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生交通安全知識手抄報內容:道路交通安全知識資料
一、步行安全知識資料
1.步行時,走人行道,靠右側行走。
2.橫穿馬路,要走人行橫道。行走時,先看左側車輛,后看右側車輛。
3.設有交通信號燈的人行橫道,綠燈亮時,可通行。紅燈亮時,禁止通行。
4.設有自助式交通信號燈的人行橫道,要先按人行橫道使用開關,等綠燈亮、機動車停駛后,再通過。紅燈亮或顯示“等待”信號時,禁止通過。
5.設有過街天橋或地下通道的區域,不橫穿馬路。
6.無人行橫道與通過設施的區域,橫穿馬路時,要在確認安全后,再通過。
7.不在機動車道、非機動車道上打鬧、猛跑。
8.不跨越各種交通護欄、護網與隔離帶。
9.路面有雪或結冰時,防止滑倒,造成摔傷。
10.上學路上、校園內禁止穿暴走鞋與飛輪鞋。
二、乘車安全知識資料
1.所乘車輛靠站停止前,不要向車門方向涌動。車輛停穩后,先下后上,按順序上下車。
2.上車后,扶好或坐好,不故意擁擠。
3.乘車過程中,不把身體的任何部位伸向車外。不向車外拋灑物品。
4.乘車過程中,保管好自己的財物。
5.不在機動車道上等候車輛或者招呼營運汽車;在機動車道上不得從機動車左側上下車。
6.不攜帶易燃、易爆、強腐蝕性等違禁物品乘車。
7.所乘車輛發生交通事故時,要聽從司售人員指揮。
三、交通事故逃生常識
1.發生交通事故自己被困在所乘車輛中時,可擊碎車窗玻璃逃生。
2.從所乘車輛中逃出后,要遠離事故發生地點,防止因車輛著火、爆炸而造成的傷害。
3.逃生后要迅速報警或攔截車輛救助其他未逃生人員。
4.所乘車輛著火時,應先防止吸入煙氣窒息,再設法逃生。
小學生交通安全手抄報簡單又漂亮:小學生交通知識安全教育
教育能提高人的意識,意識能改變人的行為,行為決定了后果。交通安全教育是解決交通事故的根本途徑。只有有了很好的交通安全知識和自我防衛意識,才能確保交通的安全。此項工作可從系統教育和強化教育兩方面來做。在系統教育上學校要給每個學生分發《交通安全教育手冊》,定期開展交通安全教育,學習交通安全知識。在強化教育上采取交通安全活動形式,在活動體驗下重點抓以下幾項內容。
第一:請交通安全的專業人員(如交警、交通安全專家等)到課堂或者到指定地點給兒童講授有關交通安全的專業知識,提醒學生在參與交通時應注意的事項,并當場進行交通安全知識考核,對于考核通過者授予獎勵,比如“兒童駕駛證”等。
第二:給學生播放一些交通事故錄像,通過慘烈的場景、悲痛的畫面,讓學生吸取教訓,警戒學生不要做“馬路小英雄”。在條件允許的情況下,播放3D的交通事故模擬片,使兒童更真實的感受到交通事故惡劣后果。
第三:兒童駕駛教育館,在特定的場館內,兒童在專業人員保護的情況下駕駛教育用的仿真小車,從駕駛員的角度,思考步行者的安全。
第四:安排交通意外模擬訓練。主要內容是學習如何應付緊急事故,學會自救與他救等方面的應急處理事態的能力(如人工呼吸、止血、簡單包扎、向外界求援等方面能力)。
另外,為解決交通安全教育持續性問題,2008年7月,公安部科技創新計劃“多媒體、虛擬現實技術在交通安全宣傳教育中的應用研究”正式立項(課題編號:2008YYCXSDST058),公安部山東省公安廳交警總隊負責組織實施,上海滬江虛擬制造技術有限公司進行研發、設計并建設。2009年9月,項目成果初審會在上海滬江虛擬制造技術有限公司總部舉行,并通過了部級專家組評審和驗收,獲國家發明專利1個、實用新型專利2個、軟件著作權6個,并發表學術論文2篇,成為公安系統推廣的交通安全宣傳教育基地解決方案。全國多地已建設了交通安全教育基地,可組織學生實地學習。
安全管理
教育提高了學生的的自覺性,但還需要良好的管理來確保其安全。學?梢詮南旅鎯蓚方面來落實。
第一:建立交通安全小分隊,由校長牽頭,主抓交通安全的若干教師負責,各班班長或宣傳委員為骨干,有興趣并有一定活動能力的學生為成員建立一支交通安全小分隊。定期舉辦相關活動,經常在校園中巡邏并進行交通安全知識的宣傳,時刻提醒同學們注意交通安全。
第二:上學和放學時,在路口分配一位值日教師和值日學生(也可由家長協會成員或自愿者來擔任),身穿橙色馬夾,戴上紅色手套,為學生的安全過街“發號施令”(必要時用口哨)。學生過街時成立小方隊,手拿黃色小旗或者頭戴黃色小帽,也可佩戴斜披在肩上的彩色綬帶等作為警示信號。夜晚過街時要佩戴反光袖章或背反光的書包以加強醒目性。
安全意識
很難對家長進行交通安全教育,但家長的交通安全意識對孩子的交通安全很重要,因為大多情況下孩子是在家長的帶領或囑咐下完成交通的。學校可采取“小手拉大手”的形式(就是在日常生活中如家長接送小孩上下學途中讓小孩來提醒家長遵守交規)來提高家長遵守交通規則的意識。從而在生活中形成一種互動,家長和子女互相學習和提醒。在沒有接送孩子上、下學的情況下,家長應知道叮囑哪些事項,告訴孩子們在單獨時要等到與大人或大齡同學一起過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