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抄報一: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新時代
2017年10月18日,中國共產黨第十九次全國代表大會在北京開幕。十九大報告提出了中國發展新的歷史方位——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了新時代。
習近平代表第十八屆中央委員會向大會作了題為《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 奪取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勝利》的報告,指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了新時代”。
2017年12月,新時代入選“2017年度中國媒體十大流行語”,“漢語盤點2017”活動年度候選字詞五大候選國內詞。
提出
十九大報告提出了中國發展新的歷史方位——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了新時代。這是一個重大判斷。
進入新時代,是從黨和國家事業發展的全局視野、從改革開放近40年歷程和十八大以來5年取得的歷史性成就和歷史性變革的方位上,所作出的科學判斷。
這個新時代,是承前啟后、繼往開來、在新的歷史條件下繼續奪取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勝利的時代。報告立足于黨的十八大以來的新實踐新成就,謀劃了到本世紀中葉的奮斗目標。
“經過長期努力,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了新時代,這是我國發展新的歷史方位!2017年10月18日,在中國共產黨第十九次全國代表大會上,習近平鄭重宣示。這一宣示,概括了中華民族的偉大飛躍,堅定了中國共產黨的時代使命。這一宣示,明確了旗幟,更預示了未來。
科學根據
“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了新時代”的重大判斷,以馬克思主義時代觀為理論指導,以黨的十八大以來全方位的、開創性的成就和深層次、根本性變革為現實根據,實現了馬克思主義同中國實際相結合的歷史性飛躍,深刻認識這一重大判斷的科學性,對于準確把握當代中國的歷史方位,以堅定自信的姿態開啟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建設的偉大征程,具有重要意義。
馬克思指出:“我們判斷這樣一個變革時代也不能以它的意識為根據;相反,這個意識必須從物質生活的矛盾中,從社會生產力和生產關系之間的現存沖突去解釋。”歷史唯物主義認為,社會主要矛盾是時代變革的基本動力和顯著標識,構成時代劃分的根本尺度。社會主要矛盾不變,則時代不變,社會主要矛盾發生變化,時代必發生變化。在《德意志意識形態》《共產黨宣言》《雇傭勞動與資本》以及在1859年《〈政治經濟學批判〉序言》中,馬克思就以社會主要矛盾的演進為標準將人類歷史劃分為原始社會、奴隸社會、封建社會、資本主義社會、共產主義社會五大社會形態,為人類解放指出了光明前景。在《1857—1858年經濟學手稿》中,馬克思直接將人類歷史劃分為“人的依賴關系”“以物的依賴性為基礎的人的獨立性”和自由而全面的發展三個階段,這就在社會主要矛盾這一根本性的客體尺度之外,為時代劃分提供了以人的全面發展程度為衡量標尺的主體尺度。
20世紀初葉,在俄國革命蓄勢待發之際,為了制定正確的革命策略,列寧將馬克思主義時代觀的宏大視野推進到一個更為具體的情勢之中。他強調:“在分析任何一個社會問題時,馬克思主義理論的絕對要求,就是要把問題提到一定的歷史范圍之內;此外,如果談到某一國家(例如,談到這個國家的民族綱領),那就要估計到在同一歷史時代這個國家不同于其他各國的具體特點!彼援敃r俄國和世界資本主義國家經濟、政治、社會、軍事、外交等方面的發展狀況為參考,提出“戰爭與革命時代”歷史定位,為進一步時代劃分提供了綜合性標尺。
20世紀80年代末,鄧小平面對國內外形勢變化,提出和平與發展成為新的時代主題的論斷,在歷史的關鍵時刻為社會主義事業撥正了航向,與時俱進發展了馬克思主義時代觀。
從馬克思、列寧到毛澤東、鄧小平,不同的時代劃分尺度是相互貫通、有機統一的,它們共同構成了馬克思主義的時代劃分標準。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新時代,是新時期運用馬克思主義時代劃分標準關照現實的結果。
意義
方位決定方略。在新的歷史條件下,要不忘初心,牢記使命。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就是新時代中國共產黨的歷史使命,這也是近代以來中華民族最偉大的夢想。報告提出,進入新時代,實現偉大夢想,必須進行偉大斗爭、建設偉大工程、推進偉大事業。
手抄報二:新時代解讀
不忘初心 牢記使命
黨的十九大是一次不忘初心、牢記使命、高舉旗幟、團結奮進的歷史性盛會,極大地鼓舞了全黨全國人民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而奮斗的信心和力量,具有極其重大的歷史意義。當前和今后一個時期的首要政治任務,就是認真學習宣傳和全面貫徹落實黨的十九大精神,認真學習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以新氣象、新作為開啟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的新征程。
“秉綱而目自張,執本而末自從!睂W習貫徹黨的十九大精神,最根本的是學習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要深刻領會這一重要思想的歷史地位、精神實質和豐富內涵,充分認識黨的十九大把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確立為黨必須長期堅持的指導思想的重大政治意義、理論意義、實踐意義和深遠歷史意義,牢牢把握“八個明確”的主要內容和“十四個堅持”的基本方略,以此武裝頭腦、指導實踐,堅定不移把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推向前進。
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行動指南
時代是思想之母,實踐是理論之源。黨的十九大取得的一個重要理論成果和重大歷史貢獻,就是將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寫入黨章,將其確立為黨必須長期堅持的指導思想,實現了黨的指導思想與時俱進。學習貫徹黨的十九大精神,就要牢牢把握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這一主線和靈魂,深刻領會其精神實質和豐富內涵,把這一重要思想貫徹到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全過程、體現到黨的建設各方面。
馬克思、恩格斯曾指出,一切劃時代的體系的真正的內容都是由于產生這些體系的那個時期的需要而形成起來的。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帶領全黨緊密結合新的時代條件和實踐要求,以全新的視野深化對共產黨執政規律、社會主義建設規律、人類社會發展規律的認識,從理論和實踐結合上系統回答了新時代堅持和發展什么樣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怎樣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這個重大時代課題,創立了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過去5年,黨和國家事業之所以發生歷史性變革、取得歷史性成就,最根本的原因,就是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的堅強領導、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科學指引。
深刻把握新時代的歷史方位
明確方位才能找準方向,把握大勢才能贏得未來!爸袊厣鐣髁x進入了新時代,這是我國發展新的歷史方位”。黨的十九大在承前啟后、繼往開來的關鍵節點上,對我國發展所處歷史方位作出新的重大政治論斷,為制定黨和國家大政方針提供了理論依據,進一步指明了黨和國家事業的前進方向,具有重大現實意義和深遠歷史意義。學習貫徹黨的十九大精神,一個重要方面就是深刻領會“新時代”的豐富內涵,準確把握我國發展新的歷史方位,更好地肩負起新時代的歷史使命。
新時代的到來,是長期奮斗的結果。改革開放之初,我們黨發出了走自己的路、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偉大號召。從那時以來,我們黨團結帶領全國各族人民開拓進取,不斷把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推向前進。黨的十八大以來,在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堅強領導下,全黨全國各族人民共同奮斗,推動黨和國家事業取得歷史性成就、發生歷史性變革。五年來的成就是全方位的、開創性的,五年來的變革是深層次的、根本性的,這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新時代的實踐基礎和現實依據。
深刻認識主要矛盾的歷史性變化
正確認識和把握我國在不同發展階段的社會主要矛盾,是科學判明發展形勢、正確制定大政方針的重要前提,事關黨和國家事業發展全局!爸袊厣鐣髁x進入新時代,我國社會主要矛盾已經轉化為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發展之間的矛盾。”黨的十九大對我國社會主要矛盾發生歷史性變化的重大政治論斷,深刻揭示我國經濟社會發展的階段性特征,為我們準確把握新時代的發展新要求提供了重要依據和實踐遵循。
正確判斷和處理社會主要矛盾,是辯證唯物主義和歷史唯物主義的基本要求。毛澤東同志曾指出:“捉住了這個主要矛盾,一切問題就迎刃而解了。”這是我們黨在長期奮斗中形成的重要經驗。革命時期,我們黨正確把握中國社會主要矛盾,據此制定正確的綱領、路線、方針、政策,取得了新民主主義革命的偉大勝利。新中國成立以來,黨的八大指出國內的主要矛盾是人民對于經濟文化迅速發展的需要同當前經濟文化不能滿足人民需要的狀況之間的矛盾;黨的十一屆六中全會指出我國所要解決的主要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長的物質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會生產之間的矛盾。實踐深刻昭示,只有立足實際、實事求是,準確判斷社會主要矛盾,才能制定正確政策,采取正確行動,推動黨和國家事業沿著正確軌道向前發展。
聚焦新目標 開啟新征程
“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開啟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新征程”。黨的十九大在對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作出部署的同時,明確了從2020年到本世紀中葉分兩步走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的新的奮斗目標。學習貫徹黨的十九大精神,要深刻領會這一目標規劃和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發展戰略安排,聚焦新目標新使命真抓實干,續寫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新篇章。
根據發展階段制定發展戰略,一屆接著一屆辦、一代接著一代干,是我們黨治國理政的一條重要經驗。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新時代,黨的十九大根據新的發展形勢和時代要求,既明確要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實現第一個百年奮斗目標,又提出乘勢而上開啟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新征程,向第二個百年奮斗目標進軍!耙圆幌轶w,以日新為道。”這一具有連續性和前瞻性的戰略安排深刻把握發展大勢,展現了黨和國家事業發展的生機活力和光明前景,是引領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發展的指路明燈,必將匯聚起13億多中國人民團結奮斗的磅礴力量。
奮力推進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
黨的十九大按照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五位一體”總體布局,對經濟建設、政治建設、文化建設、社會建設、生態文明建設等作出新的全面部署,為我們在新時代推進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事業提供了實踐遵循。學習貫徹黨的十九大精神,就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引,深刻把握黨的十九大作出的重大決策部署,以實際行動推動各項事業發展邁上新臺階。
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面對世界經濟復蘇乏力、局部沖突和動蕩頻發、全球性問題加劇的外部環境,面對我國經濟發展進入新常態等一系列深刻變化,在經濟建設、政治建設、文化建設、社會建設、生態文明建設等方面提出一系列新理念新思想新戰略,形成了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在這一重要思想指引下,我國經濟保持中高速增長,對世界經濟增長貢獻率超過30%;社會主義民主不斷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體系日益完善;思想文化建設取得重大進展;人民生活不斷改善,人民獲得感顯著增強;生態環境治理明顯加強,環境狀況得到改善。實踐充分證明,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是黨和國家各項事業蓬勃發展的行動指南,是我們在新時代進行偉大斗爭、建設偉大工程、推進偉大事業、實現偉大夢想的強大思想武器。
全面貫徹習近平強軍思想
中國夢引領強軍夢,強軍夢支撐中國夢。黨的十九大著眼于國家安全和發展戰略全局,確立了習近平強軍思想在國防和軍隊建設中的指導地位,明確黨在新時代的強軍目標是建設一支聽黨指揮、能打勝仗、作風優良的人民軍隊,實現了黨的軍事理論體系和指導思想的與時俱進,為新時代推進強軍事業提供了行動指南。學習貫徹十九大精神,要全面貫徹新時代黨的強軍思想,堅持政治建軍、改革強軍、科技興軍、依法治軍,全面推進國防和軍隊現代化,把人民軍隊建設成為世界一流軍隊,為實現“兩個一百年”奮斗目標、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提供堅強戰略支撐。
90年來,人民軍隊之所以不斷發展壯大,歸根到底在于始終堅持黨對軍隊的絕對領導,始終堅持先進軍事理論的指導。黨的十八大以來,強軍興軍開創了新局面,國防和軍隊改革取得歷史性突破,人民軍隊實現體制一新、結構一新、格局一新、面貌一新,最根本的是有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堅強領導,有習主席掌舵領航,有習近平強軍思想的科學指引。
與世界攜手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
“世界的另一邊,真正具有歷史意義的事情剛剛發生”。黨的十九大勝利閉幕之際,來自國外媒體的感嘆,折射出國際社會對這一“全球性會議”的高度關注。進入新時代,中國日益走近世界舞臺中央,不斷為人類作出更大貢獻。中國的發展,不僅關乎13億多人民的福祉,也將深刻影響世界的未來。
“中國共產黨是為中國人民謀幸福的政黨,也是為人類進步事業而奮斗的政黨。”在黨的十九大報告中,習近平總書記高舉和平、發展、合作、共贏的旗幟,統籌國內國際兩個大局, 明確中國特色大國外交要推動構建新型國際關系,推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對新時代外交工作進一步指明方向、作出部署,彰顯了我們黨對人類前途命運的思考、對世界和平與發展事業的擔當。
過去5年,中國外交如鯤鵬展翅,在大發展大變革大調整的世界格局中乘風翱翔。從“人類命運共同體”理念激蕩全球,到“一帶一路”建設風生水起,再到主場外交精彩紛呈,中國特色大國外交全面推進,我國國際影響力、感召力、塑造力進一步提高。事實證明,中國不僅拓展了發展中國家走向現代化的途徑,也為解決人類問題貢獻了中國智慧和中國方案。站在新的歷史起點上,中國特色大國外交面臨新的時代要求,需要在實踐中不斷展現新作為、開辟新境界。
扎實踐行新時代黨的建設總要求
辦好中國的事情,關鍵在黨。黨的十九大立足黨和國家事業發展全局,提出了新時代黨的建設總要求,對推進全面從嚴治黨作出重大部署。邁向新征程,我們要毫不動搖堅持和完善黨的領導,毫不動搖把黨建設得更加堅強有力,使我們黨成為始終走在時代前列、人民衷心擁護、勇于自我革命、經得起各種風浪考驗、朝氣蓬勃的馬克思主義執政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