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貢·米勒園(Egon Müller)
一瓶酒一旦被冠以 “great” ,那就表明這款酒不僅售價可觀,最重要的是,它已經不再是簡單的農產品,而是可遇不可求的天時 —— 適宜的氣候、地利 —— 恰當的土壤、人和 —— 充滿靈感的釀酒師這三位一體共同造就的一件藝術品。
1794年10月初,法國軍隊攻占德國科隆與波昂,占領了整個盛產美酒的萊茵河地區后,代表法國大革命打破權威與教會勢力,貴族統治的自由風氣也傳進了這個封閉的河谷。教會與貴族所擁有的龐大葡萄園被充公,拍賣,小農制的葡萄園于是如雨后春筍般地成立。截至目前約有2600個葡萄園,開啟了德國葡萄酒地新紀元,也造就了生產世界最昂貴地葡萄酒的酒園―――伊貢·米勒酒園的誕生。
追溯伊貢·米勒酒園的歷史,可自6世紀建成的圣瑪麗亞修道院(Sankt Maria vonTrier)說起。該院建在維庭根(Wiltingen)鎮附近的一座名叫沙茲堡(Scharzhofberg)的小山上。隨著法國勢力進入了萊茵河流域,”教產還俗”的運動于是展開,伊貢·米勒的曾祖父柯赫(Jean-Jacques Koch)便趁機購得此酒園。柯赫去世后,葡萄園平分給7個子女繼承。
伊貢·米勒家族擁有沙茲堡山約 7 公頃 的山坡地,其坡度達 50 度。另外,近年來另在
伊貢·米勒園葡萄地 司令葡萄多半生長在萊茵河邊坡度甚大的山坡上,產量自然減少。曾有人統計,以同樣的面積在法國蘇代區能出產 5 萬瓶干漿果精選酒,而德國萊茵河區只能生產 250 瓶,而且還不包括干漿果精選在內 ( 因為干漿果精選是看年份的 ) 。這是德國的漿果精選級以上的干漿果精選級價錢居高不下的主要原因!難怪其剛一出場即刻被歐洲企業界,特別是德國企業 界搶購一空,干漿果精選級酒實際在市場上已經絕跡。
伊貢·米勒園(Egon Muller, Scharzhofberg, TBA)的TBA。TBA指的是等每顆粒葡萄都完全枯萎成葡萄干才采收,且至少陳釀十年以上。德國都是“小農”酒園,伊貢園只有12公頃,再加上氣候寒冷,精耕細作,產量極少,只有法國同類酒莊的百分之一。這都是造成德國TBA價格高昂的原因。伊貢酒味道較淡,幽雅精致宛如素妝打扮的精美女人,與流于甜俗的加拿大冰酒比起來,有天壤之別。
德國的白葡萄酒依官方審定分為六個等級,從下至上依次是:內閣級酒(Kabinitt)、晚收級酒(Spatlese)、精選級酒(Auslese)、漿果精選級酒(BA)、冰酒(Eiswein)和干漿果精選級酒(TBA)。伊貢·米勒園所釀制的干漿果精選酒可以說是世界上最昂貴的白酒,這種酒的釀造極其復雜通常每年最多產 200-300 瓶,而且并非年年都有,因而通常它的交易是在拍賣會上,以驚人的價格售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