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orm id="tv1tj"></form><noframes id="tv1tj">
<noframes id="tv1tj">

<form id="tv1tj"><nobr id="tv1tj"><meter id="tv1tj"></meter></nobr></form>
<address id="tv1tj"><address id="tv1tj"></address></address>
    <address id="tv1tj"></address>
    <listing id="tv1tj"><listing id="tv1tj"><cite id="tv1tj"></cite></listing></listing>

        <em id="tv1tj"><address id="tv1tj"></address></em>
        第一課件網板報幼兒管理
        當前位置: 第一板報網 > 板報文稿 > 世界之最 >

        世界最大的沙島和河口沖積島——崇明島

        世界最大的沙島和河口沖積島——崇明島

         

        崇明島位于上海崇明縣,在長江入海口和中國東部海岸的中心位置(西太平洋沿岸中國海岸線的中點地區),處于長江黃金水道和以上海市為中心的黃金海岸的交匯點,內通長江沿岸18個省市,外通太平洋,是全世界最大的沙島和最大的河口沖積島。全島三面環江,一面臨海,西接滾滾長江,東瀕浩瀚東海,南與浦東新區、寶山區及江蘇省太倉市隔水相望,北與江蘇省海門市、啟東市一衣帶水。島南沿有深水岸線40多千米,具有良好的建港條件。

            崇明島也是世界上最大的沙島。崇明島狹而長,形如春蠶,東臨浩瀚的東海,西接萬里長江,北與啟東、海門一衣帶水,南依上海市,屬長江沖積平原。是我國僅次于臺灣和海南島的第三大島,有“長江門戶、東海瀛洲”之稱。
           
            崇明島公元618年露出水面,迄今已有1300多年歷史。由于長江攜帶的大量泥沙淤積,崇明島每年以143米的速度向東海延伸,增加土地約487公頃。
           
            崇明島大氣污染程度較輕微,水、土地也較凈化,加之氣候屬北亞熱帶,溫度適中,四季分明,光照充足,有利于多種農作物生長。崇明島有許多名、優、特、稀產品,如面丈魚、鳳尾魚、鰻魚、對蝦、白山羊、金瓜、甜玉米、蘆筍、食用菌、崇明大白菜等。無數候鳥到島上棲息、覓食。崇明島已

        成為我國候鳥重點保護區。

            全島面積1267平方公里,戶籍人口63.5萬人。東西長80公里,南北寬13至18公里。島上地勢平坦,無山崗丘陵,西北部和中部稍高,西南部和東部略低。90%以上的土地標高(以吳淞標高0米為參照)在3.21米至4.20米之間。島嶼地理位置在東經121°09′30〃至121°54′00〃,北緯31°27′00〃至31°51′15〃,地處北亞熱帶,氣候溫和濕潤,年平均氣溫15.2℃,日照充足,雨水充沛,四季分明。島上水土潔凈,空氣清新,生態環境優良,居民平均壽命76.7歲。

            崇明島水潔風清,到處都有未經人工斧鑿的天然風光。早在明清兩代,島上就有“金鰲鏡影”、“吉貝連云”、“玉宇機聲”等瀛洲八景。如今。崇明島風光更加旖旎。綠樹成蔭的200多公里環島大堤,猶如一條綠色巨龍,盤伏在長江口上。清晨,登上大堤東端,欣賞東海日出,不減泰岱奇觀;傍晚,立于大堤西側,飽覽長河落日,耳聽歸舟晚唱,令人心曠神怡。島上有眾多的歷史名勝和人文景觀。有面向浩瀚江水的瀛洲公園;千姿百態的城橋鎮澹園;還有金鰲山、壽安寺、孔廟、唐一岑墓、明潭、鄭成功血戰清兵的古戰場等遺址;有面積達5400多畝的華東地區最大的人造森林——東平林場。近年來,由于加強了各旅游景點的建

        設,海內外觀光旅游者源源不斷,僅1997年前來觀光的游客近百萬人次。最近,崇明縣政府就進一步開辟島上的旅游資源,提出了今后五年旅游業開發的總體規劃。它包括加快和完善中部東平國家森林公園度假區;中南部文化旅游區;西部綠華水上游樂度假區;東部東海瀛洲大樂園旅游區,并逐步建設成為大上海富有特色的休閑旅游勝地,最終建成我國乃至東南亞地區屈指可數的國家級旅游度假區。崇明島是整個上海發展空間和發展潛力最大且投資成本最低的地區。作為上海市經濟發展戰略“三步走”的第三步,21世紀崇明將拉開大開發,大開放的帷幕。規劃到2020年崇明將建成全國開放度最高的綠色食品開發園區、國家級旅游度假區和國際金融貿易區。即時,崇明島將成為遠東最繁華的島嶼。

            崇明島上,地勢平坦,景觀如同江南田地,初到崇明島的人,甚至感覺不到已到了島上。一片片綠油油的莊稼、一道道灌溉用的水渠,村落密布,道路交錯,并無一般海島的荒涼感覺。但是,作為海島,崇明島當然有其一些獨特的資源與景觀。大致有三樣特別之景:一曰蟹多。崇明島上,尤其在近海邊的泥灘上,到處是小蟹,幾乎黑壓壓的布滿灘面。游人行走灘面,小蟹們受到驚嚇,紛紛逃入灘上無粉的洞穴,速度之快,令

        人驚嘆!可以說,即使你以最快的速度俯身抓拾,也難碰觸到它們半點。當然,灘面上蟹穴滿地,用“千瘡百孔”形容之,絕不為過。所以,崇明島又有“蟹島”之美名。加上崇明方言,把“啥”字亦念成“蟹”字之音,聽來亦頗為別致。尤其是當地漁民百姓用土產蟹來款待你時,且又要客氣地說:“沒啥哈(“蟹蟹”),吃點蟹吧!”初到沉得十分有趣,即使以后回顧,亦會感到此番經歷又是何處可覓呢!

        崇明島的第二大特色是海灘蘆葦成林,可稱其為“環島綠色長城”了。由于蘆葦適宜于灘地生長,且長勢甚猛,在崇明島北岸及東南岸團結沙一帶,我們曾看到寬達數公里的蘆葦帶。人行其中,似覺無邊無際,可能當年沙家浜的蘆葦蕩之規模亦不過此。蘆葦之初用,不僅可護岸促淤,而且可作造紙之原料。

        第三大特色是島身形狀遷徙無常,始終處于迅速的演變過程中。不像基巖島嶼,千百年來基本上維持著相對穩定的狀態,崇明島卻自始至終演變不斷。現在還在醞釀著堵塞北支等工程?磥砦覈@個第三大島演變成為長江口北岸陸地那個日子的到來要比預見的更早些。

        崇明島還有一個美麗的古稱:“東海瀛洲”。相傳在遠古東海之中有一瀛洲側境,是神仙居處,但這個仙島沒有穩固下來,一直飄忽不定。秦始皇和漢武帝先后派人到東海之上四處尋找,都沒有找到。后來到了明朝,朱元璋皇帝把“東海瀛洲”四個字賜給了崇明島。從此,崇明島便有了古瀛洲的美名了。由柳洪平創建。

         

        第一板報網是第一課件網旗下專業板報網站,提供各種黑板報,手抄報,宣傳板,以及板報素材,板報教程等資源,是大家辦報的得力助手
        copyright 2019-2023 ALL resever www.xed-int.com
        欧美精品第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