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orm id="tv1tj"></form><noframes id="tv1tj">
<noframes id="tv1tj">

<form id="tv1tj"><nobr id="tv1tj"><meter id="tv1tj"></meter></nobr></form>
<address id="tv1tj"><address id="tv1tj"></address></address>
    <address id="tv1tj"></address>
    <listing id="tv1tj"><listing id="tv1tj"><cite id="tv1tj"></cite></listing></listing>

        <em id="tv1tj"><address id="tv1tj"></address></em>
        第一課件網板報幼兒管理
        當前位置: 第一板報網 > 板報文稿 > 世界之最 >

        世界第一部養魚專著——養魚經

        世界第一部養魚專著《養魚經》,是春秋戰國時代的范蠡在無錫太湖之濱寫成的。

         

        相關資料:
         《養魚經》
          中國古代兩本同名的養魚著作。一本相傳系春秋末年范蠡所著,為中國最早的養魚著作,共一卷。范蠡晚年居陶,稱朱公,后人遂稱之為陶朱公,故本書又名《陶朱公養魚經》、《陶朱公養魚法》、《陶朱公養魚方》等。東漢初年已出現,《世說新語·任誕篇》注文所引《襄陽記》中有漢光武時“侍中習郁于峴山南,依《范蠡養魚經》作魚池”的記載。1965年,陜西漢中縣東漢墓中出土了作為墓主生前財產象征的隨葬品──陂池模型,池底塑有六尾鯉魚及其他水生生物,其顯示的養鯉方法與本書所載的相一致,說明本書在東漢時已用于指導養魚生產。唐初編纂的《隋書·經籍志》稱此書梁代尚存,后佚,F今傳世的本子主要引自《齊民要術》(卷六)。清代馬國翰又將此與《齊民要術》中的“作魚池法”一段合編成《養魚經》,收入《玉函山房輯佚書》中。本書現存共 400余字,以問對形式記載了魚池構造、親魚規格、雌雄魚搭配比例、適宜放養的時間以及密養、輪捕、留種增殖等養鯉方法,與后世方法多相類似,是中國養魚史上值得重視的珍貴文獻。
          養魚經全文
          在越為范蠡,有之乎?”曰:“有之。

        ”曰:“公任足千萬家,累億金,何術?”朱公曰:“夫治生之法有五,水畜第一。水畜,所謂魚池也。以六畝地為池,池中有九洲。求懷子鯉魚長三尺者二十頭,牡鯉魚長三尺者四頭,以二月上庚日內池中令水無聲,魚必生。至四月內一神守,六月內二神守,八月內三神守。神守者,鱉也。所以內鱉者,魚滿三百六十,則蛟龍為之長,而將魚飛去,內鱉則魚不復去。在池中周繞九洲無窮,自謂江湖也。至來年二月,得鯉魚長一尺者一萬五千枚,三尺者四萬五千枚,二尺者萬枚。枚值五十,得錢一百二十五萬。至明年得長一尺者十萬枚,長二尺者五萬枚,長三尺者五萬枚,長四尺者四萬枚。留長二尺者二千枚作種,所余皆取錢,五百二十五萬錢。候至明年,不可勝稈也!蓖跄擞诤笤分蔚,一年得錢三十余萬。池中九洲八谷,谷上立水二尺。又谷中立水六尺,所以養鯉者。鯉不相食,又易長也。
          又作魚池法,三尺大鯉,非近江湖,倉促難求。若養小魚,積年不大。欲令生大魚法,要須截取藪澤陂湖饒大魚處,近水際土沙十數載,以布池底。二年之內,即生大魚。蓋由土中先有大魚子,得水即生也。
          另一本又名《種魚經》、《魚經》,系明代的養魚著作。作者黃省曾,字勉之,別號五岳山人,吳縣人,嘉靖舉人。約刊行于1573~1618年間,共分3篇,主要記載魚苗培育、成魚飼養及長江下游海水魚類和淡水魚類的性狀,反映了明代后期蘇南地區的養魚技術。此外,書中“鬻時可去大而存小”、投餌“須有定時”的記載,說明明代已有先進的“輪捕輪放”和投飼“四定”(定質、定量、定時、定位)等先進養魚技術。此書還最早記載了中國的鯔魚半咸水人工養殖活動。

        第一板報網是第一課件網旗下專業板報網站,提供各種黑板報,手抄報,宣傳板,以及板報素材,板報教程等資源,是大家辦報的得力助手
        copyright 2019-2023 ALL resever www.xed-int.com
        欧美精品第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