皆異常澄潔。峰回水轉,匯成了九十九條溪流,順山勢的東西走向,向東匯成了錦江、淞江,直奔沅江入洞庭湖;向西匯成印江河,直奔烏江進長江。樹,遍山皆樹,滿眼是綠,繁花爭艷,鳥獸和鳴,一幅天然畫卷。還有那云、霧、風,波譎云詭,也給梵凈山增添了不少的神秘色彩。置身此山中,儼然畫中行,恍若仙山游。
梵凈山這個山名,具有濃厚的佛教色彩,它是從“梵天凈土”點化而來。據史料記載,梵凈山原先的正名是“三山谷”,后來不知何時變成了“梵凈山”。這大概只有去問當年的佛教高僧們了。
民族風情游
貴州是多民族聚居的省份,除漢族外,還居住著48個民族,各民族歷史悠久,形成自己獨特的民族文化和習俗。每年五彩繽紛的民族節日達1000多個。貴州少數民族粗獷豪放、熱情質樸、豐富多彩的民族歌舞各具特色,成為貴州民族風情和民間藝術百花園中的奇葩。
貴州各民族人民能歌善舞、熱情好客,它那濃郁的民族風情猶如醇美的茅臺酒令人心醉。侗家鼓樓和風雨橋、苗族吊腳樓、布依石頭寨,精湛的銀飾花帶、綺麗的挑花蠟染、多彩的民族服裝,侗族大歌、儺戲歌舞、蘆笙銅鼓,壯觀的斗牛大賽,驚險的上刀梯、下火海,都令人嘖嘖稱贊,心儀不已。
名勝古跡
貴州有著悠久的歷史,燦爛的文化,一代代勤勞勇敢的貴州人民留下了眾多嘆為觀止的古跡名勝。
遵義海龍囤 位于遵義市北30公里之龍巖山上,史稱“龍巖屯”,是700多年前明代播州楊氏土司的莊園和城堡。屯內面積1.59平方公里,由外城、內城構成,其上建有9關,各關均以巨石壘砌,關關石墻相連
楊粲墓 位于遵義縣皇墳嘴,建于南宋淳佑年間(公元1241年—1251年),為夫妻分室合葬石墓。楊粲是南宋播州(今遵義一帶)沿邊安撫使,官終武翼大夫。其墓規模宏大,墓室內外浮雕極為精美,石刻裝飾構圖奇特,具有很高的藝術價值和歷史價值。
遵義會議會址及紅軍街是貴州主要紅色旅游區、革命傳統教育基地。 位于遵義市紅花崗區紅旗路80號。1935年1月 15日至17日,中國工農紅軍第一方面軍長征到遵義,中共中央在這里召開了政治局擴大會議,糾正了王明“左”傾冒險主義的錯誤,確立了毛澤東在紅軍和黨中央的領導地位,使紅軍和黨中央得以在極其危急的情況下保存下來,是中國共產黨歷史上的一個生死攸關的轉折點。
安順云山屯古建筑群 位于安順城東七眼橋,是明代漢族移民的古村寨,保存著較為完好的屯門、屯墻和哨棚。村內古樹成蔭,山勢峻峭,風景秀麗。村內一條街、戲樓、和數十戶民居建筑完好地保存著明清特色,是一座現存的屯堡文化地面博物館。
黎平地坪風雨橋 位于黎平縣地坪鄉,是侗鄉典型的風雨橋建筑,又稱“花橋”,始建于清光緒8年(公元 1882年),爾后幾經修葺。橋全長70米,上有橋樓3座,中間一座最大,為5重檐四角攢尖頂,高5米,頂端安置一個葫蘆寶頂,遠看像橋上鼓樓。地坪風雨橋全系杉木構造,無一釘一鉚,銜接無隙,布局嚴謹,技藝精湛,是侗族人民建筑藝術的結晶。
石阡萬壽宮 位于石阡縣城,始建于明萬歷初年。在貴州高原為數眾多的江西會館中,石阡萬壽宮是始建年代較早、建筑規模較大、裝修工藝較精、民族特點較濃、文物價值較高的一座。修之者將飛檐翹角的仡佬族民居特點融八傳統建筑中,使中原文化、地域文化、民族文化協調一致。
平壩天臺山伍龍寺 平壩天臺山伍龍寺——位于平壩縣天龍鎮天臺山之巔,是典型的山地石建筑寺廟。伍龍寺始建了明萬歷十八年(公元1590年),后經多次增修、擴建,是年代較早、規模較大、工藝最精且保存最好的屯堡建筑。這座古建筑不僅具有宗教特征,還擁有軍事功能,是座亦文亦武的古剎形城堡、半軍半教的城堡式古剎。
安順府文廟 位于安順市西秀區,始建于明宣德八年(公元1433年)。其后歷經多次維修、重建,現為貴州省保存較完整的古建筑群。在占地11畝的安順府文廟內,無處沒有石雕石刻。大成門前的云龍柱為雄渾粗擴改高骨雕,大成殿前的云龍柱為玲瓏剔透的鏤空雕,柱下為兩對栩栩如生的獅形柱礎,是罕見的古代石雕精品。
鎮遠青龍洞 位于黔東南鎮遠縣城東的中河山,是始建于明洪武二十一年(公元1388年),完善于清光緒三年(公元 1877年)的幾組古建筑群的統稱,含青龍洞、中元洞、紫陽洞、萬壽宮等多組建筑物。該建筑群集儒、釋、道多種文化于一體,融宗教建筑、徽派建筑、民族建筑于一爐,堪稱山地建筑博物館。
、
沿河紅軍渡紀念碑 1934年5月,紅三軍在賀龍、夏曦率領下,經渝入沿,于5月31日到達縣城西岸,6月1日經惠民渡過烏江,擊潰敵軍,占領全城。1979年6月1日,為紀念紅三軍渡江及開壁黔東特區45年,縣革命委員會于東岸觀音巖腳建立“紅軍渡”紀念碑。碑高4.1米,寬1.2米,四邊雕有扁草五星花紋,中棣刻紅軍渡江及創建黔東特區簡介。1982年被列為縣級文物保護單位。
旅游指南
旅游路線
貴州對外交通日益方便,航空、鐵路發展迅速,公路網縱橫交錯、四通八達。貴州至香港自航旅游包機通航,通往廣西、昆明的電氣化旅游列車及貴黃高等級公路,更為到貴州旅游的朋友們提供了便利的交通條件。
最佳旅游時間
在貴州高原旅行需備雨具。3~8月是雨季,9月入秋后至次年3月仍然有雨。
貴州之行領略原始而完整的民族風情自然是首選
特色餐飲
貴州菜跟四川、湖南菜口味接近,與川菜相比最大的的差別是由麻辣改成了鮮辣和酸辣。吃不慣的朋友可以提出少放油和辣椒。
如果你不怵這個,建議一定要試試貴州的干鍋系列,爽極。再加上農家自釀的米酒,農家風味地道醇厚。貴州菜的酸不像山西靠醋來調味,而是酸湯。酸湯是苗族飲食的一大特色,為火鍋系列,尤其以酸湯魚最為好吃。還有狗肉,花江狗肉在全國的知名度也夠高的了。另外在侗族地區你還能吃到老鼠肉,一般都是米倉里發現的家鼠。
黔菜:辣、麻、酸是黔菜很突出的風味。具有代表性的黔味佳肴有:糟辣脆皮魚、宮保鱔魚,獨山鹽酸鱔片,八寶汽鍋腳魚,天麻鴛鴦鴿,宮保雞等等。
遵義羊肉粉
遵義豆花面
烤豆腐果
炒香蟲
雞丁干粉
四色甜酒粑
酸湯魚
引子湯粑
糟辣脆皮魚
凍魚
銅仁綠豆粉
遵義雞蛋糕
桐梓玉蘭片
威寧火腿
百花串醬菜
黃燜野兔
鹽酸菜燒魚
魔芋鍋巴肉絲
德江土家族麻餅
黔中名菜
貴州菜主要屬于川菜系列,但貴州菜又有自己獨特的風味。四川主要是
貴州小吃
貴州的風味小吃主要有:貴陽腸旺面、貴陽戀愛豆腐果、貴陽“絲娃娃”、遵義豆花面、遵義羊肉粉、遵義黃粑、畢節湯圓、興義刷把頭、石阡綠豆粉、威寧蕎酥、安順蕎涼粉、鎮寧波波糖、綏陽空心面條、江口豆腐干、黃平郭氏牛肉干、貴陽雞肉餅、一品大包、豆腐圓子、糕粑、碗耳糕、都勻沖沖糕、炸洋芋粑、油炸鮮魚、蹄花飯、沙鍋豆腐、涮雞片、興義耳塊粑等。
遵義羊肉粉
鮮羊肉熬湯,澆米粉,放羊肉片、調料而食。清香味鮮,滾燙辣香,湯清不濁。已有300余年制作歷史。
貴州各地均產羊肉粉,唯有遵義羊肉粉馳名。遵義市的大街小巷,羊肉粉館櫛比鱗次,食客之多,首屈一指。
遵義羊肉粉早在清代中葉就名揚遐邇。凡來遵義品嘗過遵義羊肉粉的人,無不交口稱贊。遵義
羊肉粉的主要原料是羊肉和米粉。其作法是:先將米粉在開水鍋里燙三次,除去米粉本身的酸味,盛在瓷碗中。然后在米粉上放一層薄薄的羊肉片,這種羊肉片是煮熟后榨壓切成的,最后澆上鮮紅的辣椒油,撒一些花椒粉、蒜苗、香蔥、蕪荽等。熱氣騰騰,香氣撲鼻,十分誘人。
吃羊肉粉最講究的是吃原湯味。一般說,遵義居民喜歡選擇思南縣一帶產的矮腳山羊,因為這一帶山羊肉質細嫩,腥臊味少。當天宰殺剝皮,不用水洗就可放入鍋。熬羊肉湯時先將鮮羊肉放入鍋中,小火慢燉,羊肉湯清而不濁,鮮而不腥。除去肉和骨之外,再用一兩只母雞,佐以少許冰糖,這樣的湯尤為鮮美。
原 料:
米粉100克,帶皮熟羊肉25克。
調 料:
羊油、煳辣椒面、花椒粉、鹽、味精、辣椒油、原湯、蕪荽、蔥花等適量。
制作方法:
煮。羊肉洗凈切成塊放入鍋中用大火煮沸,去浮沫后改用小火燉 ,撈出擺齊用重物壓緊,冷卻5小時后切成3厘米寬、5厘米長的薄片。米粉用涼水泡透去掉酸味,放入沸水鍋中燙透,用漏勺撈出裝入面碗內。將羊肉片鋪在粉上、舀入調好鹽味的原汁湯、羊油、放入煳辣椒粉或辣椒油、再放入味精、花椒粉、蕪荽、蔥花即成。
風味特色:
羊肉熟透而不爛,米粉雪白,湯汁鮮淳紅亮,辣香味濃,油大不膩。為遵義地區的名小吃,獲第二屆“中華名小吃”稱號。
貴陽腸旺面
貴陽腸旺面主要產地貴陽。其面條用雞蛋和面粉搟成,煮好面條后放入燉熟的豬腸片和老嫩適當的豬血旺,再加脆臊、紅油、蔥花、豆芽、豆腐等精細復雜的佐料,沖以骨頭湯和雞湯。湯鮮腸爛,臊脆不綿,油紅不辣,滿口飄香。
遵義豆花面
遵義豆花面創制于本世紀初,迄今已近百年之久。今天的遵義市,豆花面館遍及大街小巷,生意火紅。眾多的豆花面館以老城一帶的最負盛名,其中老城新華橋頭劉承富家豆花面最有名。1958年鄧小平等中央領導人視察遵義時,還特地到老城品嘗了豆花面。外地到遵義來的旅客也總要尋找豆花面館嘗新。
制法:
(1)“寬刀面”選用上等面粉摻和新鮮雞蛋,再加少量芡粉和堿水制作而成,成品面條比普通面條寬一些,稍長一些。
。2)“豆花”,選用黃豆磨漿點酸水而成水豆腐,然后再用豆漿煮熟,其特點是細嫩軟綿。
。3)“佐料”有肉末、麻油,熟菜油、細辣椒油、豬油、魚香菜、姜絲、香椒末、蔥花、油炸花生米、油炸豆腐丁等,有的還加上碎細的魷魚、雞丁、豬蹄筋等。
。4)食用時將煮熟的面條盛裝在1碗內,蓋上煮熟的豆花,盛上豆漿。用1小碟拌勻的佐料。用筷子將面條和豆花挑進小碟內,邊蘸佐料邊吃。
特點:趁熱蘸食,鮮香嫩滑,食欲頓開。
花江狗肉
貴陽絲娃娃
酸泡辣子
推薦品嘗菜單:
烏江酸菜豆腐魚
花匠狗肉
天麻燉雞
酸湯魚
絲娃娃
豆腐圓子
戀愛豆腐果
工業建設
貴州以支柱產業為支撐、特色優勢產業為依托、高新技術產業為先導的特色工業體系初步形成
以“西電東送”為重點的能源建設實現跨越式發展,“西電東送”預期目標完成。至2005年,第一批“四水四火”電源項目相繼投產,第二批“四水八火”電源項目全面啟動,省內主干輸配電工程與華南電網及周邊省市區聯網,“西電東送”格局基本形成,能源工業成為全省第一支柱產業,其增加值占全省生產總值的8.6%,比2000年提高5.4個百分點;全省電力裝機容量1324萬千瓦,外送能力達到400萬千瓦,五年新增裝機容量824萬千瓦,是建國以來前51年總和的1.7倍;原煤產量和發電量分別為1.06億噸和786.78億千瓦時,分別是2000年
區域工業發展
貴陽城市經濟圈及安順市——加快打造以煙草、電子信息、裝備制造及汽車零部件、磷化工、鋁工業、現代中藥、特色食品和現代服務業為重點的都市型經濟中心區和產業集聚區;統籌規劃、科學定位,推動特色工業園區建設,加強工業園區資源能源的綜合利用、環境綜合整治和污染集中治理,環保設施與園區其他設施同步規劃、同步實施;建設發展總部經濟,促進金陽新區開發開放。
畢節地區、六盤水市、黔西南州——圍繞能礦資源開發,加快發展能源、以煤化工為主導的優勢原材料等優勢產業,重點建設一批電力、煤及煤化工、黃金等工業項目和循環經濟生態型工業示范基地。
遵義市——加強與成渝經濟圈、貴陽城市經濟圈的聯合與合作,重點做大做強名優白酒及特色食品、能源、原材料、機械電子、家用電器和竹紙一體化等優勢產業。
黔東南州、黔南州及銅仁地區——圍繞生態環境保護和資源開發,加快發展特色食品、民族藥業、林紙一體化、特色農產品加工等綠色產業和水電、特色礦產資源加工。
貴州高校
1 貴州大學 貴州省 貴陽市 本科 http://www.gzu.edu.cn/
2 貴州師范大學 貴州省 貴陽市 本科 http://www.gznu.edu.cn/
。场≠F陽醫學院 貴州省 貴陽市 本科 http://www.gmc.edu.cn/
4 遵義醫學院 貴州省 遵義市 本科 http://www.zmc.edu.cn/
。怠≠F陽中醫學院 貴州省 貴陽市 本科 http://www.gytcm.com/
。丁∏厦褡鍘煼秾W院 貴州省 都勻市 本科 http://www.sgmtu.edu.cn/
。贰∽窳x師范學院 貴州省 遵義市 本科 http://www.zync.edu.cn/
8 畢節學院 貴州省 畢節市 本科 http://www.gzbjc.cn/
。埂≠F州財經學院 貴州省 貴陽市 本科 http://www.gzife.edu.cn/
10 貴州民族學院 貴州省 貴陽市 本科 http://www.gznc.edu.cn/
11 銅仁學院 貴州省 銅仁市 本科 http://www.gztrc.edu.cn/
12 凱里學院 貴州省 凱里市 本科 http://www.kluniv.cn/
13 安順學院 貴州省 安順市 本科 http://www.asxy.edu.cn/
14 貴陽學院 貴州省 貴陽市 本科 http://www.gyu.cn/
15 黔南民族醫學高等?茖W校 貴州省 都勻市 ?啤ttp://www.qnmc.cn/
16 遵
17 黔西南民族師范高等?茖W!≠F州省 興義市 ?啤ttp://www.qxntc.edu.cn/
18 六盤水師范高等?茖W校 貴州省 鐘山區 ?啤ttp://220.172.225.149/
19 貴州商業高等?茖W!≠F州省 貴陽市 ?啤ttp://www.gycc.net/
20 貴州交通職業技術學院 貴州省 貴州省 專科 http://www.gzctc.edu.cn/
21 貴州警官職業學院 貴州省 貴州省 ?啤ttp://www.gzjgxy.com/
22 貴陽護理職業學院 貴州省 貴陽市 ?啤ttp://www.gyhy.com.cn/
23 貴州航天職業技術學院 貴州省 遵義市 ?啤ttp://gzhtzy.gz.edu.cn/
24 貴州電子信息職業技術學院 貴州省 貴州省 ?啤ttp://www.gzeic.cn/
25 貴州科技工程職業學院 貴州省 貴州省 專科 http://www.gzky.edu.cn/
26 六盤水職業技術學院 貴州省 六盤水 ?啤ttp://www.lpszy.cn/
27 安順職業技術學院 貴州省 貴州省 ?啤ttp://www.asotc.cn/
28 貴州電力職業技術學院 貴州省 清鎮市 ?啤ttp://www.gzet.org/
29 黔東南民族職業技術學院 貴州省 貴州省專科 http://www.qdnzy.cn/
30 銅仁職業技術學院 貴州省 銅仁市 ?啤ttp://www.trzy.cn/
31 貴州亞泰職業學院 教育廳 貴州省 專科 http://www.gzyt.com.cn/
32 黔南民族職業技術學院 貴州省 貴州省 ?啤ttp://www.qnzy.net/
33 黔西南民族職業技術學院 貴州省 貴州省 ?啤
34 貴州輕工職業技術學院 貴州省 貴州省 ?啤ttp://gzqy.vicp.net/
35 遵義職業技術學院 貴州省 遵義市 ?啤ttp://www.zyzy.gov.cn/
歷史沿革
作為我國古人類發祥地之一,貴州有悠久的歷史,境內舊石器時代遺址由黔西南、黔西北到黔北呈曲線分布,無論早中晚期均相互關聯。從發現的30多處舊石器時代遺址看,貴州距今五六十萬年前就有人類棲息繁衍。其中最重要的有:黔西觀音洞古人類遺址,屬舊石器時代早期猿人,距今約五十至六十萬年,稍早于北京猿人;桐梓巖灰洞古人類遺址,被命名為“桐梓人”,處于“古猿人”向“古人”過渡階段,是我國南方最早發現的早期“智人”;水城硝灰洞古人類遺址,被命名為“水城人”,屬典型的中晚期“智人”。是我國南方發現古人類用火最早和最多的遺址,時間約晚于桐梓人;興義貓貓洞古人類遺址,被命
新石器時代,貴州發現多處遺址。根據威寧、赫章、畢節、平壩等地發掘研究,貴州新石器時代人類已由打制石器轉入磨制石器和燒制陶器階段。農牧業已從狩獵采集中分離出來,進入氏族公社時期。距今約4000至5000年。
夏商周及春秋時期,今貴州地區行政區劃情況,學術界有兩種說法。一說認為屬“鬼方”,一說認為屬古“牂牁國”。有待出土文物及文獻作進一步研究。
春秋戰國至西漢初年(公元前7世紀至前1世紀),今貴州地屬夜郎國,處于奴隸社會向封建社會過渡時期。秦統一中國后設置的黔中郡轄今松桃、銅仁一帶。
漢代,牂牁、武陵、巴、犍為四郡分治今貴州地,部分地方形式上納入中央王朝統治,實際上是一種松散的“羈縻”關系。
秦漢時期,夜郎國逐漸縮小。漢成帝河平年間,(公元前28年至前25年)夜郎王興因反叛被誅,夜郎國滅亡。
魏晉南北朝,今貴州所轄郡縣略有調整。隋代設沅陵等六郡轄今貴州地。唐代基以烏江為界,江以北設經制州,朝廷委派官吏治理,江以南為“羈縻”州,由民族首領治理,仍推行漢代的“羈縻”政策。
宋代今貴州雖分屬夔州路、荊湖北路、廣南西路、潼川路管轄,實際大部分地區仍分布著數十個羈縻州。從漢至宋,貴州成為全國“羈縻”州最多的地區。
元代置行省。今貴州分屬湖廣、四川、云南三省。并開始推行“土司制度”。設有八番順元、播州、思州、思南、亦溪不薛、烏撒烏蒙等六個宣慰司及普定、普安、永寧三路。
明初維持元代土司制度,并先后設立30個衛、140多個所,置屯軍鎮壓威懾少數民族。明代設三司治理行省。明洪武十五年(1382年)設貴州都指揮使司,永樂十一年(1413年),因思南、思州兩宣慰司長期爭斗,明王朝殺田琛、田宗鼎兩宣慰使,撤銷宣慰司,設貴州承宣布政使司,貴州正式建省,成為全國13個行省之一。永樂十四年(1416年)設貴州提刑按察使司,貴州三司齊備,下轄思南、鎮遠、銅仁、烏羅、思州、石阡、新化、黎平八府;普安、普定、永寧、鎮寧四州及貴州宣慰司。
明萬歷二十九年(1601年),播州宣慰使楊應龍反叛被誅后,撤銷播州宣慰司,設遵義、平越二府。清順治二年(1645年),原明朝桂王朱由榔在廣東肇慶即帝位,年號永歷。在清軍追擊下,永歷政權先后遷到梧州、桂林等地,順治九年(1652年),大西軍余部將領孫可望迎永歷帝至貴州安龍并獨霸朝政,順治十一年(1654年),永歷帝支持李定國除孫未遂,孫即于安龍誅殺了參與此事的18位大臣,其墓葬后人稱為“明十八先生墓”,并建祠供后人瞻仰。順治十三年(1656年)李定國軍至安龍,移永歷帝往云南。康熙元年(1662年)永歷帝在緬甸被殺。
清順治十五年(1658年),清軍攻占貴州,繼明代永樂、萬歷兩次“改土歸流”,康熙、雍正兩朝全面推行“改土歸流”。貴州土司制度基本廢除,但殘存一些長官司,至民國時期仍有土司存在。清初從鄰省劃進遵義等州縣屬貴州省,清末貴州省轄12府,2直隸廳、13州、13廳、43縣、53長官司。
民國元年(1912年)至民國24年(1935年),貴州相繼為興義系軍閥和桐梓系軍閥統治。民國24年(1935年)國民黨中央軍尾追紅軍進入貴州,取代軍閥統治,建立中央直接控制的政權。民國30年(1941年),設貴陽市、新增6個縣。至民國38年(1949年)全省有1直轄區、6行政督察專員區;1市、78縣、1設治局。
各界名人
摘攫部分有:
漢朝年間:
舍人、盛覽、亡波、尹珍、謝暹、付寶、尹貢...
唐朝年間:
謝元深、田道遠、趙國珍、海通、趙主俗...
明朝年間:
文學:王陽明、楊龍友、孫應鰲、越其杰....
朝廷:大明順德夫人、馬士英、何騰蛟、梅友月、朱萬年(太常卿)...
清朝年間:
文學:鄭珍、周漁璜、嚴寅亮、傅玉書、何威鳳、唐炯、莫友芝、趙以炯.....
朝廷:朱洪章、成世瑄、蔣允焄、陳夔龍、丁寶楨、李世杰、張之洞、黎庶昌...
中國現代:
政界:謝六逸、李端棻、周素園、王家烈、劉顯世、何應欽、王天培、任可澄、曾元三、毛光翔、王伯群、戴之奇、谷正倫、谷正鼎、梅達夫、滕久壽、席正銘、王若飛、龍大道、金國楠、劉子健、陳曾固、朱啟鈐、鄧恩銘....
功勛將領:楊志成、龍世昌、周逸群、鄺繼勛、雍文濤....
學術界:姚茫父、肖嫻
中國當代:
體育界:吳數德、彭荃、鄒市明.....
政界:周林、戴秉國、廖錫龍....
科學界:秦元勛、易家訓、張筑生、越民義、何啟智、郎世俊、羅登義、張永立、顧建中、 丁道衡、肖文燦、(中國科學院院士):熊毅、肖序常、邢其毅、樂森璕、殷宏章
文藝界:寧靜、聶遠、劉孜、何潔、啞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