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世紀80年代,面對毒品在全球日趨泛濫、毒品走私日益嚴重這一嚴峻形勢,聯合國1987年6月在奧地利維也納召開了關于麻醉品濫用和非法販運問題的部長級會議。會議提出“愛生命、不吸毒”的口號,并建議將每年的6月26日定為“國際禁毒日”,以引起世界各國對毒品問題的重視,共同抵御毒品的危害。同年12月,第42屆聯合國大會通過決議,正式將每年6月26日確定為“國際禁毒日”。
從1992年起,國際禁毒日每年都有一個活動主題,以達到國際社會關注和共同參與的效果。
● 歷年主題:
年國際禁毒日主題是:參與禁毒斗爭,構建和諧社會。
2009年:參與禁毒斗爭,構建和諧社會
。玻埃埃改辏 依法禁毒,構建和諧
。玻埃埃纺辏“抵制毒品,參與禁毒”。
2006年:“毒品不是兒戲”。
。玻埃埃的辏“珍惜自我,健康選擇”。
。玻埃埃茨辏“抵制毒品,參與禁毒”。
。玻埃埃衬辏“讓我們討論毒品問題” (2003年我國“6·26”國際禁毒日的宣傳主題為 “遠離毒品,關愛未來”)。
。玻埃埃材辏“吸毒與艾滋病”。
。玻埃埃蹦辏“體育拒絕毒品”。
2000年:Facing Reality: Denial, Corruption and Violence。面對現實,拒絕墮落和暴力。
。保梗梗鼓辏“親近音樂,遠離毒品”。
。保梗梗改辏“無毒世界我們能做到”。
。保梗梗材辏“毒品,全球問題,需要全球解決”。
【常見的幾種毒品】
【常見的幾種毒品】
毒品是指鴉片、海洛因、冰毒、嗎啡、大麻、可卡因以及其他能夠使人形成癮癖的麻醉藥品和精神藥品,也包括近年來在美國等地流行起來的迷幻藥。國際上通常把毒品分為九大類,其中對人體危害最大的有鴉片類、可卡因類和大麻類,可卡因類被稱為“百毒之王”。
● 罌粟 (Papaver Somniferum) 原產于小亞細亞,適應性很強,從非洲最南端到地球北部莫斯科的氣候,它都能生長。罌粟為一年生植物,植株高1米到5米,花為藍紫色或白色,葉子為銀綠色,分裂或有鋸齒。 罌粟花落后,在頂端結成橢圓型的果實──罌粟果。取罌粟果劃破表皮,會流出乳白色的果汁。果汁暴露于空氣后干燥凝結,即變成褐色或黑色,這就是生鴉片。生鴉片經過提煉生成嗎啡,嗎啡再經化學藥物提煉即生成海洛因。
● 鴉片( 品名或常用名:Laudanum, Paregoric;俗稱:Opium) ——取自罌粟的生鴉片以圓塊狀、餅狀或磚狀出售,以后再粉碎或進一步加工。鴉片的有效成分為生物堿,最主要的是嗎啡。使用鴉片成癮后,可引起體質衰弱及精神頹廢,還會縮短壽命。過量使用可引起急性中毒,因呼吸抑制而造成死亡。
● 嗎啡 (Roxanol) ——是一種無色或白色結晶粉,是鴉片的主要生物堿,從鴉片中提煉而成。嗎啡通過注射及口服可產生欣快感,并產生對呼吸系統、循環系統和腸胃系統的副作用。嗎啡是一種全身抑制藥,使用后容易成癮。
● 海洛因 (商品名或常用名:二乙酰嗎啡;俗稱:Horse, Smack, H, Stuff, Junk)——由嗎啡經化學藥物提煉而成,呈白色粉末狀,俗稱“白粉”。它是強烈的中樞神經系統抑制劑,會對人的生殖、神經和腸胃系統造成嚴重損害。海洛因極易成癮,且難戒斷。過量服用會因呼吸抑制而死亡。是被吸毒者廣泛濫用的一種毒品。聯合國禁毒署1998年公布的數字表明,吸食海洛因的人數為800萬,占世界總人口的0.14%。
● 可卡因 (俗稱:Bump, Coke, Flake, Snow, Candy) ——是一種微細、白色的結晶粉狀的生物堿,性粉末,味苦,具舌麻痹感,由古柯的葉子提煉而成,又稱古柯堿。古柯生長在熱帶或亞熱帶氣候的山坡或高地上。在拉美地區的哥倫比亞、玻利維亞秘魯是古柯葉的主要種植國以及可卡因的主要生產國。可卡因是一種中樞神經系統即脊髓、髓質、大腦等系統的興奮劑,可刺激大腦皮質,麻痹感覺神經末梢和運動神經末梢,從而產生欣快感及視、聽、觸等幻覺?煽ㄒ虮俏蠛芸鞛楸钦衬の,因刺激性及對血管有收縮作用,故容易形成鼻腔潰瘍。可卡因可在服用數周后即可產生習慣性,使服用者在心理上對其產生嚴重的依賴性,因而成為一種特別容易使人上癮的毒品。服用可卡因后,會逐漸發生偏執狂型精神病,并日漸加劇,使精神衰退。大劑量服用后可刺激脊髓.引起驚厥,乃至整個神經系統抑制,引起呼吸衰竭造成死亡。在毒品交易中,可卡因被稱為 Snow 或 Coke 。
● 大麻及其衍生物——大麻是一種粗大、直立、芳香的一年生雌雄異株的灌木。大麻原產于中亞,在北溫帶地區種植較為廣泛。大麻里含有大麻酚、大麻二酚和四氫大麻酚等數種生物堿。其中四氫大麻酚是服用大麻后產生致幻作用的主要成份。大麻服用后可影響中樞神經系統,引起欣快感,并引起倦睡。大劑量服用可出現幻視、焦慮、抑郁、情緒突變、妄想狂樣的反應。大麻主要是在心理上而不是在生理上引起成癮。長期使用者在停止使用2-4周可消除其影響,而不會象停止服用鴉片那樣出現生理癥狀。大麻的衍生物主要是大麻脂和大麻油。
● 搖頭丸——主要成分是冰毒,是冰毒的一種。冰毒的成分是甲基苯丙安,純品很像冰糖,販賣者為了便于吸食者使用,制作成各種規格的片劑、丸劑,就是“搖頭丸”——人服食后為釋放能量會不停手舞足蹈,搖頭晃腦。冰毒是一種精神類毒品,吸食后透支人體的能量,對內臟器官傷害很大。吸食者有暴力攻擊傾向,易引發暴力攻擊、性侵害、搶劫等事件,成為社會治安隱患。有人曾訴說吸食冰毒后的感覺:“血液沸騰,敢干平時最不敢干的事。”有報章透露,冰毒吸食一次即可成癮。冰毒對吸食者和社會的危害性,遠甚于海洛因。
【世界毒品主要產地】
目前,世界上有四大“毒窟”,分別是位于東南亞老撾、泰國、緬甸3國接壤地區的“金三角”;位于中、西亞的阿富汗、巴基斯坦、伊朗3國接壤地區的“金新月”;位于南美洲哥倫比亞的“銀三角 ”和黎巴嫩的“第四產地”。
● “金三角”:“金三角” (Golden Triangle) 是指位于東南亞泰國、緬甸和老撾三國邊境地區的一個三角形地帶,因這一地區盛產鴉片等毒品、是世界上主要的毒品產地,而以“金三角”聞名于世。“金三角”的范圍包括緬甸北部的撣邦、克欽邦、泰國的清萊府、清邁府北部及老撾的瑯南塔省、豐沙里、烏多姆塞省,及瑯勃拉邦省西部,共有大小村鎮3000多個?偯娣e為19.4萬平方公里。
由于“金三角”地區大部分是在海拔在千米以上的崇山峻嶺,氣候炎熱,雨量充沛,土壤肥沃,極適宜罌粟的生長,再加上這里叢林密布,道路崎嶇,交通閉塞,三國政府鞭長莫及,為種植罌粟提供了政治、經濟以及地理、氣候等方面得天獨厚的條件。
2005年11月4日拍攝的泰國北部清盛縣一家坐落在叢林中的旅館。清盛縣位于昔日著名毒源地“金三角”的泰國一側,自從替代種植政策推行后,當地罌粟種植大幅下降。為了幫助當地農民就業,泰國有關部門還大力促進旅游業的發展,如今這里已經成為最受外國游客歡迎的旅游景點之一 。 到20世紀60年代,這里已成為以盛產鴉片聞名世界的四大毒品產地之一,這里成了罌粟種植、提煉、販運和走私的黃金地帶。長期以來,這里一直活動著多股反政府武裝和其他毒品武裝,故又被稱為“冒險家的樂園”。 “金三角”罌粟種植面積大幅下降
● “金新月”:“金新月” (Golden Crescent) 位于阿富汗、巴基斯坦和伊朗三國的交界地帶,因地域形狀近似新月,又因盛產利潤極高的毒品鴉片,故被稱為“金新月”。“金新月” 地區包括巴基斯坦的西北邊境省和俾路支省、伊朗的錫斯坦-俾路支斯坦省、阿富汗的雷吉斯坦和努里斯坦等地區。
“金新月” 地區人口稀少,交通不便,氣候干燥,主要居住著以尚武和剽悍著稱的帕坦族和俾路支族。長期以來,他們保持著傳統的民族風格與個性,比較自由地來往于三國邊界地帶。阿富汗、巴基斯坦和伊朗三國政府均未對其進行有效的行政管理,使該地區發展為世界范圍內主要的鴉片產地。
在20世紀70年代末,由于天氣干旱,東南亞“金三角”地區鴉片歉收,黑市上海洛因等毒品供不應求,價格暴漲。這時,“金新月” 的罌粟種植者抓住了毒品價格上漲的好時機,擴大種植面積,打入“金三角”在海外的傳統市場。它是繼“金三角”之后崛起的世界鴉片類毒品的重要產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