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廁所日手抄報圖片大全:世界廁所日介紹
第67屆聯合國大會2013年7月24日通過決議,將每年的11月19日設立為“世界廁所日”,該節日由世界廁所組織(WTO)于2001年提出,在2013年7月24日確立 。主要是為了凸顯窮人面對的環境衛生危機而設立,以推動安全飲用水和基本衛生設施的建設,倡導人人享有清潔、舒適及衛生的環境。希望通過全世界人民的努力,共同改善世界環境衛生問題。
11月19日是世界廁所日。設立世界廁所日旨在推動采取行動,幫助生活在沒有廁所的環境中的24億民眾。2016年世界廁所日的主題是“廁所與工作”,關注環境衛生或缺乏衛生設備對人們的生計造成的影響。
環境衛生是全球發展的優先事項。在2015年通過的 可持續發展目標 中,有一項目標是確保在2030年前,世界上每一個人都能夠使用上廁所。更多信息請參見 目標6。
廁所對于建設繁榮的經濟以及改善健康、保護人們的安全和尊嚴,特別是婦女和女童的安全和尊嚴,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
聯合國及其合作伙伴正在傳播這樣的信息:廁所能夠挽救生命、提高生產力、增加就業并發展經濟。
數據與事實
全世界有24億人缺乏良好的衛生設施(世衛組織/兒基會,2015年)。
全世界十分之一的人口露天便溺(世衛組織/兒基會,2015年)。
全世界每年有31.5萬名兒童死于因衛生條件惡劣和水不安全而導致的腹瀉(衛生監控,2016年)。
主要由惡劣的衛生環境及不良的衛生習慣導致的疾病在工作環境中傳播而造成的死亡人數,占所有工作場所死亡人數的17%(國際勞工組織,2003年)。
據估計,因缺乏衛生設施及不良衛生習慣導致的疾病所造成的生產力下降,使許多國家的國內生產總值遭受近5%的損失(赫頓,2012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