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說家庭是最好的學校,父母是最好的老師,國無德不興,人無德不立。名人背后總會有一個不一樣的家風讓他們收益,讓我們一起來分享名人家風!
家風是什么?
又指門風,一家或一族世代相傳的道德準則和處世方法
著名作家老舍先生曾經這樣寫道:“我真正的老師,把性格傳給我的,是我的母親。母親并不識字,她給我的是生命的教育。”好媽媽勝過好老師,家庭教給人生第一課,樹立好家風,代代都受益。
名人家風由第一板報網小編整理,僅供參考:
中國文聯副主席馮驥才:
九旬老母給他繡紅腰帶
今年是馮驥才的本命年,72歲。每一次本命年的時候,母親都要親自給他做一條紅腰帶。今年他的母親已經98歲了,依然堅持親手為他做紅腰帶,并繡上“馬年大吉”四個字。馮驥才感動不已,久久抱住母親不撒手。他說,正是因為我在家里獲得了這樣美好的愛、知道愛是什么滋味,我希望把愛傳遞給別人。
馮驥才:“家風是什么”這個節目采訪了很多年輕人,他們講,爸爸說不能坑人、不能騙人,寧愿自己吃一點虧,說明傳統文化的根還在百姓心里。關鍵是怎么把傳統文化在人們血液里的正能量發揮出來,由家庭帶到社會,由社會變成一個美好的東西再回到家庭。
臺灣企業家黃梅邨:
家風是無形的,貴在身體力行
臺灣企業家黃梅邨:父母常說一句話,我們不做我們不要孩子做的事。家風并不是讓外人看的,家風是無形的,貴在身體力行,可以說是言教不如身教。
作家莫言:
勤學上進,與人為善
莫言:過去給兒子找媳婦,給女兒找婆家的時候,都會了解一下這個家庭的家風,家風好代表這個家庭出生的人人品好,受的教育好。我想,我們中國大多數的家庭實際上是受中國儒家文化所熏陶的,也就是勤儉、節約、好學、上進……這些構成了家風的基本內容,家風也是在與時俱進,更加開放、自由、健康、向上。我們家的家風和大多數農村家庭的家風差不多,我們家最主要的就是重視學習,重視文化,就是說勤學上進,與人為善。
演員趙本山:
父親嫌他生活不節儉
談及家風,趙本山回憶起已經仙逝的父親,“父親非常嚴厲,我白頭都發了,我爹活著的時候還罵過我,嫌我不夠節儉。”趙本山還透露了自己為人處世的原則,“做人心地要善良,學會尊重別人;胸懷坦蕩一些,放下一些,因為人所有的糾結都是跟自己過不去。”另外,他強調,人要有信仰,不熱愛國家的人自己瞧不起。
以上就是小編跟大家分享的“名人家風”的全部內容,讓我們也一起來說說自己的家規家訓,曬曬自己的家風家教,感受一份向上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