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項對全球五十個國家進行的調查發現,菲律賓人是亞洲國家當中最樂觀的人民,也是全世界最快樂的人民之一。
這項調查是根據“世界價值民調機構”(WORLDVALUESURVEY)進行的。
在對五十國家進行調查顯示,全球最快樂的人民是委內瑞拉人(達百分之五十五),而菲律賓人名列首十個最快樂國家的第六位,意味著他們“對于生活方式感到非?鞓贰薄
緊隨委內瑞拉人的分別是,尼日利亞人(百分之四十五)、愛爾蘭人(百分之四十二)、冰島人(百分之四十二)、荷蘭人(百分之四十)、菲律賓人(百分之四十)、澳大利亞人、美國人和土耳其人均為(百分之三十九)、瑞士人(百分之三十八)。
最不快樂的人民分別是保加利亞人(百分之七)、亞美尼亞人(百分之六)、羅馬尼亞人(百分之六)、俄羅斯人(百分之六)、烏克蘭人(百分之五)、白俄羅斯人(百分之五)、摩爾多瓦人(百分之四)、立陶宛人(百分之四)、愛沙尼亞人(百分之四)、斯洛伐克人(百分之四)和拉脫維亞人(百分之三)。
對五十個國家的人民之快樂程度進行的調查發現,菲律賓人在亞洲人當中唯一進入前十名。
這項調查報告證明了“金錢不能買到快樂”這句格言。許多富裕國家的人民未能進入前十名。民調機構的研究人
員形容,物質欲望是“快樂的抑制劑”。他們說,工業化國家的人民在二戰結束過后的快樂程度,實際上幾乎保持同一水平,即使這些國家的收入已經大幅上升。
相關資料:
菲律賓人是東南亞菲律賓的基本居民。包括幾十個民族。大多屬蒙古人種馬來類型;少數屬尼格羅-澳大利亞人種尼格利陀類型。全國有幾十種民族語言,1962年定他加祿語為國語,屬南島語系印度尼西亞語族。有拉丁字母文字。但政府文告、議會辯論和主要報刊均使用英語。多信天主教,少數人信基督教、伊斯蘭教、佛教和原始宗教。菲律賓群島的古老居民系尼格利陀人,約在2萬多年前從連接亞洲大陸的陸橋遷入,帶來舊石器時代后期文化,其后裔為今日的阿埃塔人。公元前3000年~前1000年,先后又有兩批原始馬來人從海上遷入,帶來新石器時代文化,其后裔為邦都人、卡林加人、伊隆戈特人、巴戈博人、曼達亞人、布基農人等。公元前2世紀~公元16世紀,又有3批新馬來人遷入,帶來金屬工具、階級制度和文字,其后裔為今日的伊富高人、比薩揚人、他加祿人、伊洛卡諾人、比科爾人以及14世紀信仰伊斯蘭教的摩洛人等。這些不同來源的人們有的仍保持著自己的民族特性 ,有些則互相混合,并不斷吸收以后陸續遷入者的文化和血統,社會發展達到較高水平。元3世紀時,菲律賓人即與中國有友好往來。中國宋代趙汝適《諸蕃志》中已有關于民都洛島麻逸國的記載。當時菲律賓人已輸入中國瓷器和其他商品 。其后,在東南部又建蘇祿國,在班乃島建有馬迪加亞斯國 ,在北部和中部建有呂宋和馮嘉施蘭等國。14世紀后有大批中國移民遷入,參加當地的經濟開發。菲律賓人以農業為主 ,種植水稻、玉米、可可、甘蔗、煙草、椰子和馬尼拉麻。漁業和手工業發達,刺繡工藝著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