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節假期快到了,孩子們依然少不了清明節手抄報和繪畫。娃兒是否被學校布置的清明節手抄報作業難哭了❓別擔心!第一板網為同學們準了多款手抄報和繪畫素材,清明節手抄報圖片素材來啦!
關于清明節手抄報文案
清明節的來歷傳說
清明這種敦促春耕的節氣,是怎樣變成紀念祖先的節日的呢? 這與此前一天的寒食節有關。寒食節是中國古代較早的節日,傳說是在春秋時代為紀念晉國的忠義之臣介子推而設立的。
相傳晉獻公的妃子驪姬為讓自己的兒子奚齊繼位,設毒計謀害了太子申生。申生的弟弟重耳,為了躲避禍害流亡出走。跟他一道出奔的臣子中有一人叫介子推。一次重耳餓暈了過去。介子推為了救重耳,從自己腿上割下一塊肉,用火烤熟給重耳吃。十幾年后,重耳回國做了君主,就是春秋五霸之一的晉文公。
晉文公執政后,對那些和他同甘共苦的臣子大加封賞,唯獨忘了介子推。有人在晉文公面前為介子推叫屈。晉文公憶起舊事,心中有愧,馬上差人去請介子推上朝受賞封官?墒牵钊巳チ藥滋,介子推不來。晉文公只好親自去請。當晉文公來到介子推家的時候,只見大門緊閉。介子推不愿見他,已經背著老母躲進了綿山。晉文公便讓他御林軍上山搜索,但沒有找到。于是,有人出主意說,不如放火燒山,三面點火,留下一方,大火起時介子推便會自己走出來的。孰料大火燒了三天三夜,不見介子推出來。上山一看,介子推母子倆抱著一棵燒焦的大柳樹已經死了。晉文公望著介子推的尸體一陣哭拜。安葬遺體時發現介子推脊梁堵著個柳樹洞,洞里有 一片衣襟,上面題了一首血詩:“割肉奉君盡丹心,但愿主公常清明。柳下作鬼終不見,強似伴君作諫臣。倘若主公心有我,憶我之時常自省。臣在九泉心無愧,勤政清明復清明。”
晉文公把介子推和他的母親安葬在那棵燒焦的大柳樹下。在山上建立祠堂,并把放火燒山的這一天定為寒食節,曉諭全國,每年這天禁忌煙火,只吃寒食。第二年,晉文公領著群臣,素服徒步登山祭奠,表示哀悼。行至墳前,只見那棵老柳樹死樹復活,綠枝千條,隨風飄舞。晉文公望著復活的老柳樹,像看見了介子推一樣。祭掃后,晉文公把復活的老柳樹賜名為"清明柳",又把這天定為清明節。
關于清明節氣
1⃣清明是二十四節氣之一,在每年此時氣候轉暖,各種果樹也進入了花期.所以清明也是很多人選擇踏青的日子,人們走到戶外,親近大自然,感受春天的氣息!.
致敬先烈
2⃣清明節與春節、端午節和中秋節并稱為中國四大傳統節日,在清明節這一天我們會去掃墓、祭拜先人。在禮敬祖先、表達哀思的同時,回顧過去,感謝前人的付出讓我們擁有幸福安康的生活。
.3⃣清明節到了,想起為國犧牲的董存瑞、劉胡蘭、黃繼光等先烈們,是他們用鮮血換來了我們美好的今天!作為學生的我們應該好好學習,挑起建設祖國的重擔,為祖國美好的明天奮斗!
清明美食
4⃣在我國南方,清明時節有吃青團的風俗,青團也稱清明餅、艾葉粑粑、清明果、清明團子等。青團是用一種名叫“漿麥草”的植物搗爛后擠壓出汁制作,香氣撲鼻,是很具有特色的節令美食。
清明可以做什么❓
-踏青:春日郊游、賞景
-植樹:賜福驅疫
-放風箏:祛病消災、祈求好運
-掃墓祭祀:禮敬祖先、慎終追遠
-插柳:年年查查柳,處處成蔭
清明節手抄報圖片素材模板來啦!快為孩子收藏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