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0年深秋的一個晚上,在中國江蘇無錫的一次文藝晚會上,一位雙目失明、年近花甲的老人,在舞臺上演奏了一首二胡獨奏曲《二泉映月》,博得了觀眾經久不息的掌聲,演奏者也激動得熱淚盈眶,又加演了一曲《聽松》。他就是聞名中外的民間音樂家——瞎子阿炳。
阿炳原名華彥鈞,江蘇無錫人。從小酷愛音樂,隨養父華清和道士學習各種樂器,能唱會奏,還能即興編詞創作。因生活所迫流落街頭,后又不幸患眼疾而雙目失明。他手中的二胡琴弦較粗,且繃得很緊,其他人一般是按不動的;他的琴聲高亢而悠遠,演奏別具一格,站著拉或邊走邊拉,將二胡琴筒夾在兩膝間是他常有的演奏姿勢。由于他社會地位低下,雖然演奏技巧很高,卻從來無緣上臺表演。這次文藝晚會,是他有生以來第一次也是最后一次登臺。(飽經滄桑的華彥鈞在這次演出后不久就與世長辭了)
1951年,天津人民廣播電臺首次播送了華彥鈞的代表作《二泉映月》,1954年又出版了《阿炳曲集》。國慶10周年時,中國對外文化協會將《二泉映月》作為我國民族音樂的代表作之一送給國際友人。從此,華彥鈞的作品在國外廣泛流傳,并得到很高的評價。著名指揮家小澤征爾聽了《二泉映月》后,不禁潸然淚下,他深受感動地說;“斷腸之感,這句話太合適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