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最早的紙幣 “先驅” 世界最早的信用貨幣起源于中國漢武帝元狩四年(前119年)發行的白鹿皮幣。它是用白鹿皮方尺為幣、飾以彩畫。它是一種信用貨幣,也是世界上最早具有紙幣性質的貨幣,可稱是中國和世界上紙幣的 “先驅 ”。與此同時還發行白金三品(銀錫合金)鑄成圓形龍、方形馬、橢形龜(各有幣值)是我國法定貨幣的開始。
北宋 “交子 ”是世界最早的紙幣
“交子 ”在宋太宗淳化年間開始于四川流通。張詠始做交子。太宗、真宗時他在益州(成都)做官,所創交子是地方政府貨幣。 “交子 ”是四川地方俗話,也是票證、票券的概稱,有交合之意即 “合券取錢 ”。交子是我國和世界最早的紙幣,北宋政府發行交子是公元1023年,比歐洲使用鈔票早600多年,(歐洲瑞典最早于1690年發行紙幣)。我國最早出土的交子鈔版早年流失國外,最初發表在《東亞雜志》,國內只有鈔版拓印圖,圖上無鈔名,定性待考。
元代 “中統鈔 ”是現存世界最早紙幣
忽必烈1260年繼承汗位,1271年定國號 “元 ”。建大都城(北京)發行 “中統交鈔 ”(絲本位)、 “中統寶鈔(以銀為本位)后者流通廣,1271年定國號為 “元 ”時又發行至元寶鈔
。票幅163 ×90毫米的壹拾文是交鈔最小面值者。1277年停用金屬幣全國用紙幣。此時外國尚無紙幣,最早的波斯1294年紙幣款式仿元,票面印有 “鈔 ”的漢字,印、法、英、俄發行紙幣更晚,說中統交鈔是世界現存最早的紙幣當之無愧,元是中國發行紙幣的盛期,距今已有八百多年歷史。“大明寶鈔 ”是世界票幅最大的紙幣
明太祖洪武七年(1374年)頒《鈔法》次年以中書省(13年改戶部)名義發行 “大明通行寶鈔 ”,面額有一百、二百、三百、四百、五百文、一貫。鈔一貫合銅錢千文或銀一兩、黃金二錢五分,四貫準黃金一兩。以桑穰和公文廢紙打漿做料,師元不泥于元、版面古樸華麗、構圖疏密有致,布局嚴謹、文字精美。一貫鈔豎方形、高一尺、寬6寸。它是古今中外票幅尺寸最大的紙幣。此票龍紋花欄、標題 “大明通行寶鈔 ”左右九疊篆文 “大明寶鈔 ”“天下通行 ”中為錢串、下有楷書文曰 “戶部奏準印造大明寶鈔與銅錢通行使用,偽造者斬,告捕者賞銀貳百伍拾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