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抄報一:初中法律常識
中學生交通安全常識
1、交通事故的預防
自覺遵守交通法規除提高交通安全意識、掌握基本的交通安全常識外,還必須自覺遵守交通法規,才能保證安全。以下兩點是大家必須掌握并要在日常生活中嚴格遵守的。
(1)在道路上行走,應走人行道,無人行道時靠右邊行走。走路時要集中精力,“眼觀六路,耳聽八方”;不與機動車搶道,不突然橫穿馬路、翻越護攔,過街走人行橫道;不闖紅燈,不進入標有“禁止行人通行”、“危險”等標志的地方。
(2)乘坐交通工具。乘坐市內公共交通等車停穩后,依次上車,不擠不搶。車輛行駛中不得把身體伸出窗外;乘坐長途客車、中巴車時不能貪圖便宜,乘坐車況不好的車,不要乘坐“黑巴”、“摩的”,因為這些車輛安全沒有保障。乘坐火車、輪船、飛機時必須遵守車站、碼頭和機場的各項安全管理規定。
2、發生交通事故的處理辦法
(1)及時報案 。一旦發生交通事故后,首先想到的是及時報案,有利于事故的公正處理,千萬不能與肇事者“私了”。還應該及時與學校取得聯系,由學校出面處理有關事宜。(2)保護現場。 事故現場的勘查結論是劃分事故責任的依據之一,若現場沒有保護好會給交通事故的處理帶來困難,造成“有理說不清”的情況。切記,發生交通事故后要保護好事故現場。(3)控制肇事者若肇事者想逃脫一定要設法控制,自己不能控制可以發動周圍的人幫忙控制,若實在無法控制也要記住肇事車輛的車輛牌號等特征。
在互聯網上對他人進行人身攻擊要承擔法律責任嗎?
許多同學都喜歡上論壇“灌水”,享受暢所欲言的快樂。大家也許會注意到,論壇上有時會出現意見不合而相互攻擊的情況。那么,現實生活中的人是否要為自己在虛擬的網絡中所發表的過激言論負責呢?答案是肯定的。計算機信息網絡國際聯網安全保護管理辦法規定:任何單位和個人不得利用國際聯網制作、復制、查閱和傳播捏造或者歪曲事實,散布謠言,擾亂社會秩序的以及公然侮辱他人或者捏造事實誹謗他人的信息。違者由公安機關處以警告或罰金,情節嚴重的將追究其刑事責任。所以同學們以后在網上記得要慎言慎行了,當然,必要時也別忘了維護自己的合法權益。
未成年人不得實施的不良行為主要有哪些?
不得實施的不良行為主要有:
⑴曠課、夜不歸宿;
⑵攜帶管制刀具;
⑶打架斗毆、辱罵他人;
⑷強行向他人索要財物;
⑸偷竊、故意毀壞財物;
⑹參與賭博或者變相賭博;
⑺觀看、收聽色情、淫穢的音像制品、讀物等;
⑻進入法律、法規規定未成年人不適宜進入的營業性歌舞廳等場所;
⑼其他嚴重違背社會公德的不良行為。
《預防未成年人犯罪法》所稱“嚴重不良行為”是指哪些行為?
答:《預防未成年人犯罪法》所稱“嚴重不良行為”,是指下列嚴重危害社會,尚不夠刑事處罰的違法行為:
(1)糾集他人結伙打架滋事,擾亂治安;
(2)攜帶管制刀具,屢教不改;
(3)多次攔截毆打他人或者強行索要他人財物;
(4)傳播淫穢的讀物或者音像制品等;
(5)進行淫亂或者色情、賣淫活動;
(6)多次偷竊;
(7)參與賭博,屢教不改;
(8)吸食、注射毒品;
(9)其他嚴重危害社會的行為。
手抄報二:青少年法律知識
對違犯《預防未成年人犯罪法》規定行為的,如何處罰?
任何人不得教唆、脅迫、引誘未成年人實施《預防未成年人犯罪法》規定的不良行為、嚴重不良行為,或者為未成年人實施不良行為、嚴重不良行為提供條件,構成違反治安管理行為的,由公安機關依法予以治安處罰;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在遇到社會青年或者高年級學生向我們要錢如何處理?
首先,如果是社會青年向在校學生要錢,應當及時向學校老師、家長反映或者向公安民警報案,以便盡快處理。既不能自己拿刀來解決,也絕不能逆來順受,從而助長了犯罪分子的囂張氣焰。
其次,如果是高年級的學生向低年級學生要錢,可以向老師舉報這種行為,不能幾個同學結伙來抵抗或者報復要錢者,否則很容易在不知不覺中走向犯罪。
刑法對故意傷害罪是怎么規定的?
《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規定:“故意傷害他人身體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犯前款罪,致人重傷的,處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致人死亡或者以特別殘忍手段致人重傷造成嚴重殘疾的,處十年以上有期徒刑、無期徒刑或者死刑。本法另有規定的,依照規定!
未成年人對犯罪如何進行自我防范?
未成年人對犯罪的自我防范是指個人為減少被害可能性,進行自我保護而采取的各種措施和方法。主要包括以下幾個方面:
①未成年人應當遵守國家法律、法規及社會公共規范;
②樹立自尊、自律、自強的意識;
③增強辨別和自我保護的能力;
④加強未成年人用法律維護自身合法權益的意識。
在校女生如何保護自己?
答:一是平時盡量少和社會不良青年及校內有不良傾向的學生接觸。二是注意端正自己的行為舉止。三是外出時盡量結伴而行。四是遇到情況要巧妙周旋,會自我保護。五是拒絕陌生人的好意。
自然人犯罪與年齡的關系是怎樣的?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第17條規定: 已滿十六周歲的人犯罪,應當負刑事責任。
已滿十四周歲不滿十六周歲的人,犯故意殺人、故意傷害致人重傷或者死亡、強奸、搶劫、販賣毒品、放火、爆炸、投毒罪的,應當負刑事責任。
已滿十四周歲不滿十八周歲的人犯罪,應當從輕或者減輕處罰。 因不滿十六周歲不予刑事處罰的,責令他的家長或者監護人加以管教;在必要的時候,也可以由政府收容教養。
什么是法律援助?
法律援助,是國家對某些經濟困難和特殊案件的當事人給予減免費用或者義務提供法律幫助的一項法律制度。凡是具有中華人民共和國國籍,因維護合法權益需要律師,公證員和基層法律工作者以及其他法律專業人員提供法律幫助或需要減免訴訟費用,其經濟收入低于當地政府確定的最低收入水平的公民為法律援助的對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