盡管比細菌還要微小的病毒對人類造成了很多傷害,但病毒實際上是一種性質非常簡單的生物,它們只是包在蛋白質里的DNA或RNA鏈,而且病毒具有非常簡單的對稱結構。最近,這一簡單結構引起了化學家們的興趣,他們在實驗中,利用化學方法從病毒的蛋白質外殼中分離出基因材料,然后重新組合外殼,從而用病毒的空外殼制成了世界上最小的試管。
化學家們一直在試圖建立同病毒一樣的微型籠狀結構,以開展化學實驗。因為利用病毒的空外殼這樣的微小試管,可以設計最新型的材料,例如微型電纜、晶體和其他微電成分等。
為了驗證他們的想法,化學家們把一些空的病毒外殼浸入一種含有鎢鹽的溶液中,溶液的酸度控制著病毒外殼的狀態:開放或關閉。當外殼呈關閉狀態時,鎢分子在內部反應中被捕捉,形成結構一致的晶體,這種晶體可以精確地反映病毒容器的形狀。因為盡管病毒的結構非常簡單對稱,但不同的病毒有不同的形狀,例如棒狀、五面體、六面體和二十面體等。利用這些不同形狀的病毒,化學家們可以建立不同材料的評價標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