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歐洲,每到一個地方,您所看到的最輝煌、最耀眼、最富有藝術感染力的建筑無疑是那些各具特色的教堂。歐洲的教堂不僅僅是建筑藝術的體現,更是從一個側面綜合反映了歐洲文化的深刻內涵。不論您在歐洲哪個地方訪問或旅游,參觀教堂是必不可少的重要內容之一。
我在歐洲幾個國家訪問時參觀了許許多多的教堂,但給我印象最深的還是世界上最著名的那幾座教堂。比如,舉世聞名的巴黎圣母院就是一座開歐洲建筑史先河的哥特式天主教堂;“水城”威尼斯市中心的圣馬可教堂則被大文豪雨果稱為世界上最漂亮的教堂;莫斯科紅場一側的瓦西里·博拉仁諾夫教堂同那壯觀的鐘樓一樣,別具一格,引人注目。然而,能夠將教堂建筑藝術的精華集于一身的則是位于意大利羅馬西北郊梵蒂岡城的堪稱世界上最大的天主教堂——圣彼得教堂。
圣彼得教堂可謂氣勢恢弘。它座落于圣彼得廣場一側,于1450年開始興建,1626年最后完成。整座教堂長約200米,最寬處有130余米,從地面到穹窿大圓屋頂頂尖十字架的高度達137米。教堂之大,可同時容納5萬余人,是世界上最大的教堂。
圣彼得教堂之所以著名,不僅僅因為它是世界上最大的教堂,還在于它是意大利文藝復興時期的建筑家與藝術家米開朗琪羅、拉斐爾、勃拉芒特和小莎迦洛等大師們的共同杰作。在教堂正門向右拐角處,有米開朗琪羅25歲時的雕塑名作《母愛》,圣母瑪麗亞右手緊緊摟著受難后遍體鱗傷的耶穌,左手微微攤開,垂首凝目,悲痛欲絕。而進門靠左是貝爾尼尼雕塑的《圣水缽》,缽呈貝殼狀,兩個稚嫩頑皮的小天使各捧一邊,用云母石雕刻而成。
圣彼得教堂大廳上的穹窿大圓屋頂十分別致,它為米開朗琪羅晚年的建筑杰作,直到他去世后26年才由其他建筑家繼續完成。大圓屋頂周長71米,直徑42.34米。抬頭仰望,圓頂的內壁頂上有色澤艷麗的鑲嵌畫和玻璃窗,觀賞的游人仿佛獨立在天穹之下。教堂內還有許多文藝復興時期藝術家的壁畫和雕塑作品,令人們嘆為觀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