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orm id="tv1tj"></form><noframes id="tv1tj">
<noframes id="tv1tj">

<form id="tv1tj"><nobr id="tv1tj"><meter id="tv1tj"></meter></nobr></form>
<address id="tv1tj"><address id="tv1tj"></address></address>
    <address id="tv1tj"></address>
    <listing id="tv1tj"><listing id="tv1tj"><cite id="tv1tj"></cite></listing></listing>

        <em id="tv1tj"><address id="tv1tj"></address></em>
        第一課件網板報幼兒管理
        當前位置: 第一板報網 > 板報文稿 > 安全文稿 >

        食品安全問題的危害 2000-2011年重大食品安全事件

        “國以民為本,民以食為天,食以安為先”,食品安全關系千家萬戶,是與人民群眾最直接的民生問題,近年來,各類食品安全事件層出不窮,各種化學名詞如 “蘇丹紅”、“二惡英”、“孔雀石綠”等見諸日常食品中,在人民群眾生活品質日漸提高的情況下,對食品安全問題難免心存疑惑:“吃動物食品怕含激素,吃植物食品怕有毒素,喝飲料食品怕摻色素”。盡管各級政府高度重視食品安全,整體狀況已有所改善,但人民群眾依然要增強食品安全意識,提高警覺性。為大家更全面的了解相關重大食品安全事件,我們將近十年來的重大食品安全事故的起因、危害、影響匯聚于一表,旨在傳播普及相關的科普知識,提高民眾的科學素質,讓人們群眾吃得安全,吃得稱心,吃出健康。

        主要分為生物性、化學性、物理性三大類。

        生物性危害:生物的危害包括有害的細菌、病毒、寄生蟲。食品中的生物危害既有可能來自于原料,也有可能來自于食品的加工過程。

        微生物種類繁多分布廣泛,被劃分成各種類型。食品中重要的微生物種類包括:酵母、霉菌、細菌、病毒和原生動物。一般而言,酵母、霉菌不引起食品中的生物危害(雖然某些霉菌產生有害的毒素――化學危害),只有細菌、病毒、原生動物能引起食品的生物危害,使食品不安全。

        ⑴細菌危害

        細菌危害是指某些有害細菌在食品中存活時,可以通過活菌的攝入引起人體(通常是腸道)感染或預先在食品中產生的細菌毒素導致人類中毒。前者稱為食品感染,后者稱為食品中毒。由于細菌是活的生命體,需要營養、水、溫度以及空氣條件(需氧、厭氧或兼性),因此通過控制這些因素,就能有效地抑制、殺滅致病菌,從而把細菌危害預防、消除或減少到可接收水平――符合規定的衛生標準,例如,控制溫度和時間是常用且可行的預防措施――低溫可抑制微生物生長;加熱可以殺滅微生物。

        ⑵寄生蟲和原生動物

        寄生蟲是需要有寄主才能存活的生物,生活在寄主體表或其體內。世界上存在幾千種寄生蟲。只有約20%的寄生蟲能在食物或水中發現,所知的通過食品感染人類的不到100種。通過食物或水感染人類的寄生蟲有線蟲(Nematodes/round worms)、絳蟲(Cestodes/tape worms)、吸蟲(Trematodes/flukes)和原生動物。

        大多數寄生蟲對人類無害,但是可能讓人感到不舒服。寄生蟲感染通常與生的或未煮熟的食品有關,因為徹底加熱食品可以殺死所有食品所帶的寄生蟲。在特定情況下,冷凍可以被用來殺死食品中的寄生蟲。然而,消費者生吃含有感染性寄生蟲的食品會造成危害。

        化學性危害:化學污染可以發生在食品生產和加工的任何階段;瘜W品,例如:農藥、獸藥和食品添加劑等適當地、有控制地使用是沒有危害的,然而一旦使用不當或過量就會對消費者形成危害。

        物理性危害:物理的危害包括任何在食品中發現的不正常的有潛在危害的外來物。           

        物理的危害是最常見的消費者投訴的問題。因為傷害立即發生或吃后不久發生,并且傷害的來源是經常容易確認的。以下是在食品中能引起物理危害的材料及來源:

        材料
         來        源
         
        玻璃
         瓶子、罐、燈罩、溫度計、儀表表盤
         
        金屬
         機器、農田、大號鉛彈、鳥槍子彈、電線、訂書釘、建筑物、雇員
         

        食品與金屬的接觸,特別是機器的切割和攪拌操作及使用中部件可能破裂或脫落的設備,如金屬網眼皮帶,都可使金屬碎片進入產品。此類碎片對消費者構成危害。物理危害可通過對產品采用金屬探測裝置或經常檢查可能損壞的設備部位來予以控制。

        2000-2011年重大食品安全事件


        事件

         有害物質名稱

         實際應用

         危害

         涉及

        食品

         影響


        毒大米事件

        (2000年12月)

         石蠟油(化工原料)

        黃曲霉素(一種劇毒物和強致癌物質)

         對陳稻米加工時,用工業用油、白蠟等非食用拋光劑對大米進行拋光,并且陳稻米有可能發生霉變,產生黃曲霉素。

         石蠟油是一種致癌物質,而黃曲霉毒素對人、畜肝臟的劇烈損害。

         大米


         


         


        南京冠生園“陳餡月餅”事件

        (2001年9月)

         陳餡

         將過期的月餅餡剝出,進行翻炒,放入冷庫冷藏,第二年加工成新月餅出售。

         過期腐敗、霉變的月餅餡對人體造成危害。

         月餅

         在食品行業引發地震,南京冠生園品牌信譽毀于一旦,并株連其他冠生園品牌。企業于2002年3月宣布破產。


        瘦肉精事件

        (2001年11月)

         鹽酸克倫特羅

        (腎上神經興奮劑、動物用藥)

         飼料中添加瘦肉精后,能增加禽類和肉畜的瘦肉產量,同時減少脂肪產量。

         表現出肌肉震顫、心悸、惡心嘔吐等癥狀

         豬肉

         從1999年到2006年,中國國內共有2455人因食用“瘦肉精”豬肉中毒。


        雙氧水、福爾馬林食物事件

        (2001年12月)

         甲醛

        (防腐劑)

         甲醛有防腐和漂白的作用,食物經甲醛浸泡后能防腐,品相也會更好。

         食用由福爾馬林浸泡的食物后,將對肝、腎造成不同程度的傷害。

         菜品

         造成一名食客中毒,被送往醫院搶救后,才無性命危險。


        海城豆奶事件

        (2003年3月)

         天然抗營養因子

         天然大豆中含有天然抗營養因子,充分煮沸后有害物才能被完全破壞。

         飲后可能引發腹痛、頭痛、眩暈、渾身乏力等不適。

         豆奶

         遼寧省海城市8所小學先后有2500余名學生入院治療,1名學生死亡。


        敵敵畏火腿事件

        (2003年11月)

         敵敵畏

        (農藥)

         在生產“反季節”火腿時,為避免蚊蟲叮咬和生蛆,用敵敵畏浸泡火腿。

         食用后會頭暈、頭痛、惡心嘔吐、腹痛、腹瀉、流口水,瞳孔縮小、看東西模糊,大量出汗、呼吸困難。

         火腿

         有千年歷史的中國名牌產品金華火腿銷量一落千丈,對金華市火腿產業產生毀滅性打擊。


        石蠟火鍋底料事件

        (2004年2月)


         

         石蠟

        (化工原料)

         用作包裝用的石蠟油仿制優質牛油的板結效果,降低成本。

         石蠟中含有的多烷烴有機化合物對人體有致癌作用

         火鍋

        底料

         作為重慶市百年品牌的火鍋業遭受信譽危機,火鍋業產值急劇下滑。


        “阜陽劣質奶粉事件”


        ( 2004年4月)


         

         劣質原材料

         以各種廉價的食品原料如淀粉、蔗糖等全部或部分替代乳粉,再用奶香精等添加劑進行調香調味制成奶粉。

         食用的嬰兒會出現頭大、嘴小、浮腫、低燒等癥狀,甚至死亡。

         奶粉

         阜陽劣質奶粉事件使229名嬰兒營養不良,其中輕中度營養不良的189人,共造成12名嬰兒死亡。


        毒酒事件

        (2004年5月11日)

         甲醇

        (化工原料)

         用工業酒精摻水直接勾兌成白酒。

         服用甲醇后,一般表現為頭痛、頭暈、乏力、步態不穩、嗜睡等。重者則表現為意識朦朧、癲癇樣抽搐、昏迷、甚至會導致死亡等

         白酒

         在這起散裝酒中毒事件中,共有50多人中毒住院,其中9人死亡。


        蘇丹紅事件

        (2005年3月)

         蘇丹紅

        (化工染色劑)

         在食物調料中添加蘇丹紅成分,使食物顏色更加鮮艷,更具賣相。

         蘇丹紅具有致癌性,對人體的肝腎器官具有明顯的毒性作用。

         肯德基新奧爾良烤翅等食品。

         同一種產品的生產在不同國家實行不同的標準,肯德基國際品牌形象受到嚴重影響。


        雀巢奶粉碘超標事件

        (2005年5月)

         碘(非金屬元素)

         原料奶存在碘波動,雀巢奶粉出廠前未進行碘含量監測。

         過量食用碘會發生甲狀腺腫大。

         奶粉

         雀巢奶粉對碘超標的產品無條件接受退貨,并受到多起個人或組織的起訴,其國際品牌形象受到損害。


        PVC保鮮膜可能致癌風波

        (2005年10月)

         聚氯乙烯

        (化工染料)

         聚氯乙烯(PVC)材質的保鮮膜由于透明度好、粘度好、彈性好,價格較為便宜,所以也成為很多人的選擇,在市場上廣泛存在。

         聚氯乙烯對人體有致癌作用,干擾人體內分泌,引起婦女乳癌、新生兒先天缺陷、男性生殖障礙甚至精神疾病等。

         保鮮膜

         此次保鮮膜致癌風波在中國產生保鮮膜恐慌,國家質檢總局發布四道禁令對“致癌”保鮮膜進行封殺,多家在華致癌保鮮膜生產企業被停產。


        孔雀石綠事件

        (2005年12月)

         三苯甲烷類化學物

        (化工染色劑)

         在魚類養殖過程中,使用孔雀石綠能起到殺菌消毒的作用,防止水霉病的發生。

         可致癌

         魚

         受孔雀石綠事件的影響,中國出口活魚數量劇減,中國水產品的安全性受到世界的質疑。


        廣東潮安果脯事件

        (2006年)

         二氧化硫

        (強烈刺激性氣味化合物)

         在果脯生產過程中,違規使用超標二氧化硫對果脯進行漂白,使其更具有賣相。

         食用后人易出現頭暈、嘔吐、惡心、腹瀉、全身乏力、胃粘膜損傷等反應,嚴重者甚至會損害肝臟等臟器,引起急性中毒。

         果脯

         潮安果脯在北京全面下架,在全國也受到重點監測,潮安果脯的品牌形象受到損害。


        “福壽螺”事件

        (2006年8月)

         管圓線蟲

        (動物寄生蟲)

         使用價格便宜福壽螺代替海螺,福壽螺體內易寄生管圓線蟲。

         食用8后即可被感染,可引起頭痛、發熱、頸部強硬、腦膜炎等癥狀,嚴重者可致癡呆,甚至死亡。

         福壽螺

         北京市因使用福壽螺致使131人患病,入院治療。違規酒樓受到相關部門的重處。


        多寶魚事件

        (2006年11月17日)

         硝基呋喃

        (抗生素)

         呋喃西林因價格較低且效果好,而廣泛用于畜禽及水產養殖業,并作為治療藥物和飼料中藥物添加劑。

         長期大量攝食硝基呋喃類化合物,存在致癌可能。

         多寶魚

         多寶魚行業使用呋喃西林類魚藥在越來越大的范圍內被揭發,沿海多寶魚滯銷,漁民損失慘重。


        蘇丹紅”鴨蛋事件

        (2006年11月)

         蘇丹紅ⅳ號

        (化學染色劑)

         在禽類飼料中違法添加蘇丹紅,是禽蛋的蛋黃部分顏色鮮艷,呈現鮮紅色。

         蘇丹紅ⅳ號列為三類致癌物,。

         禽蛋

         含有蘇丹紅的禽蛋產品在全國多地方被發現,發展成為一個重大食品安全事件,大量有毒禽蛋被下架銷毀。


        三鹿“三聚氰胺”事件

        (2008年9月)

         三聚氰胺

        (化工原料)

         三聚氰胺被不法商人摻入食品和牲畜飼料中,用以提升食品和牲畜飼料檢測中的蛋白質含量指標。

         三聚氰胺進入人體后,發生取代反應(水解),生成三聚氰酸,三聚氰酸和三聚氰胺形成大的網狀結構,造成結石,腎功能損害。

         奶粉

         全國范圍內已影響5.3萬嬰幼兒,造成4人死亡,1.3萬嬰兒被迫住院治療,其中104人生命垂危,眾多知名奶粉企業受到波及,其中三鹿集團被迫宣布破產。


        問題柑橘事件

        (2008年10月)

         大實蠅

        (寄生蟲)

         大實蠅屬柑橘果品寄生蟲,但它不同于動物身體里面的寄生蟲,它只危害柑桔,不會造成人畜共患。

         無多大危害

         柑橘

         全國柑橘主產區的柑橘出現嚴重滯銷現象,柑橘產業受到沖擊。


        “咯咯噠”問題雞蛋

        (20009年2月)

         三聚氰胺

        (化工原料)

         三聚氰胺被不法商人摻入食品和牲畜飼料中,用以提升食品和牲畜飼料檢測中的蛋白質含量指標。

         三聚氰胺進入人體后,發生取代反應(水解),生成三聚氰酸,三聚氰酸和三聚氰胺形成大的網狀結構,造成結石。

         雞蛋

         三聚氰胺在越來越多的日常食品中被發現,在牲畜飼料中違法添加三氯氰胺的行業潛規則引發大面積恐慌。


        王老吉問題

        (2009年5月)

         夏枯草(唇形科植物夏枯草的果穗) “王老吉”在其涼茶產品中違規添加的夏枯草屬于中藥材,非食用物質。

         無多大危害

         王老吉

         “王老吉”品牌形象受到影響,中國涼茶飲品市場遭受信任危機。


        砒霜門事件(2009年11月)

         砒霜

        (強毒性化學品)

         生產基地土壤或水中含有超標的砷(各路專家對此解釋不一,質檢系統前后監測結果不同,尚無真相,屬謎團)

         砒霜的毒性很強,進入人體后能破壞某些細胞呼吸酶,使組織細胞不能獲得氧氣而死亡;還能強烈刺激胃腸粘膜,使粘膜潰爛、出血;亦可破壞血管,發生出血,破壞肝臟,嚴重的會因呼吸和循環衰竭而死。

         飲料

         砒霜門事件始終沒有對外界發布事情的真相,究竟是飲料企業所說的“是一個精心設計的局”,還是因為原產地砷超標或者生產過程中違法添加了含砷的添加劑,一慨不知,引起消費者更大的恐慌。


        地溝油

        (2009年11月)

         地溝油(用于加工工業用油)

         將下水道中的油膩漂浮物或者將賓館、酒樓的剩飯、剩菜(通稱泔水)經過簡單加工、提煉出的油。

         地溝油含黃曲霉素等多種有毒物質,毒性百倍于砒霜,回流餐桌后被人長期食用,長期食用會致病、致癌。

         食用油

         每年有三百萬噸成本低、利潤高的有毒地溝油流入國人餐桌上的飲食行業潛規則被揭露,全國范圍內打擊地溝油行動陸續展開,堅決杜絕地溝油上餐桌。


        偽紫砂煲事件

        (2010年5月)

         假紫砂

         使用類似紫砂泥的普通陶土冒充價格昂貴的紫砂。

         一般陶土、瓷料對人體傷害不大,但如果在生產過程中質量控制不嚴格,產品摻雜了有害雜物,就會威脅人體建康。

         紫砂煲

         以“美的”集團為首的紫砂煲生產企業,使市場上銷售的紫砂煲受到廣泛質疑,企業形象和企業的社會責任感同時受到質疑,大量紫砂煲被要求退貨


        三聚氰胺奶粉事件

        (2010年7月)

         三聚氰胺

        (化工原料)

         三聚氰胺被不法商人摻入食品和牲畜飼料中,用以提升食品和牲畜飼料檢測中的蛋白質含量指標。

         三聚氰胺進入人體后,發生取代反應(水解),生成三聚氰酸,三聚氰酸和三聚氰胺形成大的網狀結構,造成結石,腎功能損害。

         奶粉

         繼“2008年三鹿三聚氰胺”事件以后,市場上再次發現三聚氰胺奶粉,使本土奶粉企業受到廣泛性沖擊,市場占有率呈現大幅下滑的趨勢。


        小龍蝦事件

        (2010年7月)

         不明

         三種可能原因:洗蝦粉(浸泡)小龍蝦;養殖或運輸過程中使用添加劑;小龍蝦自身攜帶病毒。

         肌肉酸痛難忍,診斷結果為橫紋肌溶解癥,情況嚴重的還因腎功能受損。

         小龍蝦

         南京市共收治23名因食用小龍蝦致橫紋肌溶解癥。湖北、江蘇等小龍蝦養殖大省的小龍蝦養殖業受到沖擊,養殖戶損失慘重。


        二惡英事件

        2011年01月

         二惡英

        (毒性化合物)

         農產品被致癌物質二惡英污染后,動物食用了含有二惡英作物后,二惡英在動物體內積累。


         

         一種劇毒物質,有致癌毒性,還具有生殖毒性和遺傳毒性,直接危害子孫后代的健康和生活。

         豬肉、雞肉、雞蛋等

         2011年01月,德國多家農場傳出動物飼料遭二惡英污染的事件,導致德國當局關閉了將近5000家農場,銷毀約10萬顆雞蛋


        瘦肉精"事件

        (2011年3月)

         鹽酸克倫特羅(腎上神經興奮劑、動物用藥)

         飼料中添加瘦肉精后,能增加禽類和肉畜的瘦肉產量,同時減少脂肪產量。

         表現出肌肉震顫、心悸、惡心嘔吐等癥狀,引發高血壓,冠心病,基因變異等。

         豬肉

         瘦肉精成為人們日常生活中揮之不去的陰霾,國家龍頭型肉食品企業——雙匯集團也摻入其中,食品安全問題引人深思。

         

         

         


         

        第一板報網是第一課件網旗下專業板報網站,提供各種黑板報,手抄報,宣傳板,以及板報素材,板報教程等資源,是大家辦報的得力助手
        copyright 2019-2023 ALL resever www.xed-int.com
        欧美精品第一页