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抄報一:中國兒童慈善活動日
為弘揚中華民族扶貧濟困、樂善好施的傳統美德,促進我國公益事業的發展,2002年6月22日,中國兒童少年基金會創造性地推出了“中國兒童慈善活動日”大型社會公益活動,旨在整合社會資源,凝聚愛心力量,進一步推動“春蕾計劃”和“安康計劃”的深入實施。
來歷
為了積極貫徹《公民道德建設實施綱要》,落實國務院提出的“動員全社會力量,幫助貧困家庭學生完成學業”的指示精神和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關于進一步開展經常性社會捐助活動的通知》。自2002年以來,中國兒童少年基金會已連續開展了“中國兒童慈善活動日”大型公益活動,在每一屆活動中,都提出了不同的主題和口號,因地制宜,開展了不同形式的募捐方法。
專題活動
2002年
2002年,中國兒童少年基金會與中華慈善總會推出了“關注未來,救助失學兒童”為主題的首屆“中國兒童慈善活動日”。開展了百城、百家企業、百所高校、百名名人及中直機關和解放軍四總部為主體的“兒童慈善一日捐”活動。這是中國兒童少年基金會有始以來參與捐款人員最多、覆蓋面最廣、募集款物最多、社會影響力最大的一次公益活動。在這次活動中,共募集資金和物資2億多元,這筆資金惠及了全國19個省區,數萬名貧困家庭學生,全年資助總額達到1.03億元,創下了中國兒童少年基金會成立以來的歷史記錄。
2003年
2003年,在“非典”的特殊時期,中國兒童少年基金會舉辦了“關愛兒童,健康成長—安康教室”大型公益活動,并聯合中國少年兒童出版總社等19家單位在中小學和社區開展了“安康計劃”進校園——“安康教室”和“安康計劃”進社區——“安康益家”活動,以捐建“安康教室”和“安康益家”兩個項目為平臺,整合社會愛心資源,籌集善款。
2004年
2004年, 中國兒童少年基金會與中國人民對外友好協會等四單位共同舉辦了“為了中國三億兒童安全健康成長”為主題的第三屆“中國兒童慈善活動日” 。并與人民日報社合作,舉行“跨國企業爭創‘公益先鋒'”大型公益活動,搭建跨國企業參與中國兒童公益事業的平臺。新加坡創新科技有限公司、上海太太樂調味食品有限公司等二十家跨國企業率先參與了這次活動并捐款。共募集款物1.7億元人民幣,資助款物5408余萬元。
2005年
2005年,由人民日報、中央電視臺、中央人民廣播電臺、中國國際廣播電臺主辦,中國兒童少年基金會、中國國際技術智力合作公司共同舉辦了第四屆“中國兒童慈善活動日”之“情系兒童——中外聯動”大型系列活動。分三個階段進行:第一階段,開展了“愛心動員計劃”,動員更多的外資企業及外企員工為貧困兒童奉獻愛心;第二階段,開展了“用愛帶你前行——‘六個一’親善行”公益活動,即邀請外資捐贈企業家代表與明星、名人組成三路“親善團”,親赴貧困地區“六個一”項目執行地進行實地考察和愛心探訪;第三階段,舉行了“把愛心奉獻給孩子”——中國兒童慈善功德碑落成三周年大型義演晚會暨“中智2006新年公益演出晚會”。
2006年
2006年是“中國兒童慈善活動日”創辦5周年,也是中國兒童少年基金會成立25周年。第五屆“中國兒童慈善活動日”公益活動將以“呼喚——把愛心奉獻給孩子”為口號,繼續推動社會各界參與中國兒童慈善事業。
歷史主題
2002年6月22日首屆主題為:關注未來,救助失學兒童
2003年6月22日第二屆主題為:關愛兒童,健康成長—安康教室
2004年6月22日第三屆主題為:為了中國三億兒童安全健康成長
2005年6月22日第四屆主題為:情系兒童——中外聯動
2006年6月22日第五屆主題為:呼喚——把愛心奉獻給孩子
2007年6月22日第五屆主題為:“呼喚——把愛心奉獻給孩子”
手抄報二:中華少年兒童慈善救助基金會
發展歷史
我國有13.2億人口,其中18歲以下的未成年人有3.2億。隨著我國經濟和社會的發展,廣大少年兒童受到越來越好的撫養和教育,他們當中絕大多數人正在茁壯地成長。但是,由于我國經濟和社會發展不平衡,社會還有一些因種種原因而處于困境的少年兒童。例如:
全國有90多萬孤兒,在孤兒院撫養的有9萬多人。
全國有10余萬艾滋病致孤兒童,這一數字還在增長。
全國農村有數千萬留守的兒童。
全國城市有不少社會閑散的兒童。
全國每年還有數量頗多的問題少年。
這些少年兒童對我國社會的穩定與和諧社會建設構成潛在問題。
為對我國的孤兒、流浪兒等有特殊困難的少年兒童提供救助,長期從事青少年工作的魏久明同志,從1996年夏季開始著手創辦基金會,申辦工作得到泰國中華總商會主席鄭明如先生的支持,但后來因亞洲金融危機爆發而中斷。
2008年,魏久明同志同曾共事多年青少年工作的李啟民、袁正光等同志一道,再次啟動基金會的申辦工作。在籌辦過程中,得到上海鑫成企業發展有限公司袁祥先生和中國民政部社會福利中心的熱情支持。經民政部審查報送國務院,國務院于2009年9月10日批準建立“中華少年兒童慈善救助基金會”。
2010年1月12日,中華少年兒童慈善救助基金會在人民大會堂重慶廳舉行成立大會。這是繼中國青少年發展基金會和中國兒童少年基金會之后,我國誕生的又一家以少年兒童為救助對象的全國性公募基金會。
全國人大常委會周鐵農副委員長、全國政協孫家正副主席, 原全國人大常委會顧秀蓮副委員長以及中央有關部委和基金會業務主管部門的領導、基金會理事、監事、顧問、為基金會捐助資金的企業家、從事慈善事業的人士以及新聞媒體近200人出席了成立大會。
建設宗旨
基金會的宗旨為,募集社會資金,開辟民間 救助通道,對社會上無人監管撫養的孤兒、愛心滿世界流浪兒童、輟學學生、問題少年和其他有特殊困難的少年兒童等進行救助。
舊主渠道
基金會的主要救助渠道有:
創建“博愛兒童新村”,在各地需要的地方建立集撫養、教育、生活服務為一體的和家庭、學校、社區相結合的“博愛兒童新村”,公益中國愛心滿世界幫助有特殊困難的少年兒童排憂解難,保護他們健康成長。
創辦少兒“慈善服務之家”,對有特殊困難的少年兒童進行收養、寄養、托養、帶養、和安置等,對有困難的少年進行心理咨詢和文化技術教育,提高其知識技能水平和生活就業能力;對閑散在社會上的少年開展技能培訓和道德法規教育,為其進入社會創造條件;以及為其他少年兒童舉辦有益于身心健康的活動。
搭建“就業發展橋梁”,對老少邊窮地區9年義務教育后的少年提供免費的專業技術職能培訓,使他們擁有走向社會的一技之長。設立“自強奮進獎”,為有特殊困難的學生設立獎學金,鼓勵他們“好學上進,建功立業”,為社會培養優秀人才。
辦好“慈善救助通道”,對有特殊困難的少年兒童實施直接救助。
值得關注的是,中華少年兒童慈善救助基金會是一個強調“資助型”工作方式的基金會,即基金會本身的主要職責是募集資金,然后通過非政府組織(NGO),實施慈善救助項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