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抄報一:2018年地球一小時基本介紹
地球一小時(Earth Hour)是世界自然基金會(WWF)應對全球氣候變化所提出的一項全球性節能活動,提倡于每年三月的最后一個星期六當地時間晚上20:30(但是2018年地球一小時時間為3月24日晚上20:30),家庭及商界用戶關上不必要的電燈及耗電產品一小時,以此來表明他們對應對氣候變化行動的支持。過量二氧化碳排放導致的氣候變化目前已經極大地威脅到地球上人類的生存。公眾只有通過改變全球民眾對于二氧化碳排放的態度,才能減輕這一威脅對世界造成的影響。
2018年3月,由世界自然基金會(WWF)發起的“地球一小時”活動,2018年將熄燈儀式時間定為3月24日20:30,屆時個人、社區、企業和政府將通過自發熄燈一小時,來激發人們對保護地球的責任感,以及對氣候變化等環境問題的思考。
活動由來
“地球一小時”也稱“關燈一小時”,是世界自然基金會在2007年向全球發出的一項倡議:呼吁個人、社區、企業和政府在每年三月最后一個星期六20:30-21:30期間熄燈一小時,以此來激發人們對保護地球的責任感,以及對氣候變化等環境問題的思考,表明對全球共同抵御氣候變暖行動的支持。這是一項全球性的活動,世界自然基金會于2007年首次在悉尼倡導之后,以驚人的速度席卷全球,大家都來參加這個活動。
“地球一小時”活動首次于2007年3月31日在澳大利亞的悉尼展開,一下子吸引了超過220萬悉尼家庭和企業參加;隨后,該活動以驚人的速度迅速席卷全球。
環保建議
綠色出行
“地球一小時”的目的不是為了節省電,而是為了使公眾認識到保護地球的重要性,提高大家的環保意識,在平常的生活中,就養成環保的好習慣。按照全球2007年資源消費和排放二氧化碳的平均水平計算,人類需要1.5個地球才能滿足需要。每個人的一小步,是地球的一大步:
購買節能家電;
選擇自行車和公共交通作為出行工具;
用完電器拔插頭;
使用保溫能力更強的節能門窗;
讓衣服自然晾干;
自帶購物袋,不使用一次性塑料袋;
空調溫度設置合理,避免室內外溫差過大;
只有在需要燒熱水的時候才接通飲水機電源;
冰箱內存放總容積80%的食物。
回收垃圾
垃圾只是放錯了地方的寶貝,你能幫忙在源頭上合理處理垃圾:
家中備有分類垃圾桶,將廚余和其他垃圾分開放;
將易拉罐、汽水瓶收集起來,一次賣給廢物回收者;
收集雨水,用來清潔和澆花。廢輪胎可以做枕頭。
保護森林
森林是地球之肺,身處鋼筋水泥森林大都市的我們,一樣能保護千里之外的大森林。
你可以:
無紙化辦公,用電子賀卡代替紙制賀卡;
拒絕接受傳單、折頁或其他形式的廣告;
在線閱讀報刊,獲取新聞,使用電子對賬單;
拒絕使用一次性筷子;
購買具有FSC認證的家具;
以種植樹木的方式慶祝節日紀念日。
手抄報二:地球一小時發展歷程一
2007年
“地球一小時”活動首次于2007年3月31日晚間8:30在澳大利亞悉尼市展開,當晚,悉尼約有超過220萬戶的家庭和企業關閉燈源和電器一小時。事后統計,熄燈一小時節省下來的電足夠20萬臺電視機用1小時,5萬輛車跑1小時。很多參與的市民反映,當天晚上能看到的星星比平時多了幾倍。
隨后,“地球一小時”從這個規模有限的開端,以令人驚訝的速度很快席卷了全球。僅僅一年之后,“地球一小時”就已經被確認為全球最大的應對氣候變化行動之一,成為一項全球性并持續發展的活動。
2008年
2008年3月29日,有35個國家多達5000萬民眾參與其中,并證明了個人的行動凝聚在一起真的可以改變世界。
2008年3月29日晚上8時,新西蘭第三大城市楊維旭和南太平洋島國斐濟首都蘇瓦“陷入黑暗”,由世界自然基金會發起的“地球時間”環;顒佑纱碎_始在全球接力舉行。這項活動旨在引起人們對氣候變化的警惕。讓所有的人明白地球只有一個,如果讓事態繼續發展下去,地球將會毀滅。當地餐館、酒吧點上蠟燭,舉行燭光晚餐,商店也關閉了霓虹燈。數千個家庭也響應號召,當晚在家中使用蠟燭照明。
當晚,島國斐濟蘇瓦陷入黑暗,兩名身著當地傳統服裝的“武士”點燃了火炬,并將火炬傳遞到蘇瓦港。劃艇愛好者接過火炬,在海里燃起了100只蠟燭,這象征著斐濟所轄的100多個島嶼都面臨氣候變化的挑戰。隨后,“地球時間”活動傳遞到澳大利亞。悉尼當晚8時只可見零星燈光。悉尼歌劇院熄滅了照著巨大貝殼狀建筑的燈火,海港大橋也關閉燈光。當地活動組織者說,商業區350幢商業建筑中的250幢完全關閉燈光。
伴隨著地球的轉動,“地球時間”活動持續西行,陸續進入馬尼拉、布加勒斯特、華沙、約翰內斯堡、日內瓦……中國北京、天津等多個城市的一些企業和機構也加入到活動中來。
由于時差原因,美國等美洲國家的城市接過了“地球時間”活動中的最后一棒。2008年3月29日在當地時間20:00-21:00,一向以燈火輝煌著稱的美國大都市很多都暗了下來。
2009年
2009年,“地球一小時”來到中國有“中國電谷”之稱的保定市,保定是內地首個官方宣布加入該活動的城市。除此之外,得到WWF官方確認參與活動的中國地區城市還有北京、上海、大連、南京、南昌、杭州、長沙、長春、香港、澳門、臺北等城市。2009年3月27日晚20:30至21:30,上述城市共同行動,熄燈一小時。全球有80多個國家和地區3000多個城市共同創造這個美麗的“黑暗時刻”,共同為地球的明天做出貢獻。
為此,英格蘭國家足球博物館、世界上最高的酒店迪拜塔、多倫多的加拿大國家電視塔、莫斯科的聯邦大廈以及位于羅馬的意大利共和國總統的官邸奎里納勒宮都熄燈一小時。位于香港維多利亞碼頭的標志性建筑也熄燈一小時,以表達應對氣候變化的決心。
“地球一小時”活動2008年年底在中國啟動后,也取得了積極的進展,可口可樂、佳能等百家企業已加入活動。北京、上海等地的宜家、沃爾瑪、新世界中國地產等也用不同的方式在當天的活動。德高集團(中國)還提供了上海、北京與天津的巴士車身以及地鐵燈箱的免費廣告位,以支持“地球一小時”活動。
此外,由地球一小時中國區活動推廣大使李冰冰參與的系列活動公益廣告也亮相。3月27日晚,李冰冰與大家一起加入到“地球一小時”的活動中。李冰冰表示:“地球是我們共同的家園,每一個人都有責任節約能源。我希望能用我的力量,號召更多的人參加這個有意義的活動,一起表達我們應對氣候變化的決心!
2010年
2010年3月10日,WWF對外聯絡部主任荊卉女士特地為李宇春頒發了“地球一小時中國區活動推廣大使”證書。李宇春說:“非常榮幸成為地球一小時中國區推廣大使,F在有越來越多的人重視環保,因為有越來越多的人了解到環保其實就是每一個人的事情,我們應該更努力地推廣環保,加入低碳發展的全球行動,保護我們共同的家。”
2010年“地球一小時”中國啟動儀式已于3月10日,在世界最大的大熊貓人工繁育機構——成都大熊貓繁育研究基地舉行,象征全球24個時區的24個印有“地球一小時”全球活動推廣大使大熊貓“美蘭”和李冰冰、中國活動推廣大使崔健和李宇春掌印的孔明燈由24名環保衛士點燃放飛,拉開了 “地球一小時”中國活動的序幕。
2010年“地球一小時”活動,世界自然基金會(WWF)選擇了百度作為中國地區最重要的互聯網合作伙伴,對活動進行公益宣傳,并為官方網站提供技術支持。
到2010年3月27日,中國已經有33個城市加入由WWF(世界自然基金會)發起的地球一小時活動。全球已有118個國家和地區的2500多個城市承諾參加2010年的活動,這些城市的部分標志性建筑物、團體和個人將在27日20:30—21:30熄滅燈光,表達共同應對全球氣候變化的意愿。WWF還在中國延伸發起了“低碳生活周”活動,每天將提出一項節能減排目標,包括節約1升水、節省10張紙、減少塑料袋使用等。
2011年
2011年的“地球一小時”活動將不僅僅局限于熄燈一小時和應對全球變暖的行動。在倡導家庭、辦公室、政府建筑和標志性景觀熄燈一小時的同時,“地球一小時”還將致力于推動可持續的環保行動。屆時,來自歐洲、亞洲、大洋洲、非洲和美洲的居民、企業和政府,都會為下一年里大家將采取的可持續環保行動而做出自己的努力節能低碳。
2011年3月26日20:30-21:30,“地球一小時”再次引發全球城市、企業和個人的自愿參與,當日,全球共有134個國家和地區展開熄燈接力,中國有86個城市加入到“地球一小時”活動。
2012年
2012年3月31日,WWF(世界自然基金會)宣布啟動2012年“地球一小時”的廣告宣傳,其主題是“每個人心中都有位環保家”。該宣傳旨在幫助實現“地球一小時”活動目標,即鼓勵個人、企業和政府在日;顒又兄辽僮龀鲆粋環保改變。2012年,中國內地共有124個城市加入到活動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