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穆拉比,故巴比倫第一王朝第六代國王,生年不詳,卒于約公元前1750年,即位后加緊建設,積蓄力量,然后,采取集中力量,各個擊破的戰略,先后滅亡伊新,拉爾薩,馬里,埃什努那等國,公元前1763年,攻打拉爾薩時,采取了筑壩攔河斷其水源或攔水后突然放水發動水攻的戰術,經35年的征戰,結束了諸國割據的局面,建立起統一的中央集權奴隸制國家,他制定的《漢穆拉比法典》,是迄今已發現的古代奴隸社會第一部比較完整的成文法典,也是研究古巴比倫歷史的重要資料。
相關資料:
漢穆拉比(?~前1750)
Hammurabi
巴比倫第一王朝的第六代國王(前1792~前1750)。又譯漢謨拉比。漢穆拉比繼承先王遺志,繼續為取得幼發拉底河河水的使用權而奮斗。統一了美索不達米亞地區。頒布《漢穆拉比法典》。公元前1792年,漢穆拉比繼承其父辛姆巴利特的王位以后,建設和翻修神廟、城墻和公共設施,疏浚溝渠,向各城鎮的保護神奉獻祭品,最后是進行戰爭。公元前1787年,漢穆拉比征服已經被拉爾薩王里姆辛占有的伊辛城。1年后,與里姆辛再次交戰。公元前1784年將他的軍事進攻方向轉向西北方和東方。公元前1776~前1768年漢穆拉比構筑北方邊界幾座城市的防御設施。公元前1764年,與底
主要歷史貢獻; 漢穆拉比法典
公元前18世紀古巴比倫王國第6代國王漢穆拉比(約前1792~前1750在位)頒布的法律。本文部分共282條,是古代兩河流域及其鄰近地區楔形文字法中具有代表性的一部法典,也是世界上迄今完整保存下來的最早的一部法典。法典原文刻在一座黑色玄武巖石柱上,故又名“石柱法”(見彩圖)。1901年為法國考古隊在伊朗古城蘇薩遺址發現。石柱上端是漢穆拉比王站在太陽神夏馬西面前接受權標的浮雕,下端刻滿法典條文。其中有35條已經磨損,但根據在蘇薩及其他地方發現的泥板文書上的法典抄本片斷,大部分得以補上。石柱現存巴黎羅浮博物館。
這部法典的頒布,是漢穆拉比統治時期重大活動之一。法典是在兩河流域較早制定的一些奴隸制法(如《蘇美爾法典》、《俾拉拉馬法典》和《利皮特-伊斯塔法典》)的基礎上編纂的,保持著兩河流域成文法典的傳統和風格。但在內容和編纂技術上都比過去有所提高,反映了該地區社會的進一步發展!稘h穆拉比法典》在古巴比倫王國長期有效,對兩河流域后來的一些成文法,如《亞述法典》等有很大影響。
《漢穆拉比法典》由序言、本文和結語三部分組成,序言和結語約占全部篇幅的五分之一,語言豐富,詞藻華麗,可以說是一篇對漢穆拉比本人的贊美詩。在序言里,漢穆拉比自稱受命于天神安努和蘇美爾最高神恩利勒,是“四方的庇護者”、“眾王的統治者”,他是按神的意志頒布這一法典,并一再稱頌自己的豐功偉績。結語部分告誡后繼的國王必須遵守這部法典,不得曲解、變更或廢除,否則,一切災禍將降臨其身。法典本文涉及當時社會生活的許多方面,陳述次序大致是:1~5條司法方面的犯罪;6~25條,財產方面的犯罪;26~59條,土地、房屋和損害賠償;60~126條,果園經營、商業、借貸和寄存等;127~194條,婚姻、家庭、家庭財產、繼承和收養;195~214條,毆打致傷致死;215~240條,關于醫生、理發師、建筑師、造船工和船員等規定;241~267條,耕牛租賃、耕者和牧者的雇傭;268~277條,動物、船和車輛租賃、工匠雇傭等;278~282條,奴隸買賣等。這部法典維護君主專制制度、奴隸制度和自由人內部的不平等地位;保留土地國有和公社所有制;有較多關于商品交換和保護動產私有權的規定;肯定全權自由人之間的同態復仇原則,等等。法典中也有很多遺漏,例如,對兩河流域至關重要的水利灌溉問題就沒有規定;并且法典條文不是抽象的規范,而只是一些具體案件的解決辦法,是一部司法判例的匯編。
這部法典的頒布,是漢穆拉比統治時期重大活動之一。法典是在兩河流域較早制定的一些奴隸制法(如《蘇美爾法典》、《俾拉拉馬法典》和《利皮特-伊斯塔法典》)的基礎上編纂的,保持著兩河流域成文法典的傳統和風格。但在內容和編纂技術上都比過去有所提高,反映了該地區社會的進一步發展!稘h穆拉比法典》在古巴比倫王國長期有效,對兩河流域后來的一些成文法,如《亞述法典》等有很大影響。
《漢穆拉比法典》由序言、本文和結語三部分組成,序言和結語約占全部篇幅的五分之一,語言豐富,詞藻華麗,可以說是一篇對漢穆拉比本人的贊美詩。在序言里,漢穆拉比自稱受命于天神安努和蘇美爾最高神恩利勒,是“四方的庇護者”、“眾王的統治者”,他是按神的意志頒布這一法典,并一再稱頌自己的豐功偉績。結語部分告誡后繼的國王必須遵守這部法典,不得曲解、變更或廢除,否則,一切災禍將降臨其身。法典本文涉及當時社會生活的許多方面,陳述次序大致是:1~5條司法方面的犯罪;6~25條,財產方面的犯罪;26~59條,土地、房屋和損害賠償;60~126條,果園經營、商業、借貸和寄存等;127~194條,婚姻、家庭、家庭財產、繼承和收養;195~214條,毆打致傷致死;215~240條,關于醫生、理發師、建筑師、造船工和船員等規定;241~267條,耕牛租賃、耕者和牧者的雇傭;268~277條,動物、船和車輛租賃、工匠雇傭等;278~282條,奴隸買賣等。這部法典維護君主專制制度、奴隸制度和自由人內部的不平等地位;保留土地國有和公社所有制;有較多關于商品交換和保護動產私有權的規定;肯定全權自由人之間的同態復仇原則,等等。法典中也有很多遺漏,例如,對兩河流域至關重要的水利灌溉問題就沒有規定;并且法典條文不是抽象的規范,而只是一些具體案件的解決辦法,是一部司法判例的匯編。
古巴比倫王 國國王漢穆拉比頒布 的法律 。 本文部分共282 條,是古代兩 河流域及其鄰近地區楔形文字法中具有代表性的一部法典,也是世界上迄今完整保存下來的最早的一部法典。法典原文刻在一座黑色玄武巖石柱上,故又名石柱法。1901年為法國考古隊在伊朗古城蘇薩遺址發現。石柱現存巴黎盧浮宮博物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