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9月25日至10月13日,7臺23場演出首次“試水”國家大劇院舞臺。由于試演出的目的主要是對國家大劇院機電系統、舞臺機械系統、安全保障系統以及有關場地的運行組織服務等各項工作進行測試和演練,因此,沒有對市民售票,只有曾經參與劇院建設的建設者和劇院原址搬遷居民、部分媒體記者等少部分人成為了首批幸運觀眾。
全球劇場最大公共大廳:
足以籠罩工人體育館
從橄欖廳乘扶梯上到地面的公共大廳,立刻會被這里開闊的空間震撼。這是目前全球劇場中最大的公共大廳。大廳擁有國內跨度最大的穹頂,穹頂距離地面46米,足以將整個工人體育館籠罩其中。音樂廳、歌劇院、戲劇場依次從左向右排開。
位于正中間的是歌劇院,它是國家大劇院內最宏偉的建筑,以華麗的金色為主色調。歌劇院主要供大型歌劇、舞劇演出使用,混響時間為1.6秒,席位數2398個。
“劇院的靈魂是音響!贝髣≡旱墓ぷ魅藛T介紹說,在音響師眼中的完美墻體,通常是建筑師眼中難看的怪物。如何能讓大劇院看上去美觀,聽起來也上乘呢?“橢圓形會對聲音造成聚焦的致命效果。”參與大劇院聲學設計的專家介紹說,歌劇院實際上是在長方形空間里安置圓弧形的金屬網,來達到視覺與聲學的完美結合。它的原理是演出的聲音可以透過金屬網直達按照聲學要求設計的墻體,再反射回來,使得混響時間達到了1.6秒的極佳效果。工作人員說,站在舞臺上撕張紙,位于4層站席上的觀眾也能聽得清清楚楚。
音樂廳:
即使沒有擴聲設備,在任何一個座位上都能清晰地聽到舞臺上的聲音
音樂廳那起伏不定的海灘造型的頂棚,既是一個造型新穎的現代雕塑作品,更是將舞臺上的音樂擴散至觀眾席上所有角落的聲學裝置。無需借助任何電子擴聲設備,觀眾坐在音樂廳內的任何一個座位上,都能夠清晰地聽到舞臺上最真實的聲音。
主觀眾席對面的墻上,安裝了國內最大的管風琴。它的聲管達6500根之多,最粗的管直徑80厘米、最細的只有小拇指那么細,能滿足各種不同流派作品演出的需要。
坐在大劇院的劇場內,身下的坐椅以不為察覺的方式輕輕送來宜人的微風,卻沒有任何噪聲傳出。當觀眾站起來時,自動回彈的椅子坐墊就會自如地收起來,毫無響動。因為整個大劇院的空調采用下送風設計,在每個觀眾席坐椅下設置了送氣孔,使人體感受不到氣流的存在,非常舒適。同時,下送風設計只調節地面以上2米內的空氣溫度,不僅大大地節約了能源,而且不會產生噪音,保證了演出的完美音效。
戲劇場:
13個升降塊構成世界最復雜舞臺
戲劇場以上演戲曲、話劇等為主,共有1035個席位。具有濃郁民族色彩的絲布墻面體現出戲劇場親切、熱烈而傳統的氣氛。
這個劇場不大,舞臺卻是世界上最復雜的舞臺,有13個升降塊和2個輔助升降臺,它們可以整體邊旋轉邊升降,也可以分別單獨升降。二層中間位置到舞臺大幕線的視距僅有22米,就連最遠處的觀眾也可以看清演員的表情。劇場內特別設立了5排可升降坐椅以適應不同的演出,當上演的是熱鬧的京劇時,坐椅就會降下以拉開觀眾和舞臺的距離;如果演出的是話劇,觀眾們就多出了幾排靠前的位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