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英國《新科學家》報道,在蚱蜢的啟發下,瑞士科學家開發的一種微型雙腿機器人創下世界最高的機器人跳躍記錄,此記錄是它身高的27倍,也是先前機器人創下的最高跳躍記錄的17倍。
由瑞士洛桑聯邦理工大學(EPFL)開發的這個機器人重7克,身高只有5厘米。其開發者希望這類跳躍機器人群體能開展災區探查,甚至去其它行星上進行一番考察。5月21日,弗羅來若及其同事在加利福尼亞舉行的IEEE機器人和機械自動化國際會議上展示了此蚱蜢機器人。
此機器人配備有一臺0.6克的呼機發動機(pager motor)和一節微型電池,可以給2個金屬彈簧充電,并慢慢地上緊此彈簧的發條,使其快速釋放能量,以達到非常強大的跳躍和非?焖俚募铀俣。洛桑聯邦理工大學教授達里羅·弗羅來若(Dario Floreano)表示,其原理如同可以跳躍的小型生物,像跳蚤、蚱蜢、青蛙等一樣,它們都是用彈性的肌肉來貯存和快速釋放能量來完成跳躍的。當它們也被上滿發條后再釋放時,它們就能伸直2條腿,推動此機器人向上快速跳躍。
此微型電池可以在3秒內給此彈簧充滿電,一節這樣電池可以提供此機器人連續跳躍320次的動力。它的每一條腿有二節,以某個角度連在一個“關節”上,就像我們起跑時的曲膝姿勢。調節好
此機器人“膝關節”的角度,就能讓此機器人跳得更遠更高。目前,此機器人樣機不能自我調整,也不能在著地后做好下一次跳躍的準備,但弗羅來若表示他們會開發更加精良的新版本。首先,他們想建造有電線的上部組件,讓此機器人在著地時能自動恢復其腳部的姿勢,還要給它加上翅膀,讓其在空中時能像真正的蚱蜢那樣飛行。
弗羅來若說:“這個仿生學的機器人現在是唯一一個可以在不用行走或安裝輪子的前提下能在一些地形上探測的機器人。這個小型機器人可以安裝可充電的太陽能電池,以便于在地球或其他星球上運動。”此外,它還可以裝備上一個小型傳感器和微處理器來感知地面的粗糙程度、地形的復雜程度,以控制機器人的跳躍方式,并與團體中的其它機器人進行交流,以及利用自己的電池自動充電,以便做一些緊急救援和營救的工作。這類機器人簡單,但也會很便宜。弗羅來若表示,科學家還可以用它來協同跟蹤環境污染的調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