該級艇1983年服役,共8艘。水上排水量2385噸,水下排水量2670噸,艇長72.1米,艇寬7.6米,水下航速25節。該級艇均裝備SM-39“飛魚”潛艦導彈。4座533毫米魚雷發射裝置,即可發射“飛魚”導彈,也可使ECAML15mod型魚雷。其導彈、魚雷備彈總數為18枚,水雷備彈總數為32枚。
相關資料:
與美俄相比,法國的核潛艇發展較晚,而且選擇了一條與眾不同之路。它首先發展的是戰略核潛艇,這與其堅持獨立的國防政策、急需核威懾力量有關。遲至1976年,法國才開始建造自己的第一級攻擊型核潛艇,也是世界上最小的一級核潛艇:“紅寶石”級。該級艇共建6艘,其中后2艘為改進型。
S601“紅寶石”號 1983年2月23日服役,于1991年至1993年2月進行現代化改裝;
S602“藍寶石”號 1984年7月6日服役,于1989年至1991年7月進行現代化改裝;
S603“黃寶石”號 1987年4月21日服役,于1992年至1994年6月進行現代化改裝;
S604“綠寶石”號 1988年9月16日服役,于1994年至1996年進行現代化改裝;
S605“紫水晶”號 1992年3月20日服役;
S606“珍珠”號 1993年7月7日服役。
★總體性能
“紅寶石”級全長72米,寬7.6米,水上航行時吃水6.4米,水上排水量2385噸,
該級艇雖然小,但有艇小的優勢。大型核潛艇的不足是在淺水區會變得“英雄無用武之地”,而排水量不到3000噸的小型核潛艇卻正好大顯身手。法國是地中海沿岸國家,它的海軍主要活動在地中海,而這一海域的許多海區都非常適合“紅寶石”一顯身手。
該級艇的小尺寸反應堆也很有特點,正是這種小字號反應堆的出現才催生出“紅寶石”。它采用了“積木式”的一體化設計原理,即反應堆的壓力殼、蒸汽發生器和主泵聯結成一個整體,反應堆的所有部件都是一個完整的結合體,這就使反應堆具有結構緊湊、系統簡單、體積小、重量輕、便于安裝調試、可提高軸功率等一系列優點,并有助于采用自然循環冷卻方式,以降低潛艇的輻射噪聲。另外,法國一貫堅持的電力推進方式也是為了達到降低輻射噪聲的目的。
★武器裝備
“紅寶石”級在艇首裝有4具533mm魚雷發射管,可發射魚雷和導彈。魚雷主要為F-17Ⅱ型和L-5Ⅲ型。F-17Ⅱ為線導,主/被動尋的,40節時射程20公里,戰斗部重250公斤,航深600米。L-5Ⅲ為兩用魚雷,主/被動尋的,35節時射程9.5公里,戰斗部重150公斤,航深550米。
該級艇所攜導彈是大名鼎鼎的“飛魚”,即SM-39“飛魚”潛射反艦導彈,0.9馬赫時射程50公里,戰斗部重165公斤。艇上共可攜帶魚雷和導彈共18枚,在執行布雷任務時則可攜帶各型水雷。
★電子裝備
·電子設備:SAT和DLA2B或DLA3武器控制系統;湯姆遜-CSF/DRUA33搜索雷達;電子支援為ARUR和ARUD系統。
·聲吶:DMUX20,多功能基陣,被動搜索,低頻;DUUA2B,主動,中頻;DUUX-5,被動測距與偵聽;DSUV62C,被動拖曳基陣,甚低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