抽水馬桶是誰發明的,連許多專家也說不清。一種說法是1596年英國貴族約翰·哈靈頓發明了第一個實用的馬桶——一個有水箱和沖水閥門的木制座位,在此之前,不少人總是去最近的大
樹下和小河里就地解決。盡管哈靈頓發明了馬桶,但由于排污系統不完善而沒能得到廣泛應用。1861年,英國一個管道工托馬斯·克萊帕發明了一套先進的節水沖洗系統,廢物排放才開始進入現代化時期。
抽水馬桶于20世紀六七十年代開始在歐美盛行,后來傳到日本、韓國等亞洲國家,80年代初在北京夠點檔次的賓館里才見得到。但現在連北京稍像點樣的收費廁所里都用上了它,坐著真比蹲著強。這種裝置因為采用虹吸、螺盤虹吸等原理將溲溺抽走,而非人們想象中的用水沖,所以叫抽水馬桶。如何又省水又吸力大,這里面的門道可多了。
雖然抽水馬桶已經較為普及,但現在發展中國家還有29億人用不上衛生間。
關于改廁:
世界上對農村改廁分成四個等級。第一個等級,以泰國為代表,衛生廁所覆蓋率達75%以上;第二個等級是50-75%,有印尼等國;第三個等級是25%以上;第四個等級在25%以下。中國處于第三個等級,還比較落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