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17世紀初,歐洲的御廚主管經常在冰上加一些新鮮東西,有時加些奶油或白脫,以后這種冰凍甜食便經常出現在歐洲貴族的餐桌上。法國路易十四(1638-1715年)曾在炎夏的一次宴會上,用奶油、蛋黃、砂糖和香料做成的一種甜食,裝在鍍金或銀質的杯子里。這種新奇的冰凍甜食使法國宮廷上下大為驚嘆。這種前所未見的冰凍甜食才是真正的淇淋冰。以后不知怎么一來,“淇淋冰”卻慢慢的叫成了“冰淇淋”。
另類說法:
最早冰制冷飲起源于中國,那時帝王們為了消暑,讓奴隸們在冬天把冰取來,貯存在地窖里,到了夏天再拿出來享用。大約到了唐朝末期,人們在生產火藥時開采出大量硝石,發現硝石溶于水時會吸收大量的熱,可使水降溫到結冰,從此人們可以在夏天制冰了。以后逐漸出現了做買賣的人,他們把糖加到冰里吸引顧客。到了宋代,市場上冷食的花樣就多起來了,商人們還在里面加上水果或果汁。元代的商人甚至在冰中加上果漿和牛奶,這和現代的冰淇淋已是十分相似了。
制造冰淇淋的方法直到13世紀才被意大利的旅行家馬可·波羅帶到意大利。后來意大利有一個叫夏爾信的人,在馬可·波羅帶回的配方中加入了桔子汁、檸檬汁等,被稱為“夏爾信”飲料。
1553年,法國的國王亨利二世結婚的時候,從意大利請來了一個會做冰淇淋的廚師,他花樣翻新的奶油冰淇淋使法國人大開眼界。后來,一個有膽量的意大利人把冰淇淋的配方傳到了法國。1560年,法國卡特琳皇后的一個私人廚師,為了給這位皇后換口味,發明了一種半固體狀的冰淇淋,他把奶油、牛奶、香料摻進去再刻上花紋,使冰淇淋更加色澤鮮艷、美味可口。以后冰淇淋的種類越來越多,成為大家所喜歡的一種食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