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92年,奧地利人J。勞曼設計成功世界上第一支自動手槍——肖伯格手槍,該槍由彈匣供彈,借助火藥燃氣能量進行裝彈。
關于自動手槍:
自動手槍1892年奧地利首先研制出8毫米的舍恩伯格手槍,這是公認的第一把自動手槍。
自動手槍指可以自動裝填、單發射擊,用彈夾供彈,有空夾掛機裝置的手槍。部分型號可以全自動射擊。彈夾可攜帶6-12發子彈。部分型號甚至可裝20發子彈。是現代軍、警、民用的主流手槍 。
自動手槍是利用火藥燃氣能量實現自動裝填槍彈的手槍。
1893年,美籍德國人雨果.博查特發明了7.63毫米自動手槍。該槍的開鎖、拋殼、待擊、裝彈、閉鎖等動作均由槍機的后坐和復進來完成,并采用彈匣供彈。這些結構設計為現代手槍的發展奠定了基礎。后來,德國工程師喬治.盧格在博查特手槍的基礎上,改進槍機結構,設計制造出著名的盧格手槍。盧格手槍在德國服役達30年。
毛瑟手槍也是較早研制和使用的自動手槍。在中國俗稱"駁殼槍"、"盒子炮"等等。毛瑟手槍是德國毛瑟兵工廠費德勒三兄弟于1895年研制成功的,以毛瑟的名字在德國申請了專利,定型為毛瑟M1896式7.63毫米手槍,舊中國時亦有仿制。軍事博物館收藏的朱德在"八一"南昌起義時使用的手槍就是毛
自動手槍──通常所說的自動手槍,實際上僅指能自動裝填彈藥的單發手槍(即射手扣動一次扳機,只能發射一發槍彈)。所以嚴格地說應叫作自動裝填手槍或半自動手槍。目前各國軍隊裝備的手槍大多是這類槍,而真正的自動手槍是既能自動裝填,又能連發射擊的手槍。由于它射擊精度差,命中率低,所以僅在本世紀的20─40年代在少數國家得到使用。
世界上第一支自動手槍(即自動裝填手槍)是由美籍德國人雨果?博查德于1890年發明的。后來德國洛韋公司的格奧爾格?呂格對博查德的設計進行了改進,定名為“帕拉貝呂姆”手槍。這種手槍1900年后裝備了瑞士,德國等國軍隊。德國的著名槍械設計師,毛瑟步槍的發明人P.P.毛瑟在1896年也設計了毛瑟自動手槍,后來還發明了可連發射擊的全自動手槍。中國抗日戰爭中曾廣泛使用的“駁殼槍”和“20響”就是毛瑟式半自動,全自動手槍。
著名的槍械設計師約翰?摩西?勃朗寧出生于美國一個頗有聲望的軍械世家,1897年后移居到比利時。勃朗寧曾根據博查德的發明設計了多種性能優良的手槍,其中某些類型的勃朗寧手槍共產至今仍在許多國家的軍隊中裝備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