團團圓圓慶元宵手抄報
團團圓圓慶元宵手抄報資料:
一、元宵節手抄報內容:元宵節作文
今天是元宵佳節,早上媽媽領著我去看熱鬧,街上人山人海,可真熱鬧呀!有敲鑼鼓的、有劃旱船的、有跳舞的、有耍獅子老虎的,真是太精彩了。
晚上爸爸媽媽又帶著我去觀花燈,有圓的、方的、長形的,花燈好漂亮呀!我們還猜了字謎,真有意思;丶液螅覀冞放了花炮,爸爸放了一個很好看的蝴蝶炮,沒想到都飛到房頂上了,太好看了。
這個元宵節過得可真熱鬧,還真好玩。
二、元宵節簡介與袁世凱與元宵資料:
農歷正月十五元宵節,又稱為“上元節”(Lantern Festival)、上元佳節、小正月、元夕或燈節,是春節之后的第一個重要節日,是中國亦是漢字文化圈的地區和海外華人的傳統節日之一。正月是農歷的元月,古人稱夜為“宵”,所以把一年中第一個月圓之夜正月十五稱為元宵節。
中國古俗中,上元節(元宵節)﹑中元節(盂蘭盆節)﹑下元節(水官節)合稱三元。元宵節始于2000多年前的秦朝。漢文帝時下令將正月十五定為元宵節。漢武帝時,“太一神”祭祀活動定在正月十五(太一:主宰宇宙一切之神)。司馬遷創建“太初歷”時,就已將元宵節確定為重大節日。
袁世凱與元宵
傳說,竊國大盜袁世凱篡奪了辛亥革命成果后,一心想復辟登基當皇帝,又怕人民反對,終日提心吊膽。一天,他聽到街上賣元宵的人拉長了嗓子在喊:“元——宵。”覺得“元宵”兩字諧音“袁消”,有袁世凱被消滅之嫌,聯想到自己的命運,于是在1913年元宵節前,下令禁止稱“元宵”,只能稱“湯圓”或“粉果”。然而,“元宵”兩字并沒有因他的意志而取消,老百姓不買他的帳,照樣在民間流傳。
三、元宵節燈謎:打人名
1、事事齊全說漢高。(打《三國演義》人名) 謎底:劉備
2、僧穿彩衣。(打《水滸傳》人物綽號) 謎底:花和尚
3、三八多面手。(打《紅樓夢》人名) 謎底:巧姐
4、輕騎飛躍。(打《三國演義》人名) 謎底:馬超
5、女十八兮嘆分離。(打《紅樓夢》人名) 謎底:杏奴
6、落花滿地不驚心。(打晉人名一) 謎底:謝安)
7、六王畢,四海一。( 打《紅樓夢》人名) 謎底:秦邦業
8、久旱逢甘露。(打水滸傳人物綽號) 謎底:及時雨
9、禁止調房。(打《水滸傳》人名) 謎底:杜遷
更多關于元宵節手抄報請看:
1、鬧元宵手抄報圖片大全
2、元宵節手抄報圖片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