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你后悔幫女兒帶娃嗎?”這位媽媽的真實回答,讓無數人沉默......
紅色童書
冰爽電扇
超萌雨靴
便攜雨傘
3.30-4.1
文 Cush
來源 小十點(ID:sdikid)
1
前兩天,微博一個熱門話題 #你老了會幫兒女帶小孩嗎#, 引發了全網熱議。
在這個話題下面,有些網友回答: 會。
只要我還能帶得動。
自己經歷過帶孩子的艱難,不忍心看孩子受苦。
不是為了以后老了有人養老,純粹就是心疼孩子。
有些網友回答: 不會。
不想當完父母,又當保姆。
帶孩子真的太累了,說實在話,我不愿意。
我現在都抱不動娃,老了更是帶不動了,我就盡量多給錢吧。
看到這個話題的時候,我猶豫了好一會兒, 還是選擇了“會”。
身為一個媽媽,帶娃有多累、多辛苦,我再清楚不過。
但看著正在一旁安安靜靜寫作業的女兒,思忖良久,我心中的答案,逐漸清晰。
我決定給女兒寫一封信,等將來她結婚生子后問我這個問題,我就把今天做選擇的心路歷程,好好說給她聽。
2
女兒,我不舍得你太辛苦
親愛的女兒,你知道嗎,如果這個問題在媽媽有你之前問我:
我的答案是: 不會。
因為那時候媽媽覺得,把孩子撫養大已經很不容易了, 不想自己的晚年也被拴住。
人生最寶貴的幾十年,忙工作、忙著把孩子帶大、忙著給上一輩養老……
就剩下那點時間,如果還給你帶孩子:
媽媽這一輩子, 就真的沒怎么為自己活過,也太遺憾了。
但自從有了你、自從姥姥來幫媽媽帶你之后, 媽媽的想法,變了。
剛有你的頭幾年,要不是有你姥姥在,媽媽真的就撐不下去了。
每次等給你喂完飯,飯菜早都涼了。
你又一直讓媽媽抱,一把你放下來就哭。
媽媽只能一邊抱著你,一邊匆匆扒幾口冷飯冷菜。
每次你一看不見媽媽,就哇哇大哭,媽媽連上衛生間都不得不抱著你。
曾經有一刻,媽媽覺得咱們這個家,好像到處都是墻壁。
找不到一點小小的容身之地,可以喘口氣。
有一次你吐個不停,把媽媽嚇壞了,給你爸爸打電話,一直沒人接。
媽媽抱著你趕緊去醫院,檢查才發現是急性腸炎。
等你輸上液睡著了,媽媽一個人坐在床邊,眼淚控制不住地往下掉。
心里只有一個感受:“太難了,真的太難了。”
幸好你姥姥后來過來了,她對媽媽說:
“別擔心,不是還有媽嗎……”
媽媽聽到那句話,真的一下子就繃不住了。
感動、愧疚、如釋重負……很多情緒涌上心頭,五味雜陳。
網上曾有一個很火的視頻,一位年輕媽媽焦心地喂孩子一口一口吃飯時:
她的媽媽,也正一口一口地喂顧不上吃飯的她。
你可能想不到,媽媽那段時間,就是這么過來的。
你只要媽媽喂飯才吃,姥姥沒辦法,也只好這樣才能讓媽媽吃上一口熱飯。
是你姥姥,讓媽媽知道: 即使做了媽媽,也依然是媽媽眼中的孩子。
再難再累,也依然有媽媽可以依靠。
而媽媽,也希望你能知道:
雖然帶娃的辛苦滋味,媽媽已經深深嘗過了;
雖然媽媽曾放言,不想前半生被孩子綁住,后半生還被孩子的孩子綁;
但只要你一天需要媽媽,只要媽媽一天帶得動,都會守在你身邊。
3
女兒,我一定要囑咐你一件事
親愛的女兒,雖然媽媽會幫你帶孩子,但以過來人的經驗來說,有件事,媽媽一定要特別囑咐你,那就是—— 夫妻之間,分工一定要明確。
媽媽能幫的還是有限,可以幫你們買菜做飯、接送孩子。
但過日子,最重要的還是夫妻之間相互配合好。
如果配合不好,最終傷害的不僅是夫妻雙方,還有年幼的孩子。
媽媽最近看了一個熱播劇《小舍得》,里面子悠的爸媽,就是一對分工很有問題的夫妻。
子悠媽媽田雨嵐,每天累死累活:
給孩子做營養餐、接送孩子、陪孩子上培訓班、聽課記筆記、參加家長會……
恨不得自己能變出3個分身,圍著孩子轉。
子悠爸爸顏鵬呢,每天優哉游哉:
打游戲打得不亦樂乎,到點就知道張口喊“媳婦,飯好了嗎”。
如果他能多一點分擔,妻子田雨嵐就不會那么壓力山大,不會逼子悠逼得那么緊;
子悠也不會從一個聽話、愛學習的好孩子,崩潰到撕卷子跑出教室、自言自語甚至幻想出一個不存在的小伙伴。
從子悠爸媽身上,我們可以看到:
夫妻分工不明確,傷害的不僅僅是兩個人的婚姻,更是包括孩子在內的整個家庭。
而夫妻分工明確的家庭,氛圍往往很和諧,孩子也常常在有愛的氛圍中感到快樂。
就像《小舍得》里歡歡一家,爸爸夏君山和媽媽南儷,兩人就配合得很好。
當超超鬧著要和正學習的歡歡玩,總有一個人站出來,陪超超玩耍、哄超超睡覺;
當歡歡學習出現問題時,兩人一起想辦法,分頭求培訓班名額、互相囑咐別上火著急;
當南儷媽媽臥病在床,不能接送孩子,兩人就輪流請假,回來照顧老人、接送孩子。
而從歡歡和超超的臉上,我們也一眼就能看出: 被愛滋養大的孩子,有多幸福。
所以親愛的女兒啊,你一定要記。 夫妻明確分工協作,才是一個家庭幸福的基礎。
孩子不是媽媽一個人的,養育也不是媽媽一個人的責任。
不是你多辛苦點、多累點、多擔待點,就能解決的問題。
《父性》里有句話說:“父親的缺失,是家庭的不幸,是妻子的憂愁,是孩子的悲傷,也是社會的抑郁。”
你累到像田雨嵐一樣,沒有時間喘息的地步, 也彌補不了爸爸缺位對孩子的傷害。
4
女兒,我也希望有自己的自由
親愛的女兒,只要你需要,媽媽會義無反顧地給你搭把手。
但媽媽也希望你能明白:
你才是孩子的生養人, 我永遠是你堅強的后盾,但不是頂在最前面的那個。
媽媽也希望,能有一點自己的自由。
這一點,是媽媽虧欠你姥姥之后意識到的。
曾經,媽媽斬釘截鐵地對你姥姥說:“媽,我的家就是你的家,你放心在這住。”
但時間長了,媽媽慢慢發現, 姥姥在家里過得并不自在。
偶爾飯燒焦了,她會輕輕地嘆氣:
“唉,老了不中用了,又浪費了東西……”
你一生病,她緊張得要死。
“孩子要有個閃失,有什么事,我哪擔得起……”
姥姥的樣子,讓媽媽想起了之前看過的一個短片《媽媽的媽媽》。
短片里,姥姥每天起得很早,給一家人做早餐。
等孩子吃完送上學,又趕去菜市場買菜,準備做午飯。
下午送完孩子,收拾收拾家里,4點半又要去接孩子……
每天都是這么忙碌,連最愛的廣場舞排練,都抽不出固定的時間。
當媽媽看到她一個人時眼里的疲憊,才意識到:
姥姥來幫媽媽帶孩子, 不是心里不苦,只是嘴上不說。她只是不想再給媽媽增加額外的負擔。
所以,親愛的女兒,媽媽會和姥姥一樣,需要的時候幫你帶孩子,因為:
不想我們年輕時吃的苦、受的罪讓你再受一遍;
不想你為了帶娃放棄了工作,手心向上被人嫌棄;
不想看著自己的外孫、外孫女放學回家沒人照顧;
……
可媽媽也希望你能理解:
媽媽,也需要有自己的自由。
過去的中國父母,可能是孩子在哪兒,家就在哪兒。
媽媽這一代的父母,更傾向孩子的家是孩子的家,自己的家是自己的家。
但有一點,你可以放心:
不管在哪,媽媽的愛,一直都在。
不管在哪,你永遠都是媽媽最寶貝的孩子。
點個“在看”,希望每位媽媽的生活都能歲月靜好。
分割線
〖父母必讀第16期留言活動〗
請以 “老人是否應該給兒女帶娃”為主題,
在文末評論區留言,
點贊前3名的朋友將獲得我們的贈書好禮
(包郵)!
領取禮品
如果你喜歡今天的文章
別忘了文末【點贊】和【在看】噢~
作者:Cush。本文來源小十點(ID:sdikid),專業實用的育兒干貨,睡前故事,親子閱讀,美媽提升,精選好物。小十點,關心孩子,更關心媽媽。
點擊圖片,即可下單
↓↓↓
右邊給我 一朵小花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