間歇性努力,不是真正的努力我不禁大吃一驚。記得幾年前孩子們還小的時候,我們幾個媽媽還在互相推薦鋼琴老師,孩子們差不多同時開始學鋼琴。我們其他幾人的孩子雖然一直有在學,但都是三天打魚,兩天曬網。而這位朋友的孩子卻堅持了下來。
問孩子如何做到的,朋友說,其實也沒什么,就是每天堅持彈而已。開始是一天一兩個小時,后來孩子自己要求加到三小時以上。就這樣,幾年堅持下來,就彈得很好了。
我們去看了孩子的演奏會,看到以前有點害羞內向的他,如今在臺上行云流水、淡定自如,真是判若兩人。一直堅持的成果除了給孩子帶來價值感,還帶來了自信。
比如辦了張健身卡,一開始可積極了,甚至冒雨都要去。過了一陣子,體重降下來幾斤,于是開心地犒賞自己一餐美食。接著出去度了幾天假,體重又回到原來,一切徒勞。
有個國外的朋友介紹了一個客戶,他給我打電話,說客戶想親自過來考察。他還說,你的英文應該很好了吧,記得你以前一直在學。
從大學畢業起為了提高口語,我報了無數個培訓班。記得當時白天上班,晚上還頂著呼呼寒風,手上抓著食物,走在人行橋上,匆匆趕去學英語,可以說很努力了。只是后來和健身一樣,總有一段時間會停下來。
如果說沒一點進步也不對,確實進步了,從以前的入門到現在的初級階段,能用口語簡單交流了。但這么一點進步居然用了十幾年時間,荒廢了多少時間和金錢。
如果,我當初一直堅持下來,每天一點點,哪怕只是每天幾個單詞硬背下來,現在也該有一萬多的詞匯量了。朋友打電話來,我就能很自豪地馬上答應他了,可惜沒有如果。
為什么間歇性努力效果沒那么好,因為你的每一次重復都是一次新的開始,深入度不夠,要花上很長時間去溫習之前學的。
而在學新知識時,又會停下來一段時間,這樣不斷地重復,看起來似乎沒放棄過,但卻是一直在原地踏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