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正廉潔手抄報圖片:中國古代清正廉潔的故事一
拒受金
楊震,東漢時陜西人,曾執教講學20多年,年50時任荊州刺史,涿州太守、司徒、大尉等職,當他出任東萊太守期間,有一次,他路過昌邑縣時,曾得過楊震推薦的該縣縣官王密為了報恩,深夜以十斤黃金相送,楊震毅然拒絕,他說;“作為老朋友你怎么這樣不了解我呢?”王密神秘地說:“夜深了,這事沒人知道,”楊震哈哈大笑說;“我知、你知、天知、神知,怎么說沒人知道呢?”王密見楊震如此廉潔,羞愧地出門而去,楊震一生為官從未受過賄,在歷史上留下了清正廉潔的好名聲,后因受誣陷而自殺。
梁懸魚
羊續,后漢平陽人,官至南陽太守,剛上任就有人,有一天當地府丞來訪,手里提著一條七、八重的大鯉魚,羊續就問他,“你這是干什么的?”府丞說;“卑職聞大人喜食河鮮,今特從魚場買一條大魚,請大人嘗嘗鮮”羊續馬上意識到他的動機,羊續說;“你既然送來了,就放下吧,”府丞見大人欣然笑納心中十分高興。結果這事很快就傳了出去,他手下的一幫趨炎附勢的官員也紛至沓來,或送魚、或送肉,還有送金錢美女的,都想借此博得大人歡心,發便升官發財。當羊續看到這種情況時,神情馬上嚴肅起來,說到;“諸位大人認為我是一個貪婪的小人吧?好,請你們抬頭看看!敝灰娏荷蠎覓熘粭l干枯了的鯉魚,大家恍然大悟,狼狽而逃。
錢入水
劉寵,東漢時人,官至太守,為官清廉,不貪財,為民辦實事,深受百姓愛戴,他任太守幾年,后調入京城任職,當他要赴京城時,百姓們依依不舍,并計劃如何送別劉太守,而劉太守 和夫人商定悄悄離開,不讓百姓知道,那知他剛走不遠,百姓們冒著寒冷,早在路口等著送別他了,有的拿雞蛋、雞子、魚,牛肉、羊肉,太守一律拒收,并說;“謝謝各位父老鄉親們,你們的心情我領了,大家請回去吧,天氣太冷,以防凍傷身體,回家吧!崩先藗冋f;“以前的官員只知道貪財,搞得大家雞犬不寧,你來了百姓們安居樂業,我們實在感謝劉太守,臨別之時無以為報,我們每人出一百文錢,請太守收下,劉太守說;”大家的心意我領了,錢堅決不能收,百姓們執意不肯,無奈,劉太守從每人手里拿下一文錢,作為象征性的收下了,百姓們才稱謝作別,百姓們走后,劉太過和夫人將錢放入水中,只留下一文錢作為紀念,人們知道此事 后,稱他為一文太守。
斥民意
伍廷芳是民國國時期與孫中山一起的革命家,一生清廉,剛直不阿,做事光明磊落,民國初期,地方軍閥勢力飛揚跋扈,公開買官賣官,明碼標價,有錢可以買官當,伍廷芳對此深惡痛絕,有一次他的一個親戚找他說;“有個朋友想弄個官做,請幫忙辦成后,他拿一千元錢酬謝,”伍遷芳一聽十分痛惡地說;“你的朋友有錢何必做官呢?既然他想買官當,他當了官后,肯定貪污受賄,坑害百姓,對這種社會毒瘤,我不能產除,已感慚愧,如果說我助紂為虐,就更對不起老百姓,一席之后,他的朋友們無言以對,灰溜溜地走了。
鐵面無私
包拯是歷史上有口皆碑的清官,他歷任知縣、知府、監察御使、御使中丞等職,他一生廉潔奉公,秉公執法、不循私情,為民實事,有一次他的堂舅倚仗包拯的勢力, 橫行霸道,欺壓貧民,被人告上官府,包公下令將他的堂舅傳來,升堂辦案,查清事實后,依法懲治七十大板,從此,他的所有親戚再也不敢倚仗勢力欺壓貧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