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娜,一個26歲的文靜女孩,剛剛從令人羨慕的國企辭職了。朋友都說她瘋了,才會選擇“跳傘”這樣一個“不務正業”的職業。
趙晶晶,已經32歲的她,推掉了國外的高薪,把女人青春中最寶貴的4年獻給了不見陽光的實驗室。她剛剛才忘記了自己的生日,閨蜜說她是讀書腦子讀壞了,而她只能一個人躲起來哭。
張家宇,28歲高材生,一名新來的大學生村官,每天奔波于各家各戶,卻10句話頂不上別人一句,因為他是個外人。村里的大媽聊天經常拿他開涮,“不出半年就得走。”
他們就是這樣的平凡,除了一張身份證便再無身份,他們又是這樣的熟悉,看見了他們,仿佛看見了自己。
李娜,7年630次的訓練,給過她傷痛,給過她失望,也給了她夢想。當踏出機艙,縱身躍向藍天那一刻,她沒有辜負天空,更沒有辜負自己。
張家宇,1875個日夜,當夜幕降臨,埋怨和懷疑成了最熟悉的陪伴,當太陽升起,卻依舊信心滿滿。教孩子寫字,幫村民修補,融化了那道心墻,他終于成了村里一份子。
趙晶晶,17520個小時,一次又一次的失敗,熬過了無盡的黑夜,承受著歲月的摧打。當實驗成功了,她只淡淡一笑,她知道熬過的那些日子沒有白等。
馬洛里回答:“因為它就在那里。”在過去幾十年里,因為嘗試登峰而離開人世的近300人,其中也包括馬洛里。
一名美國的登山家,她很漂亮,也很年輕,她成功登上了珠峰。她是第一個不帶輔助氧氣的人,雖然,最終在返回時遇難,卻足以讓后來者贊嘆。許多不幸罹難的登山者,他們沒有留下名字,可是,名字有什么重要呢?他們在意的是夢想和遠方。哪怕是失敗,哪怕失敗就意味著死亡。
一對登上珠峰的夫妻,妻子mariastrydom說很幸運自己成功了。在下山后不久,她就離開了人世。但她說,為自己感到驕傲。每當我們覺得撐不下去的時候,覺得被困難壓得喘不過氣的時候。想想他們,就會知道什么叫窒息。
有時候,你以為自己很艱難了,其實,那什么都不算?傆腥嗽诟鼝毫拥沫h境下,依然追尋著夢的方向。正如《溫德米爾夫人的扇子》中,達林頓爵士的一句臺詞:
《平凡的世界》里,孫少平離開村子去了煤礦,他每天都特別努力。村里的老頭對他說,你不要這樣了,回村吧,娶個老婆,生個孩子,蓋個房子,挺好的。
香港37屆頒獎禮上,84歲的楚原老爺子被授予終身成就獎。他說這么一個獎牌頒給了一個終身沒什么成就的人,他受之有愧。1934年出生于廣州,楚原從小受父親影響,對電影產生濃厚興趣。1973年他執導的《72家房客》,以560萬票房破了當時的記錄,一鳴驚人。從此,楚原開始了執導電影的傳奇人生,人送外號“楚霸王”。然而,好景不長,隨著武俠電影的沒落,無法適應市場的變化,楚原慢慢被淡出。
拍攝《天龍八部》開機前一天,公司高層直接找到了他的辦公室,大聲呵斥:“誰讓你拍的,虧了你有得賠嗎?”楚原的導演生涯完了。
誰都沒想到,放下“霸王”身份后,他選擇在tvb中做龍套配角,一做就是20年。他說,人生這兩個字就是淚影和歡聲組成的,不論你昨天多么失憶,明天天亮之后,你仍然要做回一個人,繼續生活,這就是人生。幾十年后的今天,楚原站在終身成就獎的舞臺上,他用四個字回望自己度過的一生。
《新三國》里曹操有句名言:“失敗并不可怕,可怕的是失敗的同時也失去斗志。”終有一天,你會發現,原來,失敗才是人生的常態。
林清玄曾在《人生最美是清歡》里這樣寫道:“人生里的跌倒與失敗,幾乎是必然的,跌倒的價值是使人堅強,失敗的意義則是讓我們更珍惜人生。”失敗不可怕,它只是成長的另一個名字。
關于人的一生,應該怎樣度過才算成功?成功的人有很多,但成功的人生只有一種,就是按照自己喜歡的方式度過一生。吾心自足,亦復何言。最后,送上我很喜歡的一首詩:人生何懼失敗,唯恐不夠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