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知心姐姐盧勤:3句線個字,教出內心強大的孩子!
培養孩子高情商就是愛孩子、用孩子、夸孩子
——“知心姐姐”盧勤
1
家庭教育
決定了孩子的高度
家庭成長環境對孩子的影響有多大?
曾經有個小男孩給“知心姐姐”盧勤寫信:本想得到媽媽表揚的他,給正在看電視的媽媽倒茶,沒想到媽媽卻說:
“別借著倒茶的功夫看電視,念書去!考一百分比什么都強!”
簡短的一句話給了小男孩極大的傷害,在信里滿是恨意:以后再給爸媽倒茶,我就不是人!
家長總會無意中傷害到孩子,更可怕的是, 傷害孩子后往往還不自知。
曾經一位知名主持人曾經和“知心姐姐”盧勤抱怨,每次帶著三歲的女兒去商場,女兒總是又哭又鬧。她很不理解,商場這么好玩,孩子為什么不喜歡?
直到有一次,她蹲下來幫孩子系鞋帶,“意外”發現了孩子眼中的世界:不是琳瑯滿目的商品,而是可怕的大手大腿。
她忽然意識到,孩子看到的世界和大人們不一樣, 只有和孩子站在一條視平線上,才能理解孩子,走進她的內心。
于是,她立刻決定把女兒抱起來回家,孩子上了肩膀后果然就不哭了——原來大人也并不可怕、原來商場是個樣子的……
陪伴了三代人的“知心姐姐”盧勤,發覺現在孩子的成長環境,出現了 “三大三小”。
生活的空間越來越大,生長的空間越來越;
住房的空間越來越大,心靈的空間越來越;
外面的壓力越來越大,內在動力越來越小。
這些問題的根源在于:父母毫無保留地愛著孩子,卻 沒有真正理解、走進孩子的內心。
2
得不到父母認可的孩子
一輩子都活在自卑里
孩子在形成初步的世界觀和價值觀之前,父母就等同于一切。而他們內心最大的渴望,就是 得到爸爸媽媽的肯定。
著名作家三毛曾在文章《一生的戰役》里寫道“我一生最大的遺憾不是沒有賺得全世界,而是請你欣賞我”,這個“你”就是她的父親。
在父親承認了自己成就的那一刻,三毛淚流滿面,“這句話我等了一生一世,直到你今天親口說出來,才抹殺了我在這個家庭永遠抹不掉的自卑與心虛。”
很多家長總怕夸獎會讓孩子驕傲,與其讓別人指指點點,不如自己先“毒舌”一番。
其實在孩子的心里,哪怕全世界都不認可我,只要你認可我,那世界就是完整的,我就有力量前行。
而那些從小得不到父母肯定的孩子,從小缺乏安全感,總認為自己不夠好,一輩子擺脫不了自卑的陰影。
而且,大部分家長都沒意識到,那些自以為是的嚴格要求,實際上在不斷地傷害孩子。
3
走不進孩子的心
因為你沒有轉換角度
盧勤常常說,家庭教育很簡單,只要做到“愛孩子、用孩子、夸孩子”就夠了,但很多家長根本不會“用孩子”。
教育是件種豆得豆,種瓜得瓜的事。覺得100分比一杯茶更重要的父母,到老了也別怪孩子沒良心。
那么,孩子究竟要怎么用?男孩和女孩的教育方式其實大不相同。
盧勤總結出8個字:享受兒子,欣賞女兒。
盧勤最常對兒子說的一句話就是:有兒子就是不一樣!
兒子三歲半時,盧勤抱著孩子擠公交,沒擠上。兒子關心地問:“媽媽你怎么啦”,“媽媽腿摔壞了,抱著孩子上不了車。”
聽完后,兒子立刻跳下來幫她捶腿,盧勤欣慰地說: 有兒子就是不一樣!
在這句話的鼓勵之下,孩子 學會了關心:
天冷了,兒子會幫媽媽添棉被;
學校獎勵了巧克力,第一時間想到和媽媽分享;
爸爸出差了,懂得做飯照顧媽媽。
孩子的責任感,就在一次次 “有兒子就是不一樣”的夸獎中,被培養和調動出來。
有女兒的家庭,尤其是父親,要用愛和賞識滋養她。
如果一個女孩從小缺少父愛,長大后很有可能會找一個像父親般的男人。
父親應該怎么愛女兒?一句話就夠了:有個女兒真好!
有個小女孩幼兒園放學回家,發現爸爸生病躺在床上。
她著急地跑回房間拿出自己愛吃的糖,對爸爸說:“爸爸,你發燒了,別哭。“阉幊粤,不苦不苦。”
爸爸乖乖地把“藥”咽下,對女兒說一聲 “有個女兒真好”。
在賞識中長大的女孩,愛人愛己;在指責中長大的女孩,勾心斗角。
4
最好的家庭教育
是讓孩子擁有強大內心
良好的親子關系,是家庭教育的基礎。這一點盧勤也深有體會,因為她從小就在母親愛的教育下,繼承了樂觀、樂于分享的品質。
盧勤曾經因腰受傷而住院,思來想去還是決定給媽媽寄一封信,免得她事后得知,更加著急。
盧勤以為媽媽回信一定會問“怎么住院了?要不要我來看你?”結果信里只有一句:太好了,你終于可以休息了,你太累了。
一句“太好了”深深的觸動了盧勤,人的心情變了,病也好得更快了。
此后,她常常用這句話提醒自己,要用好的心態去面對任何發生的事情,因為改變心情就改變了世界,把痛苦變成痛快,于是人就活在快樂之中。
▲盧勤和孩子們在一起
在充滿愛的家庭氛圍里長大,也讓盧勤勇于追求心中的夢想。
從11歲在報紙上看到《知心姐姐》欄目,收到回信開始,盧勤便在心里種下了要當“知心姐姐”的種子。
為此,她還特意梳起了小辮,去照相館拍了一張照片。
可是隨著報紙?⒔Y婚、生子,她似乎離夢想越來越遠。
直到有一天,她聽說了《中國少年報》復刊的消息,她激動地又寫了一封信,沒想到竟然收到了報社的錄用通知!
她從此開始主持起《知心姐姐》欄目,這一干就是一輩子。
在盧勤的主持之下,“知心姐姐”從最早的報紙欄目,發展出熱線、夏令營等多種形式。
▲全國各地的“知心姐姐”信箱
她回復過數以萬計孩子的來信,解答他們成長的煩惱。
她開導過不少有輕生、暴力傾向的孩子,挽救了他們的生命。
她鼓勵山區孩子勇敢追夢,實現了當解放軍、當老師的夢想。
無數人的命運因為盧勤而改變,她也成為最知名、影響力最大的“知心姐姐”,40年持續不斷和孩子打交道的過程,也讓她成為懂中國孩子和家長的人。
她也在“知心姐姐”的工作里感受到了成就感和價值感。即使退休了,她還會在全國各地舉辦講座,就是希望能讓更多的人走出家庭教育的誤區和困境。
然而講座還遠遠不夠讓更多的家長聽到,于是,她決定開一門課,讓更多不能來到現場的人,也能聽到她關于家庭教育的理念。
2021年,盧勤老師將在荔枝微課和大家一起
分享她40余年的家教智慧
5
40年教育理念精華
最適合中國家庭的教養方式
“知心姐姐”盧勤從40年、上千萬的案例中發現:家長們普遍遇到的問題,都有相似的規律,她也總結出了一套可復制的經驗。
首先,良好的親子關系,是進行家庭教育的前提和基礎,只有先修復好親子關系,家庭教育才能取得成效。
這個課程,將幫助孩子
9天快速建立情商,讓孩子擁有安全感
6招提高孩子情商,讓孩子擁有好心態
7天培養高品格的孩子,讓孩子有擔當
50+經典案例和技巧,從現實中解決問題
點擊“閱讀原文”,查看課程詳情~知心姐姐盧勤:3句話,9個字,教出內心強大的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