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機之父是馬丁·庫帕,世人把1973年第一部手機的問世歸功于當年的摩托羅拉總設計師馬丁·庫珀。上世紀60年代的通訊巨頭母貝爾公司(Ma Bell)即AT&T公司,一直固守在自己在固定電話方面的壟斷地位,在很長一段時間里偏重于自己傳統的硬線資產,甚至預言到1995年手機用戶不會超過90萬。然而馬丁·庫珀則認為移動電話符合萬物的自然規律,他決心證明手機是可行的。但他萬萬沒有想到,他的發明將會對人類的溝通方式產生翻天覆地的改變。
馬丁·庫珀帶領他的團隊用了6周的時間就完成了世界通訊史上的巨大突破,研制出“便攜式”移動電話。一個采用數以千計的零件制造而成,僅僅為了實現無線通話功能的機器。隨后,他和他團隊還制造出了天線,建造了手機基站。這些基站相當于一臺微型電腦,可以測量電話信號的強度,同時把較弱的信號傳遞至下一個蜂窩。
在60年代末70年代初,貝爾實驗室和摩托羅拉是手機研發技術上的競爭對手。為了向對手宣告勝利,馬丁·庫珀用了最直接的方法,用研發的手機在街上給貝爾實驗室打了一個電話。雖然貝爾實驗室的人員對這個來電并不重視,但這對后人的意義非同凡響。因為這是人類通訊史上的第一次手機通話,而1973年4月3日這一天也被后人認定為手機的生日。
“如果馬可尼先于貝爾出世,我們今天使用的可能都是無線電話了,因為人是四處移動的。強迫人們呆在一個地方是不合乎事物本性的!瘪R丁·庫珀用事實證明了自己的觀點,他敢于挑戰傳統的行為,不但為他贏得了榮譽,更改變了世界的未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